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的意義與流程
火葬已成為台灣殯葬的主流選擇,不僅節省土地,也減輕了家屬的負擔。火化後,骨灰可選擇晉塔或環保葬,象徵著回歸大自然。


火葬流程
- 預約火化時間:家屬應預先確認火葬場火化爐時段,並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申請火化許可證。
- 移靈至火葬場:告別式或家祭後,棺木在親友陪伴下移靈至火葬場。
- 火化儀式:棺木進入火化爐,家屬齊喊「火來了,快跑」,祈求亡者魂魄遠離火焰。
- 撿骨:火化結束後,家屬於撿骨室將遺骨放入骨灰罈,並向亡者稟告「搬新居」。
火葬費用
全台火化費用計算方式不一,建議家屬諮詢各縣市火葬場瞭解詳細收費標準。
火葬場禁忌
民眾應遵守火葬場禁忌,避免惹怒亡靈,包括:
-
- 禁止寵物進入。
-
- 避免在火化場內喧嘩或拍照。
-
- 避免在棺木上放置貴重物品。
-
- 避免在火化場內飲食或吸煙。
-
- 避免觸摸亡者遺體或骨灰。
火化後的處理
- 晉塔:將骨灰置於納骨塔中。
- 環保葬:將骨灰經過磨細後撒入大自然。
火化後撿骨禁忌:謹記傳統,避免不敬
火化後撿骨是華人傳統的喪葬習俗,藴含著對逝者的尊重與紀念。在執行撿骨儀式時,應謹守相關禁忌,以免冒犯先靈,招致不吉祥。
一、注意事項
- 時間選取:通常選擇在火化後3至7日進行撿骨,避免骨骼太潮濕或破碎。
- 參與人員:由逝者直系親屬親自執行,不宜委託他人。
- 著裝禮儀:穿著樸素、莊重,避免鮮豔或過於暴露的服飾。
- 心理狀態:保持情緒平穩,不悲傷過度或喧嘩。
二、撿骨禁忌(表格)
禁忌事項 | 原因 |
---|---|
手戴手套撿骨 | 不敬,直接用手觸摸骨骸較為虔誠 |
翻弄骨頭 | 骨頭代表逝者遺骸,不可任意翻動 |
拿骨隨意 | 每塊骨頭代表不同的部位或器官,應按照規範撿拾 |
骨片落地不撿起 | 骨片是逝者遺留的部分,應視如己出 |
將骨燼倒入骨罈 | 骨燼為細小的骨頭碎片,應妥善安置於罈中,勿直接倒入 |
三、步驟流程
1. 祭拜告示:在骨罐前敬拜,説明撿骨目的及注意事項。
2. 開啟罈蓋:小心將骨罈蓋開啟,避免損壞骨燼。
3. 挑揀細骨:用竹棒或筷子挑揀出較細小的骨頭,依序放入新的容器。
4. 拾取大骨:用布包裹手,拾取較大的骨頭,按部位擺放。
5. 關閉骨罈:將大骨及細骨放入骨罈,小心關閉罈蓋。
6. 封罈上香:用紅布覆蓋骨罈,焚香敬拜,完成撿骨儀式。
提醒:
延伸閲讀…
殯儀館的火葬場火化過程/流程為何?親人火化至撿骨時間要 …
解開撿骨禁忌的神秘面紗-撿骨應注意事項,如何趨吉避兇
- 撿骨過程應保持肅穆,切勿嬉鬧或談笑風生。
- 對於破碎或遺漏的骨片,可於後續補撿,但需心懷敬意。
- 完成撿骨後,應妥善安置骨罈,並定期進行祭拜,表達對逝者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