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葬方式 | 特點 | 安葬環境 | 安葬方式 | 常見區域 |
---|---|---|---|---|
樹葬 | 不立碑、不造墳 | 樹木周圍 | 土葬(研磨後骨灰) | 公墓、生命園區 |
花葬 | 不立碑、不造墳 | 花草周圍 | 土葬(研磨後骨灰) | 公墓、命園區 |
植存 | 不立碑、不造墳 | 土中 | 埋葬(研磨後骨灰) | 公墓以外指定地點 |
海葬 | 不立碑、不造墳 | 海中 | 拋灑骨灰 | 沿海地區 |
\
循著生命的迴廊漫步,終點不應被墓碑束縛。邁入環保葬的新紀元,我們以「樹葬」和「花葬」為媒介,在自然懷抱中回歸塵土。
- 花葬:大地春眠,化作新芽
花葬,將骨灰研磨細碎,伴著土壤,融入大地。沒有墓碑,沒有繁瑣儀式,逝者安眠於花海之中,同花草相依,見證生命的輪迴。


相較於樹葬,花葬更具親近感,在朵朵花卉的映襯下,逝者猶如化身花中精靈,綻放永恆之美。
- 樹葬:歸根入土,守護生機
樹葬,將骨灰埋葬於樹木根部,讓逝者在枝繁葉茂的懷抱中沉睡。透過土壤的孕育,骨灰化作滋養,呵護著樹木的生長,在自然的循環中延續生命。
\
環保葬的追思方式,跳脱傳統的掃墓祭奠,轉而以更具意涵和紀念性的方式緬懷逝者。
- 線上追思:打破時空界限
網路追思平台,讓家屬和親朋跨越地域限制,共同為逝者祈福。透過文字、影像和音樂,他們在虛擬空間中重逢,寄託思念之情。
- 植樹造林:綠化環境,功德無量
以逝者之名植樹造林,紀念其生前的愛好與奉獻。在青山綠水中,樹木搖曳生姿,承載著逝者的精神,為保護生態和後代留下珍貴資產。
- 無私捐贈:回饋社會,遺愛永存
將逝者遺愛轉化為對社會的奉獻,透過器官捐贈、遺物捐贈或成立慈善機構,延續逝者助⼈為樂的精神,讓他們的關懷在人間流傳。
環保葬的意義,不僅在於回歸自然,更在於打破傳統觀念,倡導生命與環境的和諧共生。透過這種善終的方式,我們不僅告別了生命,更為未來的世代留下了永恆的饋贈。
花葬缺點
花葬是一種越來越普遍的喪葬方式,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點,需要事先瞭解。
環境影響
花葬缺點 | 環境影響 |
---|---|
土壤酸化 | 花束中的花朵和莖幹會分解成酸性物質,逐漸酸化土壤。 |
影響土質 | 花束中的有機物會改變土壤結構,影響植物生長和排水。 |
污染水源 | 花束中殘留的農藥和化肥可能會滲入地下水,造成污染。 |
景觀問題
花葬缺點 | 景觀問題 |
---|---|
雜草叢生 | 花束分解後,空出的空間容易長出雜草,影響美觀。 |
視覺不協調 | 花束在自然環境中顯得突兀,破壞整體景緻。 |
吸引害蟲 | 花束的甜味和香味會吸引害蟲,如昆蟲和蝸牛。 |
花費昂貴
花葬缺點 | 花費昂貴 |
---|---|
花材費用 | 花束的鮮花成本高,且需頻繁更換。 |
維護費用 | 維持花葬地整潔美觀需要定時修剪雜草和更換花束,耗費人工和金錢。 |
情感影響
花葬缺點 | 情感影響 |
---|---|
缺乏傳統儀式感 | 花葬較少儀式感,可能讓家屬感到遺憾或失落。 |
視覺難以接受 | 花束在墓園中逐漸凋零的過程,可能會對家屬造成心理負擔。 |
其他缺點
花葬缺點 | 其他缺點 |
---|---|
放置限制 | 花束只能放置在墓碑旁或花瓶中,限制了家屬在墓園的悼念活動。 |
易受天候影響 | 強風或暴雨可能會破壞花束,影響美觀。 |
對寵物有害 | 花束中可能含有對寵物有害的花朵,如百合和秋水仙。 |
總結
花葬是一種具有環保意義的喪葬方式,但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如環境影響、景觀問題、費用昂貴、情感影響和限制性等。
延伸閲讀…
花葬懶人包,費用與流程一次説給你聽
陳慧翎選擇樹葬!竟然有禁忌?樹葬有哪些優缺點?流程和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