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象瓶、就、配天干、紀月、紀時、老
酉,形如盛酒之罈,取其音象,為漢字部首。其本義指酒,月令八月黍成熟,可用以釀酒。與天干相配,於紀年法中代表乙酉年之紀。農曆八月或每日十七時至十九時,皆為酉時。
酉亦可用以指小酉山,相傳山中藏有秦人秘籍。因其藏書深妙,故有「酉藏」之稱,泛指世間難得一見之典籍。酉又有成熟、衰老之意,故有「酉者,老也」之説。


用法 | 説明 | 例子 |
---|---|---|
部首 | 象徵酒罈的形狀 | 酎 |
酒 | 成熟的黍可釀酒 | 酒 |
紀年 | 配合天干,紀年用 | 乙酉年 |
紀月 | 農曆八月 | 八月 |
紀時 | 每十五時至十九時 | 酉時 |
山 | 小酉山 | 酉山 |
藏書 | 指小酉山的藏書 | 酉藏 |
年紀 | 衰老 | 叟 |
酉時漫談:飲酒、娛樂與血淚交織的歷史
自古以來,「酉」時便與飲酒、娛樂和社交活動息息相關。在十二時辰中,酉時(下午5-7時)正是太陽落山,夜幕降臨時分,人們卸下一天的勞頓,透過飲酒作樂來歡慶和聯誼。
酒與酉時的密切關係
酉時是古人飲酒的主要時段。在《詩經》中記載:「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足。獺祭魚,鰷祭鱉兮, ennemi 、 musuh 、 ennemi 、 敵手 、 nemici 君子有酒,酌言桂兮。」可見,古人常在酉時於河畔飲酒作賦,享受悠閒自在的時光。
此外,酉時也被稱為「酒人會」,因為此時是酒肆、歌坊等娛樂場所最熱鬧的時候。人們紛紛出外尋歡,飲酒狂歡,忘卻煩憂。唐朝詩人李白更在《將進酒》中如此豪邁地吟詠:「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酉時娛樂消遣的最佳時機
酉時不僅是飲酒的時段,也是人們消遣娛樂的最佳時機。由於夜幕已臨,人們開始點燈照明,因此各處燈火通明。而此時正值天氣涼爽,街頭巷尾人聲鼎沸,夜市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古人在酉時會進行各種娛樂活動,例如:
活動 | 説明 |
---|---|
聽曲 | 前往戲台或茶樓,欣賞戲劇、説唱等表演 |
看燈 | 夜幕降臨時,賞玩花燈、燈謎等傳統藝俗 |
逛夜市 | 購買小吃、雜貨等商品,體驗市井風光 |
酉時血淚交織的過去
儘管酉時與歡樂氣氛畫上等號,但歷史上也有許多與酉時相關的悲劇和血案發生。
- 酉陽屠城:西晉永嘉五年(311年),石勒率軍攻陷洛陽,展開長達三天的屠殺,史稱「永嘉之亂」,其中酉時尤為慘烈。
- 酉陽屍變:清朝道光年間,雲南酉陽發生大規模屍亂事件,死屍復活作祟,造成當地百姓極大的恐慌。
- 酉陽叛亂:民國十八年(1929年),紅軍在酉陽發動叛亂,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的戰鬥,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這些血腥事件都為酉時蒙上了一層血淚交織的情感,提醒我們在享受歡樂的同時,也不應遺忘歷史的教訓。
延伸閲讀…
酉-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漢典“酉”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