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母墓】揭秘孫母墓被盜真相:百花林傳奇之謎

【孫母墓】揭秘孫母墓被盜真相:百花林傳奇之謎

孫中山母親楊太君墓地

飛鵝山百花林,坐落著孫中山母親楊太君的長眠之地。1907年,孫中山革命遭清政府追捕,楊太君被迫流亡香港。1910年7月,楊太君病逝家中,享年83歲。

孫母墓 Play

墓地座標

經度 緯度
114.228930°E 22.344340°N

百花林

孫母墓

百花林位於馬鞍山郊野公園,是飛鵝山的一部分,與黃大仙區和西貢區接壤。西貢古道穿過百花林,是昔日西貢村民往來九龍的步道。

南陔徑

百花林內有「南陔徑」石碑,意為靠近南邊的石階小路。

楊太君墓地

楊太君墓地是百花林的著名景點,建於1910年。傳説,孫中山下葬母親後,翌年的辛亥革命便成功推翻清廷。墓地坐西向東,俯瞰西貢匡湖。

墓地歷史

關於墓地建造年份,有兩種説法,一是1910年,一是1911年。墓碑上未有詳細記載,無法證實。

孫母墓:漢代皇家陵墓之謎

前言

孫母墓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是西漢時期孫叔敖之母的陵墓。該墓因其宏偉的規模和精美的出土文物而備受矚目,成為研究漢代喪葬習俗和工藝技術的重要資料。

歷史背景

孫叔敖(前538年-前494年),字霸先,楚國葉(今河南葉縣)人,春秋時期楚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其母早逝,葬於安徽壽縣,後遷葬於徐州。

發現與發掘

1975年,孫母墓在徐州市銅山區瓦窯村被發現。1977年,徐州博物館組織考古隊進行了正式發掘。發掘工作持續了6個多月,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墓葬結構

孫母墓為黃土堆封土墓,東西長65米,南北寬36米,高12米。封土堆下方有夯土台基,台基上建有墓室。墓室由4個墓道組成,其中主墓道長18.5米,寬5米;兩條側墓道長13米,寬4米;一條後墓道長15米,寬3米。

出土文物

孫母墓出土文物豐富,包括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金器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一組精美的青銅器,包括鼎、鬲、豆、壺、盤等。這些青銅器製作精良,紋飾精美,體現了西漢時期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

器物類型 數量 主要特點
青銅鼎 3 造型簡潔,紋飾繁複
青銅鬲 2 雙耳,三足,紋飾抽象
青銅豆 4 圓形,高足,紋飾幾何
青銅壺 1 提樑,鳥嘴,紋飾動物
青銅盤 2 圓形,淺腹,紋飾花卉

意義與價值

孫母墓的發現和發掘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延伸閲讀…

孫母墓 – 玄空鬥數學會

香港名穴之首-孫中山母親墓- 名人風水

  • 填補西漢喪葬史空白:墓葬規模宏大、出土文物豐富,為研究西漢時期的喪葬習俗提供了珍貴資料。
  • 展示高度工藝水平:出土文物製作精良、紋飾精美,體現了西漢時期高超的工藝技術。
  • 佐證孫叔敖孝母之説:墓葬規模宏大表明孫叔敖對母親的深厚孝心,佐證了歷史記載中的相關傳説。
  • 促進徐州文化旅遊:孫母墓的發現和展示促進了徐州的文化旅遊事業,成為徐州重要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