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頂穴】打開「養生天窗」!必知「鶴頂穴」:位置、功效、刺灸法一次搞懂

【鶴頂穴】打開「養生天窗」!必知「鶴頂穴」:位置、功效、刺灸法一次搞懂

曲泉穴的止痛功效及其運用

曲泉穴位於膝蓋上方,屈膝時髕骨下方凹陷處。其主要功用在於緩解膝部、腿部疼痛,以及治療鶴膝風、膝關節痠痛、腿部無力、下肢痿軟、癱瘓,甚至腳氣等症狀。

不同症狀對應穴位組合

鶴頂穴 Play

  • 膝骨關節炎:鶴頂穴、內外膝眼穴、陽陵泉穴、血海穴。
  • 下肢癱瘓:鶴頂穴、伏兔穴、足三里穴、懸鐘穴、崑崙穴。

穴位按摩手法

鶴頂穴

以直刺法穴刺0.5~0.8寸,可有效緩解相關症狀。

功效及適用人羣

曲泉穴具有以下功效,適用於以下人羣:

  • 止痛:緩解膝蓋、腿部疼痛。
  • 治療鶴膝風: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膝蓋引起的疼痛、腫脹、屈伸不利等症狀。
  • 消除腳氣:去除腳部水腫、疼痛、瘙癢等不適。
  • 改善膝關節疾病:緩解各種膝關節疾病引起的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問題。
  • 緩解腦血管病後遺症:改善中風後引起的腿部功能障礙,如癱瘓、無力等。

注意事項

穴位按摩需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針灸或按摩,以免造成不適。

鶴頂穴:百會穴的最佳拍檔

鶴頂穴,又稱「天突穴」,位於胸骨上窩正中,劍突上 5 寸,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它與頭頂的百會穴遙相呼應,形成人體氣機運行的重要通道。

鶴頂穴的定位與取穴方法

  • 定位:胸骨上窩正中,劍突上 5 寸。
  • 取穴:仰卧,找到劍突,沿中線向上量 5 寸,即可找到鶴頂穴。

鶴頂穴的主要功效

鶴頂穴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 清熱瀉火:鶴頂穴屬於任脈穴位,任脈主一身之陽,鶴頂穴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可治療心煩、口渴、咽喉腫痛等熱證。
  • 寬胸理氣:鶴頂穴位於胸骨上窩,有助於寬胸理氣,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
  • 化痰平喘:鶴頂穴與肺經相通,有化痰平喘的作用。可治療咳嗽、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 安神助眠:鶴頂穴的神經支配與大腦相通,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緩解失眠、多夢等症狀。

鶴頂穴與百會穴的關係

鶴頂穴與百會穴同屬任脈,兩穴遙相呼應,形成人體氣機運行的重要通道。

  • 補虛益氣:兩穴均有補虛益氣的作用,可改善氣血虧虛導致的乏力、氣短等症狀。
  • 温陽通絡:鶴頂穴有清熱瀉火的作用,而百會穴有升陽通絡的作用,兩穴配合使用,可起到温陽通絡,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

穴位按摩手法

按摩鶴頂穴時,可採用以下手法:

  • 指壓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壓穴位,保持適當的力度,按壓數分鐘。
  • 揉法:以畫圈的方式揉動穴位,力度適中,持續揉動 5-10 分鐘。
  • 艾灸法:將艾灸條點燃,對準穴位艾灸 10-15 分鐘。

注意事項

  • 按摩鶴頂穴時,力度不宜過大,以免損傷穴位。
  • 有心血管疾病者,應慎用艾灸法。
  • 孕婦應避免按摩鶴頂穴。

鶴頂穴適用症

鶴頂穴可治療以下疾病:

延伸閲讀…

鶴頂穴的位置、功效與作用、主治、刺灸法 – 醫學百科

鶴頂

症狀 配伍穴位
心煩 內關穴、神門穴
口渴 照海穴、湧泉穴
咽喉腫痛 少商穴、合谷穴
胸悶 肩井穴、膻中穴
氣短 魚際穴、尺澤穴
咳嗽 天樞穴、關元穴
氣喘 列缺穴、曲池穴
失眠 安眠穴、神門穴
多夢 百會穴、曲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