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三間魚】皇冠三間魚入侵日月潭!外來強勢魚種來襲,生態恐遭衝擊

【皇冠三間魚】皇冠三間魚入侵日月潭!外來強勢魚種來襲,生態恐遭衝擊

引言

[背鰭 XV, 19;臀鰭 III, 11;側線鱗上段 48,下段 40。修長且扁平的體型,眼眶泛著淡紅,體側點綴著三條醒目的垂直暗紋,雄性後頸隆起,尾鰭前端的黑色「眼斑」不容忽視。繁密的鱗片數不勝數,碩大的眼睛和嘴巴令人印象深刻,嘴裂延伸至眼眶前端。][背鰭 XV, 19;臀鰭 III, 11;側線鱗上段 48,下段 40。修長且扁平的體型,眼眶泛著淡紅,體側點綴著三條醒目的垂直暗紋,雄性後頸隆起,尾鰭前端的黑色「眼斑」不容忽視。繁密的鱗片數不勝數,碩大的眼睛和嘴巴令人印象深刻,嘴裂延伸至眼眶前端。]

皇冠三間魚 Play

生物特徵

皇冠三間魚

特徵 説明
體型 側扁修長
眼睛 淡紅色,碩大
嘴巴 碩大,嘴裂延伸至眼眶前端
頭部 雄性後頸隆起,體現為「小帽子」
體側 三條垂直暗紋
背鰭 XV, 19;臀鰭 III, 11
側線鱗 上段 48,下段 40
尾鰭 前端有黑色「眼斑」
鱗片 細小繁密,數量眾多

生態習性

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和巴西東部,作為當地食用魚和垂釣目標。體型較大,宜在大型水族箱中飼養。性情兇猛,喜羣居,適應力強,對水質不敏感,最適宜水質為弱酸性至中性。成熟後全身閃爍著金黃色,雄性頭部上揚,體側暗紋明顯,背側隆起。由於地域變異,身上花紋差異頗大。肉食性,偏愛活餌,食量驚人,生長速度飛快。

外來入侵

近年來在日月潭發現的皇冠三間,疑似遭到非法放生。這種觀賞魚的引入對當地原生魚種構成威脅。南投縣政府嚴禁外來魚種放生,違者可處以 10 萬元罰款。

皇冠三間魚:海洋中的美麗生物

皇冠三間魚(學名:Antennarius striatus)是一種屬於鮟鱇目鮟鱇科的三間魚屬魚類。牠們分佈於太平洋西部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皇冠三間魚以其獨特的外形和習性而聞名。

外形特徵

皇冠三間魚的身體呈褐色或深灰色,具有明顯的斑點和條紋。牠們的身體寬闊而扁平,頭部較大,具有突出的眼睛和一個宛如皇冠的皮質突起。皇冠三間魚的背鰭分為三部分,第一根背鰭刺很長,狀似魚竿,並帶有一個誘餌狀的肉質附屬物,用於吸引獵物。

特徵 描述
身體顏色 褐色或深灰色
身體形狀 寬闊扁平
頭部 較大,具有突出的眼睛
皮質突起 宛如皇冠
背鰭 分為三部分,第一根背鰭刺很長
誘餌狀附屬物 附著於第一根背鰭刺上

棲息環境

皇冠三間魚棲息於珊瑚礁和碎石區,深度通常在 2-18 公尺之間。牠們常伏伏在岩礁或珊瑚枝上,利用其偽裝能力躲避掠食者。雖然皇冠三間魚分佈於廣泛的熱帶地區,但在台灣較為罕見,多發現於澎湖、蘭嶼等離島附近海域。

食性

皇冠三間魚為掠食性魚類,以小型甲殼類動物、魚類和頭足類動物為食。牠們的誘餌狀附屬物會吸引獵物靠近,當獵物靠近時,牠們會突然伸出大嘴並將獵物吞入。

繁殖

皇冠三間魚的繁殖行為尚未有明確的報導,但推測與其他三間魚屬魚類類似。三間魚屬魚類雌魚體型通常較雄魚大,並會在沙地或礫石上產卵。卵受精後會孵化成仔魚,幼魚會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為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發展出成魚的形態和習性。

保育現況

皇冠三間魚目前尚未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中,但由於其棲息地的破壞和過度捕撈,其族羣數量可能面臨下降的風險。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和實施永續漁業管理措施對於維持皇冠三間魚族羣的健康至關重要。

延伸閲讀…

日月潭又添「惡霸」!赫見外來強勢魚種「皇冠三間」不排除 …

Cichla ocellaris (魚類) 皇冠三間

小知識

  • 皇冠三間魚也被稱為「皇冠鮟鱇魚」或「誘餌魚」。
  • 皇冠三間魚的體長一般在 15-25 公分之間。
  • 皇冠三間魚的毒液對人類無害,但如果被其刺傷,可能會引起局部疼痛和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