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與洛書:中華數術之源
傳説之中,河圖與洛書是上天賜予的上吉之兆。聖明之君若行善政,上天將授予河圖洛書,象徵王權為天命所歸,擁有統治天下的合法性。
漢代文士認為河圖洛書即伏羲八卦與洪範九疇,流傳著「伏羲統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所以次序」的説法。當時還據此發展出一系列文字成篇的書籍,如《河圖括地象》《雒書靈準聽》,與讖緯之學融合。
隋煬帝時,學士杜寶編纂《水飾圖經》,收集古代七十二個關於水的傳説。其中講述古聖賢君王得天授河圖洛書,如「神龜負八卦出河,進於伏犧。黃龍負圖出河,玄龜銜符出洛,太鱸魚銜籙圖出翠媯之水,並授黃帝。黃帝齋於玄扈,鳳鳥降於洛上,丹甲靈龜銜書出洛授蒼頡……白麪長人而魚身,捧河圖授禹,舞而入河」。
五代以後,河圖洛書指一種與宋代易學有關的數字排列圖案。五代道士陳摶提出包含五行生成數與九宮數的圖案,劉牧以其為河圖洛書圖象,而這為南宋大儒朱熹所採納,成為了後世解釋《周易》圖象的官學理論。明朝初年,趙撝謙把所得來的太極圖稱為「天地自然之圖」,説是秘傳的河圖。陳摶所傳下來的「河洛易數」以及太極圖被認作是中國傳統重要的易理哲學部分,廣泛運用於風水、占卜、算命等術數之中。
然而,宋明以來,也有人主張自漢至宋所稱的河圖洛書都是附會古代傳説的杜撰之作,並提出新説。如俞琰《周易集説》認為河圖為玉之有紋者,洛書為白石而有紋者,伏羲之時,未有文字,因河圖洛書之紋而畫卦。黃宗羲、黃宗炎、毛奇齡和胡渭等清代學者,也詳加考辨。黃宗羲、黃宗炎以河圖洛書為圖經、方誌,毛奇齡認為是規畫、簡策,胡渭認河圖為載道之寶器,洛書為象形之初文。黃宗炎更批評周易圖學是道教學説,儒者若以此解《易》,是背離經學,並表示:「河圖洛書之説,因漢世習為讖緯,遂謂龍馬神龜貢獻符瑞,其事略與兩漢之言禎祥者相似。後儒因緣敷會,日增月益,至陳圖南鑿鑿定為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之數,下上左右中之位為河圖;又定為九宮,奇正耦隅之狀為洛書,雲是羲卦禹範之根。惟歐陽永叔斥為怪妄,不足深信,誠信是仲尼之徒也。」


現今的孟津縣會盟鎮,黃河與支流圖河交匯處,相傳即為「龍馬負圖」之地,建有「龍馬負圖寺」;洛寧縣洛河與支流玄滬河交匯處,相傳即為「神龜負書」之處,距此不遠的西長水村,存有「洛出書處碑」。在2014年,由河南古都洛陽市申報的「河圖洛書傳説」入選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傳在文字尚未發明之前,伏羲氏治理天下的時候,在黃河支流河邊,目睹了背負圖點的祥獸「龍馬」,從中領悟了重要啟示,進而劃陰陽、四象、八卦。
傳説在河圖出現之後,又有「神龜負書」出現在洛河,在大禹治水時,觀察了洛書、河圖的圖象,體會其中的道理,用以治國。
明代方孔炤在《周易時論》寫道:「河源遠,故為圖之體;洛源近,故為書之用,龍寓於馬,以天行託於地行也,龜者,人用北方之靈智也,即此指之,不躍然耶」説明古老傳説的意義與河圖洛書的起源。
《易經》〈繫辭傳〉的文字記載,對應了「河圖自黃河中出現;洛書自洛水中出現」的古老傳説。
研究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在文字發明以前,巫覡自稱受自天神的圖畫,從最初寶玉或奇石上的紋路或圖象,聖人(伏羲氏、大禹等人)能從中理解天意,後來才演變為有文字註解、在簡牘或帛上的圖書。其中有好古,也有疑古的説法。有人認為可能是易經的根源、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也有人認為神話出現在信史之前、文獻不足採信而加以排斥。
鄭玄認為,河圖洛書為天神的言語,是用來治理國家的參考。西漢時,孔安國解釋「河圖」是與伏羲的八卦有關,「洛書」則是與《尚書.洪範》所列的「九疇」相關。
至漢朝時,河圖與洛書成為讖緯之學的一部份。在漢代讖緯中,河圖洛書可以是玉石、龜甲、貝殼等東西上的紋路,又或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鳥蟲文。東漢時,亦有傳説河圖洛書繪畫於絲帛上,繪畫了天文地理,如天體星宿、河海山川,或並記載了歷代聖王名號及歷朝盛衰。
《文心雕龍》記載: 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運天樞,毓黎獻者,何嘗不經道緯德,以勒皇蹟者哉?《綠圖》曰:「潬潬噅噅,棼棼雉雉,萬物盡化。」言至德所被也。《丹書》曰:「義勝欲則從,欲勝義則兇。」戒慎之至也。 則戒慎以崇其德,至德以凝其化,七十有二君,所以封禪矣。
五代以後,研究中國古文化的學者,對河圖洛書有以下觀點:
在宋朝之前,太極與河圖洛書的記述只有文字,一直到道家一代宗師陳摶才提出了太極、河圖、洛書的圖案。
