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
簡介
鈞,源自「金」部,音同「勻」,意為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含義
- 重量單位:「鈞」作為重量單位,自古即廣泛使用。如《左傳》提及「顏高之弓六鈞」,《孟子》亦載「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 製作陶器工具:「鈞」也指製作陶器時所用的轉輪。《漢書·董仲舒傳》中描述「夫上之化下,下之從上,猶泥之在鈞」。
- 相同:「鈞」還有「同等」之意。《孟子·告子上》有言:「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意指人與人皆生而平等。
- 權衡:「鈞」更可引申為衡量、比較之義。《後漢書·陳蕃傳》中提到「鈞此二者,臣寧得禍,不敢欺天也」。
- 敬稱:「鈞」自古被用作敬詞,尊稱對方的座位、眷屬、命令或見解。例如,書信中常稱對方為「鈞座」,表敬意。
典籍記載
- 《説文解字》:鈞,三十斤也。
- 《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
- 《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 《論衡·實知》:夫名異則實殊,質同則稱鈞。
相關詞彙
詞彙 | 意義 |
---|---|
鈞衡 | 衡量人才 |
千鈞一髮 | 形容處境危急 |
雷霆萬鈞 | 形容氣勢磅礴 |
鈞金 | 三十斤銅 |
鈞分 | 一鈞半 |
鈞平 | 均等 |
鈞德 | 功德相同 |
鈞諧 | 均衡和諧 |
大鈞 | 天地 |
洪鈞 | 天地之氣 |
鈞天廣樂 | 美妙的音樂 |
鈞的意思
定義:
鈞一字在傳統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 重量單位:古代中國的一種重量單位,相當於30斤,約合15公斤。
- 量詞:用於計算魚類、金屬品和貴重的東西,如一條魚、一鈞金、一鈞玉。
鈞的古義探源
鈞的本義與衡量有關,古時是用來權衡物體重量的工具。甲骨文中,「鈞」字像一隻稱量工具,上面掛著一件貨物,表明其「衡量」之意。
鈞作為重量單位
作為重量單位,鈞在不同時期的具體重量有所不同:
| 朝代 | 重量 |
|—|—|—|
| 商周時期 | 30斤 |
| 漢晉時期 | 32斤 |
| 唐宋時期 | 27斤 |
| 明清時期 | 30斤 |
鈞作為量詞
鈞作為量詞,其使用方法如下:
用法 | 適用對象 | 例句 |
---|---|---|
一鈞 | 魚類 | 一鈞的大黃魚 |
一鈞 | 貴重物品 | 一鈞的黃金 |
一鈞 | 金屬製品 | 一鈞的銅條 |
鈞的大小比較
為了便於理解鈞作為重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可以與我們現在習慣使用的公斤單位進行比較:
| 鈞 | 公斤 |
|—|—|—|
| 1鈞 | 15公斤 |
| 1公斤 | 約0.067鈞 |
鈞在現代漢語中的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鈞仍有兩種常見的用法:
- 斤的別稱:如「一鈞(30斤)大米」。
- 形容重量巨大:如「一鈞之力」、「鈞天之重」。
總結
延伸閲讀…
漢典“鈞”字的基本解釋
鈞_百度百科
鈞一字在中文中是一個多義字,既可以表示重量單位,也可以表示量詞,其具體意義根據上下文語境而定。瞭解鈞的不同含義,有助於正確理解古籍和現代漢語中的相關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