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人類文明的必需品
食鹽,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因其調節滲透平衡、維持水鹽代謝的作用,而被視為維繫生命繁榮的基石。
古代製鹽工藝


巖鹽開採:
將固體含鹽巖層採出後,粉碎、溶解,萃取鹽分。
池鹽蒸發:
鹽池滷水經蒸發結晶而成鹽,主要產於西北地區。
井鹽萃取:
鑿井汲取地下滷水,蒸發萃取出固體食鹽。
海鹽熬煮:
引海水入鹽裏,利用陽光和風力濃縮滷水,最終結晶析出食鹽。
製鹽史話
我國製鹽源遠流長,可追溯至神農時代。史記記載,黃帝徵戰中奪取鹽源,凸顯食鹽在古代社會的重要性。夙沙氏發明煎煮海水製鹽,被尊為「鹽聖」。由於穀物成為主要飲食來源,人們對鹽分攝取需求增加,促使製鹽方法應運而生。
鹽的用途
食鹽不只用於調味,還具有殺菌、護齒、美容、清潔、醫療等多重用途。鹽滷中富含鉀,是重要的化肥原料;硼是化工原料,應用於玻璃、儀器製造;鎂則是航天、軍工的重要原料。鋰電池、手機電池等新能源產業,也與鹽滷中的微量元素息息相關。
製鹽方法分類
蒸發法:利用太陽光將海水、滷水蒸發濃縮,結晶析出食鹽。
煮鹽法:以火力蒸發濃縮滷水,製取食鹽。
其他用途
此外,食鹽在醫學上也有重要的應用,可止血、消炎、緩解肌肉痙攣。
綜觀歷史,食鹽的製作不斷進步,從原始的蒸發法到現代的煮鹽法,反映了人類科技創新的軌跡。時至今日,食鹽已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僅豐富味蕾,更維繫著生命的平衡與繁榮。
表:食鹽製法分類
製法種類 | 特點 | 頃例 |
---|---|---|
古代技法 | 繁複程序,反映古人的智慧 | 井鹽萃取 |
現代技法 | 科技輔助,效率提升 | 蒸發法、煮鹽法 |
其他用途 | 多元應用 | 殺菌、護齒、醫療 |
製鹽方法
製鹽方法是指從海水或鹽滷中提取鹽分的過程。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製鹽方法:
製鹽方法 | 原理 | 優缺點 |
---|---|---|
蒸發法 | 利用太陽能或人工加熱蒸發海水或鹽滷 | 成本低,產量大 |
反滲透法 | 以壓力使海水穿過半透膜 | 產鹽品質高,不依賴天氣條件 |
離子交換法 | 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從鹽滷中吸附離子 | 產鹽效率高,產鹽品質穩定 |
膜電解法 | 利用電解原理分解鹽滷 | 產鹽效率高,不產生副產品 |
離心法 | 利用離心力將鹽滷中的鹽晶分離 | 產鹽效率高,不依賴天氣條件 |
凍結法 | 利用低温結晶將鹽滷中的水分分離 | 產鹽品質高,不依賴天氣條件 |
蒸發法是最古老的製鹽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蒸發法利用太陽能或人工加熱蒸發海水或鹽滷,當水分蒸發至一定程度時,鹽分就會結晶沉澱。這種方法成本低,產量大,但是需要較長的產鹽週期,並且依賴天氣條件。
反滲透法利用壓力使海水穿過半透膜,將水分子與鹽分分子分離。由於反滲透法可以去除海水中的雜質,因此產出的鹽品質較高,產鹽效率也較高,而且不依賴天氣條件。但是,反滲透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並且設備成本較高。
離子交換法利用離子交換樹脂從鹽滷中吸附離子。當鹽滷流經離子交換樹脂時,樹脂中的鈉離子會與鹽滷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交換,使鹽滷中的鹽分濃度降低。離子交換法產鹽效率較高,產鹽品質也較穩定,但是能耗較高,且樹脂需要定期再生,再生費用也較高。
膜電解法利用電解原理分解鹽滷。當電流通過鹽滷時,鹽滷中的氯化鈉會分解成氯氣和氫氣,氫氣逸出,而氯氣與電解槽中的水反應生成次氯酸鈉和氫氧化鈉。膜電解法產鹽效率較高,並且不產生副產品,但是能耗較高,設備成本也較高。
離心法利用離心力將鹽滷中的鹽晶分離。當鹽滷在離心機中高速旋轉時,鹽晶就會被甩到離心機壁上。離心法產鹽效率較高,不依賴天氣條件,但是能耗較高,並且鹽晶品質較差。
延伸閲讀…
柒、精鹽你知道你吃的鹽怎麼來的嗎
古人如何制食鹽
凍結法利用低温結晶將鹽滷中的水分分離。當鹽滷被冷卻至低於冰點時,鹽分就會結晶沉澱,而水分仍保持液態。凍結法產出的鹽品質較高,不依賴天氣條件,但是能耗較高,產量也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