陳摶首創「龍圖易」融合了漢朝至唐朝的九宮學説以及五行生成數的理論,提出圖像,名之為龍圖。之後北宋的劉牧又將陳摶的龍圖區分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將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南宋時蔡元定則將它改變過來,反將九宮圖稱之為「洛書」而五行生成圖稱之為「河圖」。
南宋大學者朱熹則支持蔡元定的學説,並將記於《周易本義》卷首,確立了「圖九書十」「書九圖十」之分歧,「圖十書九」成為南宋以來之通用理論。
根據納波利斯基赫2012年的研究,東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廣泛存在潛水者創世神話。該神話起源極早,下限為舊石器時代晚期。
河圖是用點來表示組成的結構,從一點到十點,形成一種圖形的組合:
其中奇數(1、3、5、7、9)概用白點,偶數(2、4、6、8、10)概用黑點,使得每一方位均有陰有陽相配。
河圖之數最早可溯源至《尚書‧洪範》所論五行之序,即:「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對此次序的形成,孔穎達説:「三月,春之季,四季土位也,五陽已生,故五為土數,此為生數之由也……中宮而統乎四維,五為數中,故土曰王。」
戰國時期的《尚書,大禹謨》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其源起於河圖、洛書之數。益圖書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圖則左旋而相生,在書則右轉而相剋也。然土於圖書為五十中宮之數,無定位,無專體者也。
揚雄不説五與十,改稱五與五相守在中央,説二五合十在內,五為小成,十為大成,合兩小成便可集大成。
河圖-圖是因河而來。最早人類要記載河流的狀況與位置,所以用線條來表示河流,而線條創造了圖案。
配合上八卦形成: 一坎、二坤、三震、四巽、五入中宮、六乾、七兑、八艮、九離。
這個順序,被應用在風水學上(尤其是玄空派風水學),稱為「洛書軌跡」。
在奇門遁甲中,則成:一白坎水休門、二黑坤土死門、三碧震木傷門、四綠巽木杜門、五黃寄中宮、六白乾金開門、七赤兑金驚門、八白艮土生門、九紫離火景門。
河圖和中華古術五行思想相互印證,含生克乘侮變化次序,方位。
古術五行以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陰陽,謂之「氣」與「音」,類似於現在科學所謂「波粒二象」或者「質能二元」。
河圖,讀音hé tú,是漢語詞語,指的是儒家關於《周易》卦形來源的傳説。例句有“昔康王河圖,陳於董序。”看釋義幾千年前的人類老祖宗,與天地合而為一。觀天象以定四時、節氣、方位、以及恆星、行星的周天運行,而有洛書、河圖,以此解説奧妙乾坤。
河圖、洛書,是中國曆數的源始,陰陽、五行的老祖宗,易經、八卦、占卜的根本。洛書九星圖是據 “北斗七星” 斗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在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誌,便於由斗柄在天上辨方定位。河圖是由觀五大行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的運行而畫。 河圖、洛書中深藏奧秘易理、宇宙玄機,以須彌筆,大海墨,書寫不盡。信堅在此,只簡單解説河圖、洛書的由來,以及淺説其中所代表數位排列的奧妙義理。 1. 前言: 信堅一生有個壞習慣。就是看完一本好書,或一些好文章後,總會作簡短筆記,或寫心得報告、讀後感。此文的由來,是因近日寫 “太極陰陽圖的由來“,為瞭解説該文裡面的細節,唸了一些參考資料,將之收集、簡化、整理而成。
文字、語言、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發明。但卻因此框住了人類的思想與觀察力, 隔離了人與人,以及人類與大自然間的密切關連。就如愛因斯坦所懼怕的: I fear the day that technology will surpass our human interaction. The world will have a generation of idiots.” (我實在擔心,有一天,科技遠超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此時這世界將充滿了白痴。)\n \n 人類自從有的語言文字以後,就受到了語言、文字等思維的宰制,而無法體會到天籟,反而執著於有聲形式的是非。試看今人,隔壁鄰居,老死不相往來。
終日瞪著iPad及iPhone,幾時曾舉頭望明月,觀星象,到處欣賞良辰美景? 有幾個人學會,依自己在日光下所現的身影,而辨識東南西北?幾千年前的人類老祖宗,與天地合而為一。觀天象以定四時,節氣,方位,以及恆星、行星的天體運行,而有洛書及河圖,闡説乾坤的奧妙。易經《繫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大禹治水之時,神龜載文於背,而出洛水,因之成九疇,謂之洛書。古籍中記載河圖為伏羲時代黃河出現一匹龍馬,其身上有文彩圖案,謂之龍馬負圖,伏羲將其文字記載下來,因出於黃河,謂之河圖。但這些只是後人附會的神話傳説。
