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穴:緩解腰痛膝冷的妙穴
穴位簡介
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別稱外丘、外勾,位於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處。取穴時,屈膝90°,中指尖端抵膝蓋上緣中點,即可找到。


穴位意涵
「伏」,停伏之意;「兔」,五行屬卯木,喻風。「伏兔」指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滯。
功能與主治
- 散寒化濕
- 疏通經絡
- 緩痙止痛
主治腰痛、膝冷、下肢神經痛、麻痹癱瘓、腰關節炎、蕁麻疹、疝氣、腳氣等。
保健功效
按揉伏兔穴可舒經通絡、養護心臟。
取穴方法
- 跪姿取穴:屈膝成直角,按壓膝蓋上緣中點,中指尖端觸及伏兔穴。
- 坐姿取穴:屈膝90°,以手掌橫紋中點抵膝蓋上緣中點,中指尖端抵達處為伏兔穴。
按摩手法
- 指揉法:持續按揉伏兔穴3分鐘,可緩解腰膝疼痛、下肢麻木等症。
- 點按法:以中指指背或小魚際點按伏兔穴,以感酸脹為度。
- 艾灸療法:艾條温和灸伏兔穴5-10分鐘,可改善腹痛、腳氣。
- 刮痧療法:用面刮法刮拭伏兔穴,以出痧為度,隔天一次,可治療腰疼膝冷。
- 針灸療法:直刺伏兔穴0.6-1.2寸。
其他療法
- 以手心或砭石敲擊伏兔穴2-3分鐘,可改善婦科疾患和疝氣。
- 搓揉伏兔穴,有助於緩解「難言之隱」。
注意事項
虛寒體質者不宜艾灸或刮痧。
伏免穴:緩解肩關節疼痛、頭痛和目翳的強效穴位
伏免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位於手臂外側,肱骨外上髁內側,肘前橫紋上4寸處。
治療功效
伏免穴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
- 肘關節疼痛
- 前臂疼痛麻木
- 頭痛
- 目翳
取穴方法
- 將手臂伸直,掌心向上。
- 尋找肘部外側的肱骨外上髁。
- 在肱骨外上髁內側,肘前橫紋上4寸處取穴。
下表總結了伏免穴的基本資訊:
穴位 | 經絡 | 位置 | 功效 |
---|---|---|---|
伏免 | 手陽明大腸經 | 手臂外側,肱骨外上髁內側,肘前橫紋上4寸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緩解肩關節疼痛、頭痛和目翳 |
按摩方法
按摩伏免穴可以發揮其鎮痛消腫的功效。具體步驟如下:
- 用拇指或指尖按壓伏免穴。
- 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揉,持續1-2分鐘。
- 按壓力度應感到酸脹感,避免過度用力。
注意事項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慎用伏免穴。
- 皮膚破損或感染處不宜按摩。
- 若按壓伏免穴後疼痛加劇,應立即停止按摩。
延伸應用
除了上述功效之外,伏免穴在減肥方面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按摩伏免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和多餘脂肪。此外,伏免穴還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調整失衡的內分泌系統。
延伸閲讀…
【椎間盤凸出按摩伏兔穴舒緩】 | 天明健康館
伏兔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