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源自易經,涵蓋四方
《易經》有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一詞最早出自此典籍,後世解經對此有多種詮釋。
虞氏説:
詮釋四象為四季,分別以震、離、兑、坎四卦相配,而乾坤兩卦則代表兩儀。


孔氏説:
認定四象為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土則在四季方位居中,不屬四象。兩儀則是天地。
朱氏説:
四象為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可對應四季,兩儀為陽爻、陰爻。
此外,四象也指我國古代象徵四方星宿的四種神獸: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它們分別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在道教文化中,這四位神靈被稱為四象神君。
青龍為東方之神,掌管春季;白虎為西方之神,掌管秋季;朱雀為南方之神,掌管夏季;玄武為北方之神,掌管冬季。
四大神獸與漢代道教文化
漢代時,四象神獸被融入道教文化之中,分別化為:
神獸 | 道教稱謂 |
---|---|
青龍 | 孟章神君 |
白虎 | 監兵神君 |
朱雀 | 陵光神君 |
玄武 | 執明神君 |
四象與現代文化
在現代文化中,四象的概念仍有廣泛應用。其中,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四方神獸經常出現在紋身、影視作品等藝術形式中,代表着力量、勇敢、吉祥等寓意。
朱雀 青龍 玄武 白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朱雀、青龍、玄武、白虎被尊為四象,代表著四個方位、四季和五行。
四象及其象徵意義
四象 | 方位 | 季節 | 五行 |
---|---|---|---|
朱雀 | 南 | 夏季 | 火 |
青龍 | 東 | 春季 | 木 |
玄武 | 北 | 冬季 | 水 |
白虎 | 西 | 秋季 | 金 |
四象的起源和傳説
四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天文學。古人觀察到天空中的恆星形成四個星座,位置與方位相符,因此將它們與地面上的方位相對應。
關於四象的神話傳説豐富多彩。相傳朱雀是太陽的化身,青龍是水的精靈,玄武是龜蛇合體的神明,而白虎是戰神。
四象在文化中的應用
四象被廣泛用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包括:
- 建築:故宮、天壇等古代建築的佈局和設計都借鑑了四象的方位和象徵意義。
- 美術:繪畫和雕刻中經常出現四象圖案,寓意祥瑞和平安。
- 文學:《山海經》、《淮南子》等古籍中記載了大量關於四象的傳説和故事。
- 民間習俗: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中,有許多與四象相關的習俗和禁忌。
四象的影響
四象的象徵意義和文化應用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延伸閲讀…
四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俗話説“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那中央是什麼神獸?
- 方位感:四象幫助古人建立了方位感,便於出行和生活。
- 祥瑞與平安:四象被視為祥瑞和平安的象徵,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 文化傳承:四象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代代相傳,豐富和延續著中華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