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大”的詞義、音讀、部首、筆畫與 Emoji 表情符號對應


筆畫、部首、音讀:
特徵 | 資訊 |
---|---|
筆畫 | 3 |
部首 | 大 |
注音 | ㄉㄚˋ ㄉㄞˋ |
拼音 | dà dài |
“大”的詞義:
編號 | 詞義 | 例句 |
---|---|---|
1 | 與“小”相對,表示形體、數量、程度等超過一般 | 大樹、大河、大雨 |
2 | 排行第一、最年長 | 大哥、大伯、大姊 |
3 | 敬稱 | 拜讀大作、尊姓大名 |
4 | 時間上更早或更後,有強調意味 | 大前天、大後天 |
5 | 程度深 | 大吃一驚、大快人心 |
6 | 次數少或程度淺,與“不”字連用 | 不大出門見人、不大愛抽煙 |
7 | 很、非常 | 大有出息、大以是怨光 |
8 | 差不多、不精確 | 大約、大概 |
9 | 年紀較大的人 | 一家大小 |
10 | 姓氏 | 大明、大興國 |
其他性質:
性質 | 描述 |
---|---|
動詞 | 誇耀、自以為是 |
名詞 | 與“小”相對之詞 |
Emoji 表情符號對應:
Emoji | 含義 |
---|---|
🐘 | 大象 |
◻ | 白色中方塊 |
大的部首是什麼?
在中文漢字中,「大」字是一個常見且重要的部首。它代表著「大、多、廣」的意思,並經常出現在與大小、範圍或廣度相關的漢字中。為了深入瞭解「大」部的結構和含義,我們將探討其部首演變、字形特徵和常見用法。
部首演變
「大」部的演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在甲骨文中的「大」字,其形狀像是一個頭戴大冠的人,表示「大」之意。隨著漢字的發展,隨著時間推移,其形狀逐漸簡化,演變成如今的「大」部首。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楷書 |
---|---|---|---|
![]() |
![]() |
![]() |
![]() |
字形特徵
- 「大」部的字形呈「人」字形,上部為「一」筆,下部為「ノ」筆,構成一個完整的「人」字結構。
- 「一」筆位於「ノ」筆的左側,呈豎畫撇出,表示人的頭部或冠冕。
- 「ノ」筆位於「一」筆的右側,呈斜捺畫,表示人的身體或軀幹。
常見用法
「大」部首在漢字中廣泛使用,常見於以下類型的漢字:
類型 | 範例 | 部首位置 |
---|---|---|
大小、範圍 | 巨大、廣闊 | 左側 |
空間、時間 | 大全、巨浪 | 左側 |
數量、程度 | 多數、極大 | 左側 |
人或動物 | 巨人、巨獸 | 左側 |
事物或性質 | 大事、大膽 | 左側 |
常見含「大」部首的漢字
漢字 | 注音 | 釋義 |
---|---|---|
巨大 | jù dà | 體積或數量非常大 |
廣闊 | guǎng kuò | 空間或範圍非常廣 |
大全 | dà quán | 包含所有內容的書籍或知識 |
巨浪 | jù làng | 非常大的海浪 |
多數 | duō shù | 數量超過一半的 |
極大 | jí dà | 非常大 |
巨人 | jù rén | 身體非常高大的人 |
巨獸 | jù shòu | 體積或力量非常大的動物 |
大事 | dà shì | 重要或重大事件 |
大膽 | dà dǎn | 勇氣過人,敢作敢為 |
延伸閲讀…
大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