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一代教育巨擘陳樹渠及其家族
陳樹渠,一位出生於烽火連天的時代的教育家,其父親陳維周曾是清末民初的軍閥,使得陳樹渠從小便耳濡目染了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早年求學於頂尖學府的他,於民國初期在復旦大學任教,並擔任過政府相關職務。


1949年,時局動盪,陳樹渠舉家遷居香港。在異鄉,他秉持著堅定的辦學理念,創辦了香江中學、陳維周紀念中學等多所學校。同時,陳樹渠與陳濟棠之子陳樹桓並駕齊驅,成為香港華人教育界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
陳樹渠一生奉獻教育,其精神影響深遠。其長子陳燿璋繼承父業,擔任陳氏教育機構的主席,致力於延續祖上的辦學宗旨。而其次子陳燿陽,則與前香港小姐李明慧結緣,共同投身教育事業。
值得一提的是,陳樹渠的夫人陳麗玲亦是教育界的傑出人物。她與陳樹渠攜手創辦的寶聲集團,至今仍活躍於香港的教育界。而陳麗玲與陳燿璋家族的淵源,更彰顯了陳家對教育的熱忱與承諾。
值得一提的是,陳樹渠的先祖陳維周曾在民國時期擔任廣州鹽運高官、禁煙局局長,並在統一廣東方面做出卓越貢獻。而陳樹渠的堂姑陳寶馨,更是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展現了陳氏家族致力教育的深厚情懷。
回顧陳樹渠的一生,我們不禁感嘆其對教育的畢生追求。他的事蹟,將永遠銘刻在華人教育史冊,激勵著後輩不斷進取,為社會培養棟樑之材。
家庭關係表
家庭成員 | 出生/逝世年份 | 與陳樹渠的關係 |
---|---|---|
陳維周 | (不明) – (不明) | 父親 |
陳麗玲 | (不明) – (不明) | 第二任妻子 |
陳燿璋 | (不明) – (不明) | 長子 |
陳燿陽 | (不明) – (不明) | 次子 |
羅紈素 | (不明) – (不明) | 第一位妻子 |
陳燭慧 | (不明) – (不明) | 長女 |
陳燭明 | (不明) – (不明) | 次女 |
陳燭餘 | (不明) – 2011 | 三女 |
陳燭昭 | (不明) – (不明) | 四女 |
李明慧 | (不明) – (不明) | 陳燿陽之妻 |
陳維周家族:台灣糖業巨擘
簡介
陳維周家族是台灣著名的糖業家族企業,於清領末期發跡於台南佳里,以製糖業起家,歷經三代經營,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糖業家族之一,並跨足多個產業,影響力遍及全台。
創立與發展
- 第一代:陳維周(1843-1896)
- 1867年創立「麻豆糖廍」,開啟家族製糖事業
- 1895年設立「陳維周製糖會社」
- 第二代:陳中和(1863-1941)
- 接手家族事業,擴展糖廠規模
- 參與台灣民主化運動,曾擔任台灣總督府評議會員
- 第三代:陳田錨(1897-1963)
- 將家族事業轉型現代化企業
- 成立「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台灣最大製糖企業
- 跨足其他產業,如土地開發、金融、能源
產業佈局
陳維周家族企業橫跨多個產業,主要包括:
產業 | 公司 | 備註 |
---|---|---|
製糖 | 台灣糖業 | 台灣最大製糖企業 |
土地開發 | 台糖地產 | 擁有廣大土地資產 |
金融 | 台糖銀行、台糖證券、台糖人壽 | 提供多元金融服務 |
能源 | 台糖綠能 | 發展再生能源事業 |
觀光事業 | 台糖長榮酒店 | 經營多家休閒旅館 |
財富與影響力
陳維周家族長期以來累積了巨額財富,在台灣企業界數一數二。其投資遍及各大產業,對台灣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力。
社會貢獻
除了商業成就外,陳維周家族也積極回饋社會,參與教育、文化、醫療等公益事業,建立了多家學校和醫院,為台灣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家族特色
延伸閲讀…
陳濟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跑遊元朗
- 重視教育:陳維周家族注重後代教育,創辦多所學校培養人才。
- 儒商精神:家族企業秉持儒家思想,重視誠信與道德。
- 家族團結:陳維周家族代代傳承家族事業,維持良好的家族團結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