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龍魚(學名:Scleropages jardinii),又名喬氏硬骨舌魚,為輻鰭魚綱骨舌魚目骨舌魚科的其中一個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喜食魚蝦及昆蟲,最大體長可達100公分。]
特徵:
珍珠龍魚體強健,鱗片後緣金黃色,呈現光亮光澤。頭部和腮蓋後也具金黃斑紋。口部上位,嘴上有粉紅色骨狀舌頭,類似暗瘡,可見觸鬚。背鰭軟條20-24枚;臀鰭軟條28-32枚。體長可達100公分。


習性:
珍珠龍魚喜棲靜止水域,如溪流和沼澤。屬於獨居性魚種,領地意識強,以昆蟲、小魚、青蛙和甲殼類等肉類為食。
表格:
| 特徵 | 描述 |
|—|—|
| 學名 | Scleropages jardinii |
| 中文名 | 珍珠龍魚,喬氏硬骨舌魚 |
| 分佈 | 澳大利亞北部,新幾內亞 |
| 體長 | 最大100公分 |
| 體色 | 暗灰色,鱗片後緣金黃色 |
| 斑紋 | 頭部和鰓蓋後具金黃色斑紋 |
| 口部 | 粉紅色骨狀舌頭,有觸鬚 |
| 背鰭 | 軟條20-24枚 |
| 臀鰭 | 軟條28-32枚 |
| 習性 | 獨居性,領地意識強,肉食性 |
珍珠龍魚:珍稀而迷人的水族寵物
珍珠龍魚(Scleropages leichardti)是一種擁有迷人外觀和獨特個性的珍稀水族魚。來自澳大利亞的珍珠龍魚以其珍珠狀鱗片而聞名,這些鱗片在光線下會閃耀著令人驚嘆的光澤。
分類和特徵
特徵 | 描述 |
---|---|
科 | 龍魚科 |
屬 | 珍珠龍魚屬 |
學名 | Scleropages leichardti |
體長 | 90-120 公分 |
體重 | 15-25 公斤 |
壽命 | 10-20 年 |
珍珠龍魚擁有強壯的身體、原始的鱗片和長長的背鰭。它們的頭部寬闊,有強健的下巴和鋒利的牙齒。鱗片呈金屬光澤,從銀色到金色不等,並佈滿了珍珠狀突起。胸鰭和腹鰭呈扇形,能讓它們在水中優雅地遊動。
分佈和棲息地
珍珠龍魚原產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的達令河和菲茨羅伊河流域。它們生活在緩慢流動的河流、沼澤和泛濫區中,水生植物茂密,並有沉木和岩石遮蔽。
飼養和照護
珍珠龍魚是一種需要大量空間和特殊照護的魚類。它們需要一個至少 2,000 公升的大型水族箱,設有強力的過濾系統和充足的藏匿處。水質應保持在 26-30°C 的温度,pH 值為 6.5-7.5。
珍珠龍魚主要以活餌為食,例如小魚、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在水族箱內,它們可以接受冷凍或乾燥的飼料作為替代。
行為和性格
珍珠龍魚是一種獨居、領域性很強的魚類。它們通常表現出温和的行為,但如果受到威脅或在其領地內發現另一個個體,就會變得咄咄逼人。在圈養環境中,它們可以與具有類似氣質的其他大型魚類共同飼養。
繁殖
珍珠龍魚是一種口孵魚類,雌魚會將卵產在雄魚的口中。雄魚負責保護和孵化卵約 60 天。一旦仔魚孵化,雄魚會繼續用嘴將它們撫育幾個月。
保育現狀
珍珠龍魚在野外數量稀少,由於棲息地破壞、過度捕撈和水污染而受到威脅。它們已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在水族箱貿易中,珍珠龍魚受到嚴格管制,以防止進一步的種羣下降。
珍珠龍魚是一種珍稀而迷人的水族魚,擁有獨特的外觀和迷人的個性。它們需要大量的空間、特殊照護和負責任的飼養,才能在圈養環境中茁壯成長。通過保護其野外棲息地和教育水族愛好者,我們可以幫助確保珍珠龍魚的未來世代。
延伸閲讀…
珍珠龍13公分*單隻 – 蘇氏水族
珍珠龍魚(骨舌魚科金龍魚屬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