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期剝離:不容小覷的孕產期危機
縱觀孕期,胎盤的作用舉足輕重,它是維繫母胎生命健康的關鍵,承擔著運輸養分的重任。然而,當胎盤「叛逆」提前與子宮分離,即為「胎盤早期剝離」,其致命的危機不容忽視。


表1. 胎盤早期剝離的分型
類型 | 症狀 |
---|---|
外顯型出血 | 陰道出血、腹部劇痛、子宮強直收縮 |
隱藏型出血 | 無明顯症狀,易導致胎死腹中 |
混合型出血 | 疼痛、劇烈收縮,陰道出血 |
胎盤早期剝離的症狀因出血狀況而異,值得警惕的是,隱藏型出血初期往往難以察覺。一旦置之不理,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過往的研究,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約為200分之1,誘因尚未完全明朗,但以下高危因素不容小覷:
- 高齡產婦
- 多次懷孕
- 子宮異常
- 胎兒異常
- 妊娠期高血壓
- 吸煙
- 外傷
為了降低風險,準媽媽應時時關注胎動,這是一扇瞭解胎兒健康狀況的「窗口」。一旦胎動異常,如過度頻繁、罕有或長時間消失,都應及時就醫。
胎盤早期剝離的正確診斷和及時處理至關重要。醫師會通過超音波、胎心監護器等手段評估胎盤剝離程度和胎兒狀況。
在處理方式上,醫師會根據孕婦腹痛程度、子宮收縮頻率、出血量和胎兒情況綜合判斷。如果胎兒尚未足月,醫師會盡量安胎保胎,確保胎兒成長。而對於足月胎兒,則宜直接剖腹產以保障母子平安。
胎盤早期剝離雖屬孕娩期罕見的併發症,但其潛在的危害不可低估。孕婦應掌握相關知識,及時觀測胎動變化,並定期接受產檢。一旦出現不適,務必立即就醫,為母胎安康保駕護航。
隱藏性胎盤剝離
隱藏性胎盤剝離是一種嚴重的產科併發症,是指胎盤在子宮壁後側剝離,與胎盤早期剝離不同,胎盤未從子宮內膜完全剝離,因此外部可能看不到出血,常被稱為「隱藏的危機」。
原因和徵兆
隱藏性胎盤剝離的原因可能包括:
– 腹壓突然升高(例如跌倒、車禍)
– 外力衝擊
– 子宮動脈異常
– 過度使用子宮收縮劑(例如催產素)
徵兆可能包括:
– 子宮脹痛加劇
– 胎動異常或減少
– 胎心音不規律或緩慢
– 持續性陰道出血
類型
隱藏性胎盤剝離可分為:
– 1 級:輕微剝離,胎盤小於 25% 剝離,無明顯臨牀症狀。
– 2 級:中度剝離,胎盤分離範圍 25% ~ 50%,可能出現陰道出血和子宮收縮。
– 3 級:重度剝離,胎盤分離超過 50%,會導致嚴重的胎兒缺氧和母體失血。
類型 | 胎盤剝離範圍 | 臨牀表現 |
---|---|---|
1 級 | <25% | 無明顯症狀 |
2 級 | 25% ~ 50% | 陰道出血、子宮收縮 |
3 級 | >50% | 胎兒缺氧、母體失血 |
診斷和治療
隱藏性胎盤剝離的診斷需要藉由超音波檢查。治療主要取決於剝離的嚴重程度:
– 1 級:密切觀察,建議卧牀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 2 級:住院觀察,加強胎兒監測,可能會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抗血小板藥物。
– 3 級:緊急剖腹產,以避免胎兒缺氧和母體失血。
預後
隱藏性胎盤剝離的預後與剝離的嚴重程度、胎兒成熟度和孕婦的整體健康狀況有關。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