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藏易】揭秘《歸藏易》:失落的古易,重現中華玄機!

【歸藏易】揭秘《歸藏易》:失落的古易,重現中華玄機!

《歸藏易》與中國古代文化

《歸藏易》,承接神農時代的《連山易》,是黃帝時期建立的新的卜筮和話語體系。其核心思想是將曆法、八卦和社會認知相結合。

《歸藏易》的卦序

歸藏易 Play

《歸藏易》採用以坤卦為首的卦序,與曆法的運行相對應。其卦序為:坤、乾、震、巽、離、坎、艮、兑。

《歸藏易》的起源

據《竹書紀年》記載,黃帝在洛水祭祀時受到河圖和洛書的啓示,作《歸藏易》。洛書是一個三階幻方,可以由河圖演化而來。

歸藏易

《歸藏易》在歷史中的演變

《歸藏易》在商朝成為國家信仰體系的核心,在周朝作為“三易”之一使用。秦朝之後失傳,少量引用文字見於後世文獻。宋代《古三墳·氣墳》記載了《歸藏易》的卦序,與彝族古書《阿魯預測書》的卦序相似。

《歸藏易》的意義

《歸藏易》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指導着農業生產和國家大事。它也塑造了黃帝時期的意識形態和話語權。

《歸藏易》的版本

《歸藏易》的原文已失傳,僅有部分引用文字和宋代《古三墳·氣墳》的記載。1993年在湖北王家台出土的秦簡《歸藏·鄭母經》揭開了《歸藏易》的一角。

《歸藏易》與《連山易》的比較

《歸藏易》和《連山易》都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卜筮著作。二者都將八卦與曆法相結合,但《歸藏易》採用了以坤卦為首的卦序,並融入更多的社會認知。

《歸藏易》與現代數獨

洛書實質上是一個三階幻方,是現代流行的數獨遊戲的起源。數獨源於瑞士,但其基本原理與中國古代的洛書思想一脈相承。

表:六日七分圖與《歸藏易》

卦序 天干 卦名
家人

** conclusion **

《歸藏易》是中國古代文化和思想史上的重要典籍,它源於黃帝時期,至今仍對我國文化產生着深遠影響。

歸藏易

歸藏易,是中國古代易經文化中一本重要典籍,與《周易》、《連山易》合稱為“三易”,是易經文化的源頭之一。該書相傳為黃帝時期所作,在漢代之前即已失傳,現存文獻均為後人所輯。

內容結構

歸藏易分上下兩卷,共六十四卦。上卷記述了從坤卦到震卦三十卦的情況,下卷記述了從艮卦到遁卦三十四卦的情況。每一卦中有卦辭、爻辭、卦象和爻象等內容。

卦辭和爻辭與《周易》相近,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卦辭側重於闡述卦象的整體含義,爻辭則側重於闡述每一爻的含義。卦象和爻象則主要以圖像形式展示卦爻的結構和變化。

思想特點

歸藏易的主要思想特點有:

  • 陰陽變化:認為世界萬物的變化都是由陰陽兩種對立統一的力量推動和支配的。
  • 五行循環:認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順序循環變化。
  • 三才之道:認為天、地、人三才和諧共存,相互影響和促進。

歷史影響

歸藏易在歷史上曾對中國古代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例如:

延伸閲讀…

歸藏易

歸藏》易:中國失落的開端【POD】

  • 道家學派的陰陽五行思想,就受到歸藏易的影響。
  • 儒家學派的仁義道德思想,也與歸藏易中的三才之道有關。
  • 《詩經》、《楚辭》等古典文學作品,也受歸藏易的意象和思維方式的影響。

輯佚版本

現存的歸藏易版本均為後人所輯,主要有:

版本 輯錄者 年代 來源
《歸藏易疏》 馬王堆 漢代 馬王堆漢墓
《元和姓纂》 林寶 唐代 《元和姓纂》
《抱朴子》 葛洪 晉代 《抱朴子》
《隋書·經籍志》 魏徵 唐代 《隋書·經籍志》

相關資料

  • 李學勤:《歸藏易研究》
  • 張振林:《歸藏易與陰陽五行》
  • 朱良輔:《歸藏易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