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葬注意事項】萬萬不可踩雷!遷葬撿骨全攻略:申請補助、注意事項大公開

【遷葬注意事項】萬萬不可踩雷!遷葬撿骨全攻略:申請補助、注意事項大公開

遷葬管理注意事項

八、遷葬作業流程及注意事項

(三) 認領人檢具相關文件後,管理機關應調查確認墳墓實際情況,含墓主身分、墓地座落、墳墓規模等資料,並回函核定。
(二) 認領人應填寫「墳墓遷葬申請書」,並附上身分證明文件、墳墓現況照片、起掘日期證明,向管理機關申請遷葬。
(一) 管理機關受理遷葬申請後,應於十日內發給「墳墓遷葬執照」,載明遷葬期限、地點、範圍及注意事項。

遷葬注意事項 Play

七、墳墓起掘及後續處理

(三) 認領人起掘墳墓後,應於三日內通知管理機關辦理勘查及查驗,確認起掘狀況是否符合申請內容。
(二) 起掘作業應由認領人自行負責,並應於起掘前通知周邊住民,並設置警示標誌確保安全。
(一) 認領人起掘墳墓時,應選擇適當日期時辰,配合風水習俗及法令規定。

六、墳墓補償及費用

遷葬注意事項

(二) 遷葬補償費或救濟金核發後,管理機關應定期查核使用情形,並依法辦理後續追蹤與管理。
(一) 遷葬補償費或救濟金依「墳墓遷葬補償費及救濟金發給辦法」核發,並考量墓地規模、遷葬距離、風水因素等項目。

五、墳墓認領及現勘

(三) 認領人應於遷葬期限內自行確認墳墓是否符合申請內容,並在遷葬日到場監工。
(二) 認領人於認領墳墓後,應依規定繳納遷葬費用,並取得「墳墓遷葬通知書」。
(一) 認領人經管理機關核定後,應於公告期間內領取「墳墓認領許可書」,並確認墳墓所在位置及規模。

四、遷葬公告及通知

(二) 公告期間至少三個月,並於當地報紙或網站發布遷葬訊息,供後代家屬認領。
(一) 管理機關應於法定期間內公告應行遷葬墳墓名錄,並載明遷葬事由、範圍及期限。

三、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配合事項

(二) 協助管理機關落實遷葬後續管理,包括環境整理、安全維護及後續使用等事項。
(一) 配合管理機關實地會同查估、複核,並提供相關資料及協助處理異議事項。

二、管理機關辦理事項

(六) 協助認領人聯繫後代家屬,並提供必要的諮詢及協助。
(五) 辦理殯葬補助、救濟金審核及發放作業。
(四) 依法辦理墳墓查估、編墓清冊、丈量墓地、編定墓籍簿冊、編造墳墓異動台帳等。
(三) 依法辦理墳墓遷葬場址規劃、取得用地及徵收作業。
(二) 辦理墳墓認領、補、漏、增編等作業,並依法發給遷葬許可書及收取相關費用。
(一) 依法審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的遷葬計畫,並協調文化資產保存機關審查文化資產價值。

一、遷葬目的及法規依據

(二) 因工程建設或公共設施改善等公共利益需要,致須遷葬原有墳墓者。
(一) 為配合政府殯葬政策,推動納骨塔安葬及土地資源再利用,促進公墓管理現代化及提升市容景觀。

遷葬注意事項

遷葬前的準備

一、事前規劃:
– 選擇合適的安葬日期和時間。
– 預約墓園或納骨塔。
– 確定遷葬流程和費用。

二、文件準備:
– 遷葬許可證
– 安葬證明文件
– 身分證明文件

三、遺體處理:
– 遺體整容及遺物整理。
– 購買或租賃棺木。

四、物品準備:
– 風水用品(如五色土、金紙)
– 鮮花、供品、水果

遷葬當天注意事項

一、成員分工:
– 指派專人負責指揮和協調。
– 抬棺人員確保體力充沛。

二、祭拜儀式:
– 誦經、燒紙錢、獻供。
– 亡者家屬行三拜禮。

三、下葬程序:
– 將棺木安置於墓穴或納骨塔。
– 覆土並填平。
– 覆蓋石碑或立墓碑。

遷葬後的注意事項

一、守孝期間:
– 擇日舉行守夜或公祭儀式。
– 依習俗進行守孝,期間避免喧嘩吵鬧。

三、忌諱事項:
– 孕婦和重病患者不宜參與遷葬。
– 遷葬後應避免返回安葬地點。

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問題 注意事項
遷葬時間有禁忌嗎? 傳統習俗上避開三七、五七、七七、百日等日期
遷葬後不能看墳嗎? 習俗上認為返葬會觸犯煞氣,建議守孝期間避免
遷葬後可以動土嗎? 遷葬後應避免在墓地附近動土,以免驚擾亡靈
遷葬費用如何計算? 視墓地位置、棺木材質、儀式規模等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