河圖、洛書,是中國歷數的源始,陰陽、五行的老祖宗,易經、占卜的根本。洛書是本,依觀星象而成。洛書是由古人觀星象,河圖是由觀五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 的運行而畫。 其中所含深藏奧秘易理、宇宙玄機,以須彌筆,大海墨,書寫不盡。信堅在此,只簡單略説,河圖書的真正由來,及淺説其中所代表的數字排列順序的奧妙義理。《洛書九星圖》是據北斗(七公)斗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志,便於斗柄在天上辨方定位。從圖中發現九星的方位和數目,即洛書的方位和數目。
中宮五星稱五帝座,乃北極帝星之座,為五行之首,居中央而臨御四方;五帝座下方為北極星,恆居北方,以此定位;北極對宮南方是天紀九星;正東方是河北三星;正西面是北斗(七公)七星;天紀之左是四輔四星;天紀之右是虎賁二星;北極之左是華蓋八星;北極之右是天廚六星。[註: 古天文書,東(木)在左方,南(火)在上方,西(金)在右方,北(水)在下方。”土”在中央。]洛書之數,自1至9,佈列九宮。5為中數居於中宮。1、3、7、9為奇數(陽數),陽數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氣;1在北方,3在東方,9在南方,7在西方。2、4、6、8為偶數(陰數),陰數為輔,位居四隅,8在東北,4在東南,2在西南,6在西北。九數相合共45。洛書數字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圖,它的特點是每行、每列與兩對角線上之三數相加皆是15。其實用數字眾數和的規律去分析此圖,就會發現,任意一組數字的隨機組合互相相乘,其結果的眾數和都為9。例如第一排數字的一個隨機組合數字為924,第二行的一個隨機組合數字為159,兩者相乘,其結果為146916,其眾數和,1+4+6+9+1+6=27,2+7=9,可見,結果的眾數和都為9。
[註: 任意取一個數字,例如48965,將這個數字的各個數字進行求和,結果為4+8+9+6+5=32,再將結果求和,得3+2=5。這種求和的方法稱為求一個數字的眾數和。]河圖之數,自一至十,佈列五方 (東南西北中)。1、3、5、7、9為奇數(陽數),亦稱“天數”;2、4、6、8、10為偶數(陰數),亦稱“地數”。1、6居北,3、8居東,2、7居南,4、9居西,5、10居中。1、2、3、4、5為生數,6、7、8、9、10為成數。生數為陰,成數為陽,陰生陽成,生成互根。生數居內而成數居外。
“河圖乃據五星出沒而畫成,以55數演五星之象。五星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五星運行,以二十八宿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故用以紀日。五星運行各有出沒時節,一般按木、火、 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 天,五星運行合周天360度。因五星定時出沒有如下規律,故構成了河圖的上述圖式 [註: 古天文書,東(木)在左方,南(火)在上方,西(金)在右方,北(水)在下方。”土”在中央。] :“水星於每天一時(子時)和六時(巳時)出現於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會水星於北方;每年十一月、六月,黃昏時見於北方,故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火星於每天二時(醜時)和七時(午時)出現於南方;每月二、七,日月會火星於南方;每年二月、七月,黃昏時見於南方。故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星於每天三時(寅時)和八時(未時)出現於東方;每月三、八,日月會木星於東方;每年三月、八月,黃昏時見於東方。故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金星每天四時(卯時)和九時(申時)出現於西方;每月四、九,日月會金星於西方;每年四月、九月,黃昏時見於西方。故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土星每天五時(辰時)和十時(酉時)出現於中央;每月五、十,日月會土星於中央;每年五月、十月,黃昏時見於天中。故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之數,以二數合而成一象。故十數合為五,以成水火木金土。唯其合也,有變化見焉,以六為成數之始,又地數也;九為天數之終,又成數也,二數實天地之主數。故易經,乾(陽)用九,坤(陰)用六。
