第 10 段:
獵食範圍包羅萬象,母獅為主要狩獵者,雄獅鬃毛過於顯眼不利於隱匿。常於晨昏或夜間出擊,大型獵物時雄獅也會參與聯手捕殺。


第 9 段:
社會階級森嚴,進食順序井然。首領雄獅優先,母獅依序,幼獅最後。
第 8 段:
雄獅地位岌岌可危之時,外來雄獅發起挑戰,戰敗者多遭死亡,多為年邁病弱。新任獅王殘忍殺害前任子嗣,以利與母獅交配。
第 7 段:
保護獅羣為己任,耐力不足但攻擊力強悍,擊退外敵如豹、鬣狗、鱷魚。
第 6 段:
幼獅由全體母獅共同哺育,雄獅三歲左右遭驅離,避免對現任獅王構成威脅。驅逐後的雄獅生存率低,因狩獵技能較母獅不足。
第 5 段:
森林不適應,草原、灌木叢、疏林是理想棲息地。
第 4 段:
視覺敏鋭度為人類六倍,體型龐大,毛色柔軟,四肢修長。
特徵 | 雄獅 | 雌獅 |
---|---|---|
鬃毛 | 茂密,第二性徵,黑者更受歡迎 | 無 |
身長 | 3.2 公尺 | 2.7 公尺 |
體重 | 280 公斤 | 180 公斤 |
第 3 段:
獅子是唯一雌雄兩態貓科動物,雄獅鬃毛獨一無二。
第 2 段:
源於非洲,曾擴展至西亞、南亞,因棲息地退化、過度獵殺而數量鋭減。現僅存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和印度吉爾國家公園。
第 1 段:
獅子(Panthera leo),又稱獅,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原產於非洲和亞洲。
獅子的特徵
獅子,作為貓科動物家族中體型最大的成員,擁有許多獨特的特徵,使其在動物界中脱穎而出。以下將分別探討牠們的身體特徵、行為特質和社會結構。
延伸閲讀…
獅子_百度百科
非洲獅簡介
身體特徵
特徵 | 描述 |
---|---|
體型 | 成年雄獅體重可達 250 公斤,雌獅則約為 150 公斤,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 |
頭部 | 擁有寬大的頭骨,強壯的顎骨和鋒利的犬齒,利於捕獵和撕咬獵物 |
鬃毛 | 雄獅的鬃毛是其顯著特徵,顏色範圍從金黃色到深棕色不等,有助於威嚇競爭對手和吸引雌獅 |
四肢 | 獅子擁有強壯的四肢和可伸縮的爪子,利於奔跑和捕捉獵物 |
尾巴 | 獅子的尾巴長而有流蘇,在社交互動和表達情緒時扮演著重要角色 |
行為特質
特質 | 描述 |
---|---|
狩獵行為 | 獅子多為羣體性狩獵者,雌獅主要負責捕捉獵物,而雄獅則保護領地和幼獅 |
吼叫 | 獅子的吼叫聲是動物界中最強大的,可傳播數公里,用於宣示領地、吸引伴侶和恐嚇敵人 |
領地行為 | 獅子是高度地域性的動物,會捍衞自己的領土免受其他掠食者侵犯 |
玩耍行為 | 獅子幼崽特別喜歡玩耍,藉此學習狩獵技巧和社會互動 |
休息行為 | 獅子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用於休息,平均一天可睡 20 小時 |
社會結構
類型 | 描述 |
---|---|
獅羣 | 獅羣通常由一隻成年雄獅、數隻成年雌獅和牠們的幼崽組成 |
雄獅聯盟 | 雄獅聯盟由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年雄獅組成,共同捍衞領地和求偶雌獅 |
遊牧獅 | 遊牧獅沒有固定的領地,會在不同的區域流浪狩獵 |
獨居獅 | 獨居獅通常是年輕或年老的雄獅,因無法爭取領地或配偶而被迫獨自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