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州穴龜】探索佛羅裏達獨特的爬蟲動物:佛州穴龜

【佛州穴龜】探索佛羅裏達獨特的爬蟲動物:佛州穴龜

[佛州穴龜:美國東南部陸龜 巨碩頭部深棕色瞳孔][佛州穴龜:美國東南部陸龜 巨碩頭部深棕色瞳孔]

佛州穴龜(又稱地鼠穴龜)是穴龜屬下的一種爬行動物,分佈在美國東南部,包括大西洋沿岸沙地、杉木森林、沙脊、沙丘和長葉松林沼澤等沙質乾燥的棲息地。作為草食性動物,佛州穴龜以青草和果實為食,並擅長挖掘深度可達 15 米的棲息洞穴。

佛州穴龜 Play

形態特徵:

佛州穴龜

特徵 描述
甲長 幼體 4 釐米,最大 35 釐米
重量 2-6 公斤
背甲 圓隆修長,黑褐色、棕色或茶色
腹甲 單一黃色,盾片中央較淡
甲橋 發育良好,通常有 1 枚腋盾
頭部 碩大,前端鈍,棕灰色
眼睛 虹膜深棕色

佛州穴龜在野外可存活超過 35 年,成體的喉盾明顯超出背甲。

佛州穴龜:穴居生活的瀕危物種

佛州穴龜(Gopherus polyphemus)是一種中型陸龜,原產於美國佛羅裏達州和阿拉巴馬州西南部。佛州穴龜以其雄偉的外殼和獨特的挖洞行為而聞名。

外觀

佛州穴龜具有光滑、深褐色的外殼,長度可達 35 公分,重量可達 20 公斤。其外殼上有同心圓紋路,並帶有黑色或棕色斑點。佛州穴龜的頭部較大,具有黃色和黑色斑紋,並有強壯的喙。

棲息地和挖洞行為

佛州穴龜主要生活在沙質土質的松樹林和櫟樹林中。它們是出色的挖洞者,能夠挖出深度可達 6 公尺的隧道狀洞穴。這些洞穴為佛州穴龜提供了庇護、温度調節和孵化點。

特徵 描述
外殼 光滑、深褐色,有同心圓紋路和斑點
頭部 較大,黃色和黑色斑紋
身長 最長 35 公分
體重 最重 20 公斤

食性

佛州穴龜是食草動物,主要以各種草、野花、水果和真菌為食。它們會利用強大的喙撕碎植物材料。

繁殖

佛州穴龜在 5 月至 7 月間繁殖。雄性會追逐雌性,並試圖咬住雌性的頭部。交配後,雌性會在洞穴中產下 2-5 枚蛋。卵的孵化期約為 80-100 天。

保護狀況

佛州穴龜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其數量下降的原因包括棲息地喪失、過度採收、車輛碰撞和疾病。為了保護佛州穴龜,已制定了保護措施,例如建立保護區、限制開發和進行繁殖計劃。

延伸閲讀…

佛州地鼠陸龜_百度百科

佛州穴龜Gopher torto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