就河圖觀之,自北之陽數1始,轉東之3,南之7,西之9,與中央之5,其次自然順行,為1、3、5、7、9,是陽數始1終9,9則陽氣已極,曰老陽,亦曰純陽,故乾取之為用。再就圖之陰數觀之,陽終則陰始,陽數終於西方之9,即交於同方之4。陰數自4始,轉而南之2,東之8,北之6,合中央之10,其次亦自然逆行,為4、2、10、8、6,是陰數始4終6,以6為至陰,陰氣亦極於六,故陰數用六。陽氣方終,陰氣即起;陰氣甫盡,陽氣即伸。陽老於西而陰 即始於西,陰極於北而陽,即始於北,二者相環相合,以成五行,周流無盡,以遂其生生不息之道,而天地以立,萬有以生,一切物事,於以循環變化,此則大氣自然之序,大道自存之規。” 故河圖者,全易所本。乾坤用九六為天地大用,亦數之總綱。由九六而生化者,不可紀極,而不外乎中極。此圖中以5為中心也。試就陰陽各數直列之。1、3、5、7、9與4、2、10、8、6,兩者相偶而加之,其和皆五(或5的倍數15),此即天地之心,為陰陽二數之中極,亦陰陽二氣之中和。天以此立極,世以此立樞,萬物以為紐,故並育不害,並行不悖,並生存往復不失其序。此神之所存,道之所見,而為易之中極者也。故陽者順行而奇,陰者逆行而偶,而皆集於中五,以為主宰之樞,以行鬼神而通變化。“陰陽二數相抱相接,而合化以成諸數,其用則九六。以九為陽數之純數,六為陰數之純數,故也。若以純陰數6,乘陽數1、3、5、7、9,其所得尾數即6、8、10、2、4,恰為陰數之反。從左而右,則為4、2、10、8、6逆行之序,與河圖合。又如以九乘陽數1、3、5、7、9,所得尾數亦恰為陽數之反,即9、7、5、3、1。見下圖。\n\n 奇數數序為1、3、5、7、9,偶數數序為4、2、10、8、6,奇偶數序始終之數為一九、四六。河圖十數中,唯有此四數與奇偶數序乘或除後仍可恢復奇偶數序。一四為生數,九六為成數,成數可包括生數,生數卻無法包括成數,故取九六而捨一四。“河圖”的數字圖沒有“洛書”數字圖出名,這是因為人們未能動發現其數學規律,但是用眾數和的規律去分析它,就能發現它的奇妙之處。“河圖”數字圖中,任意一組數字互相進行相乘,其結果的眾數和都為 6。例如27165*38495 = 1045716675,其結果的眾數和,1+4+5+7+1+6+6+7+5 = 42,4+2 = 6,可見,結果的眾數和為 6。\n從上述可知,古人十分重視6與9。
河圖:古代中國的神秘數字排列
引言
河圖,相傳為古時黃河中浮現的一幅神秘符號,由十個黑白圓點排列構成。河圖與洛書並稱為「先天八卦」的基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對後世思想產生深遠影響。
河圖的結構
河圖由十個黑白圓點排列於一個3×3的矩陣中,黑點為陽,白點為陰。具體排列方式如下:
位置 | 數字 | 符號 |
---|---|---|
中心 | 5 | 無 |
東 | 1 | 白 |
西 | 6 | 黑 |
南 | 8 | 黑 |
北 | 2 | 白 |
東南 | 9 | 白 |
西南 | 4 | 黑 |
西北 | 3 | 白 |
東北 | 7 | 黑 |
河圖的象徵意義
河圖中的黑白圓點代表宇宙萬物的基本對立和統一。其數字排列呈現出以下對應關係:
- 五行:中心5點對應中宮,即土。東南9點對應東屬木,西北3點對應西屬金,東北7點對應北屬水,西南4點對應南屬火。
- 天干:1、6、7為陽天干,2、3、8為陰天干。
- 地支:3、4、9為陽地支,1、2、6為陰地支,5為中氣,無地支對應。
河圖與易經
河圖被認為是《易經》的源頭。河圖中的10個圓點與八卦中的8個卦象相呼應,其對角線對應八卦中的四象(少陰、太陰、少陽、太陽)。河圖的結構也體現了易經中「陰陽合德、剛柔相濟」的思想。
延伸閲讀…
河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河圖洛書_百度百科
河圖在傳統文化中的應用
河圖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於傳統文化各領域:
- 天文歷法:河圖的排列與天象變化相關,古人利用河圖推演天時,制定曆法。
- 建築風水:河圖被用於建築設計和選址,以期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 醫學:河圖中的數字對應人體經絡和五臟六腑,影響了中醫的五行學説和臟腑辨証。
- 藝術:河圖的符號和數字被運用於繪畫、書法、雕塑等藝術創作中,增添了作品的神秘韻味。
結語
河圖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瑰寶,承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和應用價值。其神秘的數字排列和象徵體系對後世思想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