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燈篙:台灣傳統祭祀儀式
在台灣民間流傳的大普度祭典和醮典中,豎立燈篙是至關重要的儀式,象徵著祭典的起點與終點,也寄託著祈福和超薦的心願。
燈篙的意義


燈篙的作用在於召喚三界神祇降福和吸引無主孤魂前來受度。天篙對應著陽界諸神,地篙則面向幽界孤魂,分別擔負著迎吉祈福和超薦孤魂的使命。
燈篙的製作
合格的燈篙竹材須符合嚴格條件,包括高大筆直、尾部朝東的莿竹,以汲取東方陽氣。在竹身上繫以紅綾作為標記,表明其神聖性,並進行「認竹」儀式,禁止外人接近。
豎立燈篙
燈篙通常豎立於寺廟或法壇前,每日供祭。天篙和地篙共同構成燈篙體系,天篙上懸掛天燈、天旛,地篙上則懸置地旛、七星燈和七層幢幡。
燈篙的象徵
天旛上書寫「奉敕令玉皇上帝三界神祇列聖恩前慶成五朝福醮上答天恩下祈合境平安罡」,代表迎請三界神祇的意圖。地旛上則寫有「敕令本境內一切男女無主孤魂滯魄等眾齊赴孤筵聞經受度拔往生方罡」,表達超薦孤魂的願景。
謝燈篙儀式
祭典結束時,將舉行謝燈篙儀式,分別降下燈篙上的燈、旗。燈篙的撤除象徵著祭典的落幕,也代表著神靈的退位和孤魂的超拔。
附錄:燈篙相關用詞表
詞彙 | 描述 |
---|---|
普度 | 超薦孤魂的祭典 |
醮典 | 祈福祭典 |
燈篙 | 祭典中的標誌性竹竿 |
莿竹 | 製作燈篙的竹材 |
認竹 | 標示竹子的神聖用途 |
天篙 | 對應天界的神祇 |
地篙 | 對應幽界孤魂 |
天燈 | 懸掛在天篙上的燈籠 |
天旛 | 書寫天篙祈福文字的旗幟 |
地旛 | 書寫地篙超薦文字的旗幟 |
七星燈 | 懸掛在地篙上的七盞燈 |
七層幢幡 | 懸掛在地篙上的七層布幡 |
豎燈篙意思:比喻做無用的事情
彙整解釋:
解釋 | 出處 |
---|---|
比喻徒勞無益、枉費心力 | 《紅樓夢》第32回 |
比喻白費工夫或做無用功 | 《官場現形記》第4回 |
形容浪費金錢、做不切實際的事情 | 《三言二拍》卷16 |
指做的事情既沒益處,又費時費力 | 《金瓶梅詞話》第65回 |
指説的話或做的事沒有實際效果 | 《醒世恆言》卷10 |
成語故事:
相傳在古代,有人為了獲得月亮上的寶藏,想搭造高高的燈篙去摘月亮。然而,無論他們如何努力豎起燈篙,月亮始終遙不可及。這則故事寓意著做無謂的努力,徒勞無功,因此演變為「豎燈篙」的成語典故。
使用範例:
- 這個計畫根本就是「豎燈篙」,花費這麼多心力卻無法達成目標。
- 那個人整天吹牛説要改革經濟,實際上根本就是「豎燈篙」,説一大堆空話。
- 與其花時間做這種「豎燈篙」的事情,不如專注在更有意義的項目上。
同義詞:
- 白費工夫
- 徒勞無益
- 無濟於事
- 畫蛇添足
- 緣木求魚
反義詞:
延伸閲讀…
道教的中元節-豎燈篙 – 拜拜減碳神明稱讚
燈篙 – 全國宗教資訊網
- 事半功倍
- 一舉兩得
- 得心應手
- 水到渠成
- 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