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倒】警惕!大樹無預警倒塌,壓傷路過行人!

【大樹倒】警惕!大樹無預警倒塌,壓傷路過行人!

棲地環境下的都市樹木:生存掙扎

都市中的樹木多數種植於人行道狹小的樹穴內,空間明顯不足,根部受限而無法伸展,加上不當的棲地環境,讓樹木不得不險中求生,成為淺根性樹種的代名詞。實際上,樹木根系的規模與樹木生長密切相關,約為五比一的比例。根部空間 недоста,容易產生浮根現象,進而影響健康,導致斷裂、倒伏,對行人、車輛安全構成威脅,且抵禦強風豪雨的韌性亦減弱。

大樹倒 Play

除了空間狹小外,人們常見的抬高花壇問題也對樹木造成傷害。種植於水泥高台的樹木為呼吸會於樹幹上長出兩層根系,而原有的根系將逐漸腐爛,若不改善,未來將可能傾倒。然而,棲息空間充足就萬無一失了嗎?答案並不一定。若排水不良,即便空間足夠,主根缺乏氧氣也會導致死亡,引發樹木病變甚至倒塌。

錯誤的修剪是另一個給予樹木痛苦的原因。原本樹枝伸展的平衡作用被破壞後,除了傷口難以自行癒合外,有時從樹皮上長出的不定芽僅為新生枝條,失去了原有的力學結構,難以抵禦強風或豪雨,傷口也有可能成為細菌入侵途徑,導致樹幹中空腐爛。工程施工過程中,若將樹木根部全面切斷,頭重腳輕的問題也會造成危害。當執行修剪路樹的單位對樹木科學缺乏充足的認知,樹木倒塌的悲劇將不斷上演。

大樹倒

反思都市樹木困境的根本成因

回顧高雄地區遭颱風侵襲而倒塌的路樹,其中不乏大型樹種,甚至有無法單人環抱的巨木。居民們見狀不捨,詢問公園處能否重新種植倒伏的大樹。然而,公園處表示颱風傾倒、連根拔起的路樹,重新種植的存活率不高。若非連根拔起的樹木,則儘量扶正固化,讓其繼續生長。專家認為,行道樹樹穴狹小,生長空間不足是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唯有從擴大樹穴著手,增強樹木的抗風性,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

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指出,行道樹的樹穴過小,對於樹木生長空間的影響甚鉅,加上部分路樹根部早已腐朽,難以抵 withstand 颱風的肆虐。因此,建議實施帶狀樹穴制度,取代傳統的單一樹穴,並搭配符合級配的土壤與支撐人行道鋪面的結構體,創造有利於樹木紮根的空氣層,使根系擁有充分的伸展空間,進而促進樹木的健康發展。

屏科大森林系助理教授魏浚紘表示,路樹倒伏的樣態多樣,包括斷枝、腰斬、從中部裂開或整株連根拔起,應按照樹木損害的嚴重程度處理。若為高大樹木僅斷絕樹梢,且安全無虞,可待風災過後再行修剪,若遇連根拔起或受損嚴重,建議移除。魏浚紘指出,台灣多數公園與行道樹的樹穴設計不合理,若僅扶正傾倒的樹木可能有再次傾倒釀災的風險。此外,種樹時的根部若被人工設施或水泥包圍,導致根系發展空間受限,颱風帶來雨水使上層土壤軟化,遇強風就容易傾倒。平常應適時修剪,避免樹體過於龐大超出樹穴的承受範圍。

重新思考樹木的存在與價值

面對不斷倒塌的樹木,人們不禁反思樹木的存在與價值。哲學家喬治·貝克萊提出「存在就是被察覺到」的觀點,認為我們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取決於自身觀察。因此,一棵倒塌卻無人目睹的樹木,是否發出了聲音?答案是在人類感官範圍之外,取決於是否有人感知到它的存在。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與它的性質是相互區別的,而捆束理論則主張物件僅為其感官資訊的化身。聲音的定義是可聽聞的噪音,因此即使無人目睹,樹木在倒塌時也會產生聲音,符合聲音的定義。

科學哲學家Roy Bhaskar假設人類不存在時,聲音會持續傳播,重物仍會以相同的方式墜落地面,只是沒有人會注意到這些現象。無論有無觀察者,樹木倒塌時發出的聲音應不會有差別,儘管這個假設並無法被驗證。然而,許多科學家認為,未被觀察到的事件不會影響任何事物,也不會對物質世界產生後果,因此被視為等同於完全未發生的事件。不過,從文中提到的樹木變化來看,事件本身已由「聳立」轉變為「倒下」,意味著即使観察者耳聾,此事件仍被觀察到了。

審視人類活動對樹木的影響

從都市樹木的生存困境到哲學思考,這篇文章引導我們重新審視人類活動對樹木生長的影響。有限的空間、不當的花壇、錯誤的修剪和根部切斷等因素,嚴重製約了樹木的生長發育。當颱風來襲時,這些脆弱的樹木難以抵禦強風豪雨,輕則斷枝,重則連根拔起,不僅破壞景觀,更危害公共安全。

而哲學層面的思考則迫使我們深入探討樹木存在的意義。一棵沒有人目睹、沒有人感知的樹木,是否真的存在?它發出的聲音,是否真的沒有被聽到?這些問題提醒著我們,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有限的,取決於我們的感官體驗。同時也提醒著我們,樹木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存在,並非理所當然。我們對自然的影響、以及我們如何理解自然,將形塑我們與環境的互動與共生關係。

附錄:表格

影響因素 問題描述 後果
樹穴空間不足 根部受限 浮根現象、健康受損、斷裂倒伏
抬高花壇 根部窒息 兩層根系產生、腐爛、傾倒
排水不良 主根缺氧 病變、倒塌
錯誤修剪 破壞平衡、傷口難癒、細菌入侵 倒伏、中空腐爛
根部切斷 頭重腳輕 傾倒、安全性問題
工程施工破壞根系 連根拔起 扶正固化困難、再次傾倒

大樹倒,千古恨!

當一棵大樹轟然倒下,它帶走的豈止是生命,還有它所承載的歲月和記憶。大樹倒,是自然的無情,更是人為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