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 [lohf2][1],中國黃河或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搖籃,長約 447 公里 [2],流淌而過中國內部歷代重要的地域。
洛河源自陝西南部洛南縣,東流入河南省,最後在鞏義市匯入黃河。河水由伊河支撐,形成洛神賦中提及的 洛水 之名。


北洛河位於陝西省, tandis que que 南洛河則流經陝西 yu 河南兩省。洛河 [lohf2] 的支流伊河在偃師市與其匯合。
洛河 因其歷史地位而聞名。洛河流域位於「河洛地區」,作為華夏文明的搖籃,孕育了中國最早的原始農業和「河圖洛書」的傳説。此地被譽為「天下之中」,是中國文明的原點。
起源 | 流經 | 終點 |
---|---|---|
陝西洛南縣 | 陝西東南部、河南西北部洛陽市 | 河南鞏義市 |
[1] 或稱為「雒水」
[2] 根據水文學定義
黃河洛水:華夏文明的搖籃
黃河和洛水,這兩條貫穿中國的心臟河流,自古以來就孕育著中華文明。它們不僅塑造了中國的地理環境,更成為無數傳奇和歷史事件的舞台。
黃河
黃河,古稱河水,是中國第二長河,全長約 5464 公里。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一路向東流經9個省份,最終注入渤海。
特徵 | 描述 |
---|---|
長度 | 約 5464 公里 |
流域面積 | 約 752443 平方公里 |
源頭 | 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 |
入海口 | 渤海 |
水量 | 常年平均流量約 1569 立方公尺/秒 |
黃河是一條泥沙帶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沉積後形成廣闊的黃土高原。這片土地成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洛水
洛水,古稱洛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全長約 1095 公里。發源於陝西省秦嶺的牛頭梁,向東流經河南省,在洛陽附近與黃河匯合。
特徵 | 描述 |
---|---|
長度 | 約 1095 公里 |
流域面積 | 約 46800 平方公里 |
源頭 | 陝西省秦嶺的牛頭梁 |
入海口 | 黃河 |
水量 | 常年平均流量約 140 立方公尺/秒 |
洛水流經黃土高原南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農業區。早在夏朝,洛陽附近就是夏朝都城所在的區域。
黃河洛水的傳説
黃河洛水不僅在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也充滿了傳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呂不韋從洛水中取得了傳世珍寶「和氏璧」,進獻給秦王贏政,促成了秦朝的統一。
此外,傳説中「河圖洛書」也是從黃河洛水中出現,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典籍。河圖被認為是伏羲氏所畫,洛書則被認為是大禹所畫,記載著宇宙萬物的構成和運行法則。
結語
黃河洛水,這兩條孕育華夏文明的河流,見證了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它們不僅是地理上的標誌,更承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成為中華民族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財富。
延伸閲讀…
洛河
洛水(黃河支流洛河的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