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妙用
命門穴:腎氣之源,温補腎陽,驅寒固本
- 穴位位置:肚臍正後方,腰背督脈上。
- 功效:強腎固本,温腎補陽,疏通督脈。
神門穴:睡眠之鑰,安神助眠,調和心神


- 穴位位置:手腕橫紋靠近小指側。
- 功效:管理睡眠,安神助眠。
期門穴:疏肝理氣,解鬱化瘀,預防疾病
- 穴位位置:乳頭正下方,兩肋間。
- 功效:疏肝理氣,化瘀消積,預防肝病。
各穴位功效詳細介紹
期門穴:肝氣調節門
期門穴是肝經的募穴,意為肝經之氣在此匯聚,如同一個調節氣血的門户。對於肝鬱氣滯的症狀,按摩期門穴可以幫助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
命門穴:腎陽暖宮門
命門穴是腎經的重要穴位,位於督脈上,被譽為“腎氣丸”,有温補腎陽,驅寒固本的功效。對於腰膝痠軟、畏寒怕冷等腎虛症狀,艾灸命門穴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神門穴:安睡調節門
神門穴是心經的要穴,位於手腕處,與心神密切相關。對於失眠、心悸、煩躁等心神不安的症狀,按摩神門穴可以幫助安神助眠,調節情緒。
穴位按摩手法
期門穴按摩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期門穴,以順時針按揉3-5分鐘,穴位會有痠脹感。
命門穴艾灸法:
點燃艾條,温灸命門穴5-10分鐘,艾熱可以滲透穴位,温通腎陽。
神門穴按揉法: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神門穴,以輕柔的力道按揉2-3分鐘,穴位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其他注意事項
按壓或艾灸穴位時應避開飯後一小時,穴位上有傷口或感染時不應按摩或艾灸。建議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穴位調理。
奇門穴位置
奇門穴是人體上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穴位,其定位常較為隱蔽或難以找到。本文將詳細介紹奇門穴的位置及其相關資訊,幫助讀者瞭解與運用這些穴位。
奇門穴 | 位置 | 主治 |
---|---|---|
豐隆穴 | 小腿前外側,腓骨頭下3寸,距條口直上1寸 | 胃痛、腹脹、腹瀉 |
昆崙穴 | 足外踝後方,伸筋腱和腓腸肌外側之間的凹陷處 | 頭痛、失眠、腰膝酸軟 |
地機穴 | 足內踝尖後方,跟腱內緣旁0.5寸 | 腰痛、坐骨神經痛、足跟痛 |
神庭穴 | 前額部,發際正中,兩耳尖連線中點 | 頭痛、失眠、健忘 |
人中穴 | 鼻唇溝的中點 | 急救暈厥、醒腦開竅 |
尺澤穴 | 手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緣 | 手肘痛、前臂痛、咽喉痛 |
足臨泣穴 | 足背內側緣,距跟腱外側緣約一寸半 | 頭痛、牙痛、耳鳴 |
內關穴 | 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橈側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 心絞痛、心悸、失眠 |
承山穴 | 小腿後側,委中穴直下2寸 | 腰痛、腿痛、足跟痛 |
湧泉穴 | 足底部,前1/3與後2/3交界處,足趾彎曲時凹陷處 | 頭痛、失眠、足部不適 |
其他重要的奇門穴:
延伸閲讀…
期門穴_百度百科
期門穴| 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絡 – 仁心中醫診所
- 命門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線上。主治腎虛、腰痛、遺尿等。
-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主治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等。
- 照海穴:位於足內踝尖下方,凹陷處。主治心悸、失眠、多夢等。
- 築賓穴:位於足三里穴下3寸,距骨外側緣。主治膝痛、小腿痠痛、足跟痛等。
- 委中穴:位於膝後正中,膕膕橫紋中央。主治腰痛、坐骨神經痛、小腿痠麻等。
注意事項:
- 奇門穴的定位應由專業的中醫師或針灸師進行,以避免誤穴或造成傷害。
- 奇門穴的按摩或針灸應適度,避免過度刺激。
- 部分奇門穴不適合某些特定人羣,如孕婦、有心臟問題者等,應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後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