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徵兆看心血管健康
透過觀察面部特徵,可以窺見心血管的運作狀況。耳朵的特定摺痕、眉間的懸針紋以及鼻根的橫紋等都可能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
耳朵摺痕


耳垂上的對角線橫紋,稱為“冠心溝”,其深度與心血管狀態成比例,摺痕越深,代表血管問題的風險越高。此外,位於印堂處的懸針紋與血壓升高的可能有關,而鼻根出現凹陷或橫紋,則暗示血液循環不良,需要特別關注。
印堂顏色
印堂的顏色也能透露身體狀況。持續性的紅色發亮可能是高血壓的跡象,應當小心中風風險;發黑的印堂則暗示長期存在的心血管疾病或瘀血情況;發暗且出現斑點,則是陽氣虧損、身體機能受影響的訊號。
其他徵兆
鼻頭發黑或左右鼻翼暗淡,通常與膀胱或生殖器官問題相關;山根出現黑褐色斑點,除了陽光曝曬之外,也與肝臟疾病有關;久病後鼻孔發黑的患者可能病情嚴重,甚至危急;而鼻部發白的現象,則可能表示血氣不足。
影響因素
過勞熬夜、過度用眼以及壓力情緒都會對面部氣血造成影響,導致上述徵兆出現。此外,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例如過多的生冷食物與藥物濫用等,也會損傷人體陽氣,造成面色晦暗,增加健康隱患。尤其對於兒童,更應重視保護自身陽氣,以免影響生長發育。
總結
通過觀察面部徵兆,我們可以對自身心血管健康狀況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早尋求醫療協助尤為重要,及時預防與治療,避免不良後果。
山根發黑:揭開健康警訊和預防之道
「山根發黑」是一種常見的面相徵兆,指鼻樑根部顏色變深,呈現暗沉、發青甚至發黑的現象。中醫認為,山根發黑是氣血瘀滯、臟腑失衡的表現,可能反映出一些健康問題。
原因與症狀
內部因素:
– 氣血瘀滯:肝氣鬱結、氣虛血虛等原因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使山根部位瘀血
– 臟腑失衡:脾胃虛弱、腎虛等臟腑功能異常,影響營養和氣血供給而造成山根發黑
外部因素:
– 日曬:紫外線照射過多會導致黑色素沉澱,使山根變黑
– 空氣污染: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和細菌會附著在皮膚上,堵塞毛孔並誘發炎症,導致山根變黑
相關健康問題
以下是一些與山根發黑相關的健康問題:
健康問題 | 症狀 |
---|---|
脾胃虛弱 | 消化不良、腹脹、便溏 |
氣虛血虛 | 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頭暈 |
肝氣鬱結 | 心情焦慮、胸悶憋氣、失眠 |
腎虛 | 腰膝酸軟、耳鳴、頻尿 |
內分泌失調 | 月經不調、痘痘粉刺 |
預防與緩解
要預防和緩解山根發黑,可以透過以下方法:
- 調節情緒: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情,避免過度焦慮或煩躁
- 改善飲食:多吃養脾益氣的食物,如山藥、蓮藕、大棗;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食物
- 增加運動:適當運動可以促進氣血循環,改善腸胃系統功能
- 注意防曬:外出時塗抹防曬霜,避免陽光直射
- 清潔護膚:定期深層清潔肌膚,清除毛孔堵塞和細菌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山根發黑的關鍵在於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症狀施以相應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