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方五行養生,養肝解鬱舒心神
昔聖先賢《黃帝內經》雲:「天人合一,人和天地相應。」五行之説乃中醫之根基,解五臟之功用,明五臟之病變。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載:「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由此可知,肝屬木,應於東方,旺於春季。


中醫視肝為「疏泄之府」,主調氣舒暢。木之生發向上,應肝之條達。春季陽氣升發,肝當令,氣機自然舒展。
然外邪侵擾,情志失衡,皆能鬱氣鬱肝,氣機乖戾。此時,肝氣鬱結,嘆息連連。適度運動,情緒調適,有助緩解肝氣不適。
肝之藏血功能,猶如樹木之枝繁葉茂,維繫全身氣機流通。疏泄不暢,周身氣鬱,令人疲憊不振,情緒低落,脾胃運化失常。
失眠健忘,耳鳴頭赤,怒火攻心,皆肝火過旺之徵。若能養肝調氣,舒肝瀉火,則諸鬱自消,神清氣爽。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滋養陽氣,亦為養肝良機。春筍、香茹、金針菜,甘温適口,補益氣血,有助肝氣升發。
黃耆、紅棗、枸杞,沖泡熱飲,既益氣健脾,亦強身健體,遠離風邪。
五行之理,貫徹中醫理論,明臟腑之五行屬性,解氣血之運行規律。養肝調氣,乃長生久視之道,宜循時而養,順勢而為,以得天人之和。
肝屬木:肝的特性、生理功能與調理方式
肝臟在中醫理論中五行屬木,稱之為「肝屬木」,其特質與木頭的特性相近。
肝的特性
特性 | 解釋 |
---|---|
生發 | 肝具有生發之性,主導身體的成長、發育、再生。 |
疏泄 | 肝氣具有疏泄作用,有助於氣血的順暢流通。 |
藏血 | 肝臟為藏血之臟,能儲存血液並調節血量。 |
主筋 | 肝主筋,筋的強弱與肝氣盛衰有關。 |
主情志 | 肝臟與情緒有關,「肝氣鬱結」是常見的情緒失調。 |
肝的生理功能
- 代謝解毒:肝臟負責代謝藥物、毒素等物質,使其排出體外。
- 消化:肝臟分泌膽汁,有助於脂肪的消化。
- 儲存能量:肝臟儲存肝醣,於需要時轉化為葡萄糖提供能量。
- 造血:肝臟參與造血功能,生成血清蛋白和凝血因子。
- 免疫:肝臟內含有巨噬細胞,有助於清除病原體。
肝屬木的調理方式
根據肝屬木的特質,可採用以下調理方式:
- 疏肝理氣:疏通肝氣,緩解肝鬱。可用中藥柴胡、香附、鬱金等。
- 平肝熄風:平息肝風,降虛火。可用中藥白芍、當歸、甘草等。
- 補肝養血:滋養肝血,強健筋骨。可用中藥生地、當歸、枸杞等。
- 清肝瀉火:清洩肝火,退紅眼。可用中藥菊花、決明子、黃連等。
- 養肝明目:滋養肝血,明目益睛。可用中藥枸杞、菊花、桑葚等。
注意事項
肝臟受損時,容易出現疲勞、易怒、失眠等症狀。平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讓肝臟得到充分休息。
- 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減輕肝臟負擔。
- 節制飲酒:過量飲酒會損害肝細胞。
- 適量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減輕肝臟壓力。
- 避免亂用藥物:某些藥物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若出現肝臟問題,建議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理。
延伸閲讀…
肝屬木、春也屬木春天,是養肝好時機 – 新北市藥師公會
肝木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