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眾:再執税局新征程
今日,榮幸宣佈高層官員調動安排,譚大鵬升任税務局局長,20日接替退休前的黃權輝。
展望未來,税局持續推進數碼轉型,優化資訊系統,簡化電子報税,並逐步建立無紙化的徵税體系,提升效率。
公務員事務局長表示,譚大鵬在税務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並具備出色的管理能力和領導魄力,相信他將帶領税局迎戰即將到來的挑戰。


審視現行税法,完善法制體系也是重中之重。立法會通過的新税務法案中,提供附帶權益的税務減免與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印花税,以促進投資和經濟復甦。此外,正在審議的法案涉及多項税務事項,包括公司合併的税務處理、資產轉讓的税務問題,以及電子申報和抵扣海外税款等,將進一步完善税收制度。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税局減輕納税人負擔,緩期繳納税款,並有條件地豁免附加費,同時也簡化了申請暫繳税和分期繳税的程序,減輕納税人的合規成本。
探索進一步優化税務服務,推進國際税務合作。遵循經合組織提出的全球最低税率共識,税局密切關注並分析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提交建議供政府考量。
執掌税局74載,見證香港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税局也與時俱進,始終致力於依法徵税,促進公平競爭,為香港持續繁榮做出貢獻。
過去30年間,税局率先應用電腦技術,建立分析評估系統。如今,數碼化浪潮蓬勃,税局也已著手制定數字化計畫,優化系統和資源,提升服務效能。
回顧譚局長的仕途,從大學畢業加入税局至出任局長,成長和轉變可謂歷歷在目。早年負責上訴案件辯護,爾後領導團隊解決大型避税計畫,獲得諸多成就感。出任副局長後,則進一步提升全局觀,拓展税務見解。如今,就任局長,肩負重任,譚局長已對税局運作有深入瞭解,並做好應對各種挑戰的準備。
附表:近年通過的税務法案
法案 | 主要內容 |
---|---|
《2021年税務(修訂)(附帶權益的税務寬減)條例草案》 | 對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分發附帶權益提供税務寬減 |
《2020年印花税(修訂)條例草案》 | 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從價印花税 |
《2021年税務(修訂)(雜項條文)條例草案》 | 處理不經法院的公司合併税務待遇、非以售賣方式轉讓或繼承指明資產等問題 |
《2021年證券及期貨及公司法例(修訂)條例草案》 | 為徵收涉及無紙形式的股份的從價印花税訂明新加蓋印花方法 |
譚大鵬先生:台灣影音界的傳奇人物
譚大鵬先生,一位在台灣影音界叱吒風雲的人物,其傑出貢獻不僅為台灣的娛樂產業樹立典範,更深遠地影響了華語影視圈的發展。
傳奇的開端:從環境劇場到音像出版
譚大鵬先生早年投身劇場,創辦環境劇場,推出創新且具開創性的作品,包括「八又二分之一」,震驚台灣社會並備受國際肯定。隨後,他將觸角延伸至音像出版,成立金石唱片,推出多張經典唱片,捧紅 zahlreichen 樂壇巨星,為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立下基石。
電影製作的里程碑:新浪潮運動的先驅
譚大鵬先生對電影產業的影響更是深遠,他參與創立「台灣電影實驗室」,培育了一批新鋭導演和編劇,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讓台灣電影邁入一個新的時代。他監製的電影「油麻菜籽」、「 исполнение мечты」等片,成為台灣影史上的不朽經典。
文化產業的推手:台灣電影金馬獎的創辦
台灣電影的海外宣傳:與國際影壇接軌
譚大鵬先生積極推動台灣電影的海外宣傳,讓台灣電影走向國際舞台。他多次率團參加國際影展,讓台灣電影被世界看見,也 為台灣電影人爭取更多機會。
總結:影音界的開創者與推動者
附錄:譚大鵬先生大事紀
年份 | 事件 |
---|---|
1932 | 譚大鵬先生出生於台灣台北市 |
1960 | 創辦環境劇場 |
1961 | 成立金石唱片 |
1962 | 參與創辦「台灣電影實驗室」 |
1965 | 聯手創辦「台灣電影金馬獎」 |
1981 | 擔任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
1993 | 榮獲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
2018 | 獲頒總統文化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