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節:紀念女性賦權和性別平等
1848 年,美國紐約爆發了第一屆美國婦女權利大會,呼籲女性享有公民、社會、政治和宗教權利。這場運動播下了婦女爭取平等的種子。


1908年,一萬五千名女性走上紐約街頭,要求縮短工時、提高報酬和女性選舉權。次年,美國開始在二月的最後一個禮拜日慶祝“全國婦女節”。
1910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勞工婦女大會上,正式確立了“國際婦女節”。此後,每年二月底至三月初,歐洲各國都會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呼籲女性享有工作、職業培訓和消除工作歧視的權利,並抗議戰爭、飢餓等問題。
1917年,國際婦女節被正式定於3月8日慶祝,一直延續至今。1975年,聯合國開始正式慶祝國際婦女節,以肯定女性在全球各個領域的成就。
台灣在中華民國時期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因此台灣戰後以來3月8日為國定假日。1991年,內政部考量公私部門便利和兒童照顧問題,將婦女節和兒童節合併為“婦女節、兒童節合併假期”。
國際婦女節的主要代表色為紫色,象徵正義和尊嚴。希望、平等、合作、韌性、尊重、同理、寬恕、堅韌和讚賞等,也被視為推動國際婦女節的核心價值觀。
女性節:點亮女性力量的光芒
每年三月八日,世界各地慶祝女性節,以表彰女性的成就、權利和平等。這個節日起源於19世紀末的勞工運動,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為一個慶祝女性所有貢獻的國際性節日。
起源與歷史
女性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7年美國紡織工人的罷工,抗議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工資。1909年,美國社會主義黨將3月8日定為國際婦女節,以紀念這場罷工。1910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國際社會主義婦女會議上,女性節獲得了國際認可。
女性節的意義
女性節有以下重要的意義:
- 表彰女性成就:慶祝女性在各領域的成就,包括科學、藝術、政治和企業。
- 促進性別平等:強調性別平等的重要性,並呼籲消除性別歧視和暴力。
- 激勵女性賦權:激勵女性發揮潛能、追求夢想和爭取自己的權利。
- 提升女性權益:推進女性權利,例如教育、就業和參政權。
全球慶祝活動
女性節在全球各地以各種方式慶祝,包括:
- 遊行和集會:組織遊行和集會,表達對女性權利和平等的支持。
- 表彰活動:舉辦頒獎典禮和活動,表彰女性的成就。
- 教育活動:舉辦研討會、講座和討論會,提高對性別平等的認識。
- 社區參與:參與支持女性組織、庇護所和計畫的活動。
台灣的女性節
在台灣,女性節於1938年開始慶祝。過去,女性節也被稱為「母親節」,但近年來已演變為一個更全面的節日,慶祝所有女性的貢獻。台灣政府會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
- 頒發女性傑出貢獻獎:表彰在各領域表現出色的女性。
- 舉辦女性創業競賽:支持女性創業和創新。
- 提供育兒和家庭照護補助:推廣家庭友善政策,支持女性在家中和工作場所的平衡。
女性節數據
關於女性節的一些有趣數據:
統計數字 | 説明 |
---|---|
1909 | 首個國際婦女節舉行的年份 |
1975 | 被聯合國正式認定為國際婦女節 |
3月8日 | 每年慶祝女性節的日期 |
約150個 | 慶祝女性節的國家數量 |
50% | 世界人口中女性所佔比例 |
26% | 全球議會成員中女性所佔比例 |
結語
女性節是慶祝女性力量、成就和平等的重要場合。透過各種活動和倡議,女性節持續點亮女性的光芒,激勵女性追求夢想並建立一個更平等公正的世界。
延伸閲讀…
國際勞動婦女節
世界各地慶祝國際婦女節的10種方式‹ GO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