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警訊:留意新長痣!]
隨著年齡增長,肌膚上可能會出現各式痣,但並非所有痣都是良性的。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指出,40 歲以上族羣若出現新長痣,其中部分可能為惡性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與良性痣不同,其為黑色素細胞突變而形成,初期類似痣,但經時容易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朱家瑜強調,儘管良性痣一般不會惡化,突發出現的新痣則多半為異常病變所致。


在台灣,惡性黑色素瘤為較為罕見的癌症,但惡化迅速,轉移風險高,故患者多在第三、四期才發現病症。
※惡性黑色素瘤與良性痣區分※
特徵 | 良性痣 | 惡性黑色素瘤 |
---|---|---|
對稱性 | 對稱 | 不對稱 |
界線 | 光滑 | 模糊、不規則 |
顏色 | 均勻 | 多種、不均勻 |
直徑 | < 0.6 公分 | ≥ 0.6 公分 |
凸起 | 平坦 | 凸起、變化多端 |
※自我檢查惡性黑色素瘤提示※
- 年逾 40 歲後出現新痣,尤其是指甲處大尺寸黑色痣。
- 痣的外觀發生變化,如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凸起、脱毛、破皮不癒等。
當出現上述徵兆時,應及時就醫檢查,避免耽誤治療時機。
身上的痣:認識、預防和治療
身上長痣是常見的情況,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痣。痣是由黑色素細胞聚集而成,通常呈棕褐色、黑色或藍色。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但少部分痣可能會惡化成皮膚癌。因此,瞭解身上的痣非常重要,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任何潛在的異常變化。
痣的類型
痣可以根據其顏色、形狀和大小進行分類。常見的痣種類包括:
類型 | 描述 |
---|---|
交界痣 | 出現在表皮和真皮交界處,常呈扁平、橢圓形狀 |
化合物痣 | 較大,出現在表皮和真皮層,混合了交界痣和皮內痣的特性 |
皮內痣 | 出現在真皮層中,常呈凸起、圓頂狀 |
藍色痣 | 通常出現在手腳和臀部,呈藍色或藍黑色 |
巨大先天性黑素痣 | 出生時即存在的巨大痣,可能會惡化成黑色素瘤 |
痣與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癌,可能由已存在的痣惡化或在皮膚上新生的痣形成。黑色素瘤可以快速生長並擴散,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黑色素瘤的警訊
記住「ABCDE」原則:
- A(不對稱): 痣的兩半不對稱。
- B(邊緣不規則): 痣的邊緣不規則、凹凸不平。
- C(顏色不均勻): 痣有不同的顏色區塊,如棕褐色、黑色、藍色或紅色。
- D(直徑大於6毫米): 痣的直徑大於鉛筆橡皮擦。
- E(演變): 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最近發生變化。
如果發現符合以上任何警訊的痣,請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身上的痣:預防和治療
預防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身上長痣,但有一些措施可以降低風險:
- 限制紫外線照射:穿著防護服、使用防曬霜並避免在陽光強烈時外出。
- 避免日光浴和使用曬黑牀。
- 定期檢查身上的痣,如有變化請及早尋求醫療協助。
治療
良性的痣通常不需要治療。但如果痣出現異常變化、美觀上有問題或引起不適,可以考慮以下治療方式:
- 雷射治療: 使用雷射將痣除去或減淡。
- 外科切除: 將痣切除並縫合傷口。
- 冷凍治療: 使用液態氮冰凍痣並使其脱落。
- 局部用藥: 塗抹乳膏或藥水以減淡或去除痣。
選擇治療方式時,醫生會考慮痣的大小、位置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結語
身上的痣是常見的,大多數痣都是良性的。然而,瞭解痣的類型和黑色素瘤的警訊很重要,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任何異常變化。通過良好的預防措施和適當的治療,可以降低身上長痣的風險並確保痣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延伸閲讀…
哪種痣是致死率超高的「索命痣」?5 大關鍵辨別癌病變的 …
身體長痣是警號!醫生揭痣長這裏致死率超高5種痣隨時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