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建築空間與所有功能區塊(卧室、客廳、廚房、衞浴)各項尺寸建議規劃,且內容豐富有助於設計者。
- 重點解析衞浴空間,説明廁所門、洗手枱、淋浴區與馬桶尺寸建議,同時提及無障礙公廁設計要點。
- 建議規劃衞浴格局時,可將機能分區與動線規劃流暢,並預留合適的動線範圍,提供使用者舒適的衞浴使用體驗。
衞浴空間尺寸規劃建議
項目 | 尺寸範圍 | 規劃建議 | 適用範圍 |
---|---|---|---|
廁所門 | 75 – 80 cm (寬) | 考量行動不便者,建議採用推拉門 | 一般廁所 |
廁所門 | 200 – 240 cm (高) | 挑高空間採用較高門片 | 一般廁所 |
走道 (門至馬桶/洗手枱) | 最少 70 cm | 方便轉身 | 一般廁所 |
走道 (兩人共用洗手枱) | 80 cm 以上 | 方便後方通行 | 一般廁所 |
洗手枱 (枱面至地) | 80 – 85 cm | 高度適中,避免彎腰 | 家庭/公共廁所 |
洗手枱 (寬度) | 多樣尺寸 | 依照空間大小及使用需求選擇 | 家庭/公共廁所 |
鏡面 (下緣至地) | 約 135 cm | 避免水花濺濕 | 家庭/公共廁所 |
鏡面 (至洗手枱) | 30 – 35 cm | 便於照鏡 | 家庭/公共廁所 |
淋浴區 (正方形) | 80 x 80 cm 或 90 x 90 cm | 常見尺寸,提供足夠活動空間 | 家庭/公共廁所 |
花灑開關 (至地) | 100 – 120 cm | 方便操作 | 家庭/公共廁所 |
花灑高度 | 180 cm | 舒適淋浴高度 | 家庭/公共廁所 |
馬桶 (寬 x 深) | 37 x 60 cm | 符合人體工學 | 家庭/公共廁所 |
馬桶桶面 (至地) | 不超過 80 cm | 避免懸空問題 | 家庭/公共廁所 |
馬桶兩側空間 | 各 20 cm | 方便衞生紙取用 | 家庭/公共廁所 |
馬桶前方空間 | 60 cm | 提供迴旋空間 | 家庭/公共廁所 |
公廁蹲位比例 (男:女) | 1:1 ~ 2:3 | 以女廁蹲位數較多為優 | 公共廁所 |
公廁女蹲位與男小便器比例 | 1:1 ~ 2:3 (商業區) | 針對不同使用需求調整 | 公共廁所 |
公廁男蹲位與女蹲位比例 | 1:1 ~ 2:3 | 以女性如廁需求較大為考量 | 公共廁所 |
廁所走道寬度設計指南
廁所走道寬度對於確保使用者舒適安全地通過廁所至關重要。 inadequate 寬度可能會導致擁擠、移動困難,甚至受傷。以下文章將探討廁所走道的最佳寬度要求,並提供一個表格以簡化決策過程。


法規與標準
世界各地都有規定廁所走道寬度的法規和標準。 以下是一些最常見的規範:
- 美國殘疾人法案 (ADA):最低36英寸(91.4 公分)
- 國際建築規範(IBC):最小32英寸(81.3 公分)
- 英國標準(BS 8300):最小32英寸(81.3 公分)
影響廁所走道寬度的因素
確定廁所走道的適當寬度時,必須考慮以下因素:
- 使用者流量:預計使用廁所的同時人數。
- 輪椅使用者:走道寬度必須能允許輪椅使用者輕鬆移動和轉彎。
- 門的位置和尺寸:門的數量和尺寸會影響整體走道寬度。
- 廁所設備:馬桶、小便池和洗手枱等設備的位置和間距也會影響走道寬度。
- 安全性:走道寬度足夠讓使用者安全地在緊急情況下通過。
最佳寬度指南
以下表格提供了不同條件下的廁所走道寬度指南:
條件 | 最低寬度 | 建議寬度 |
---|---|---|
低使用者流量,無輪椅使用者 | 32英寸(81.3 公分) | 36英寸(91.4 公分) |
中等使用者流量,有輪椅使用者 | 36英寸(91.4 公分) | 42英寸(106.7 公分) |
高使用者流量,有輪椅使用者 | 42英寸(106.7 公分) | 48英寸(121.9 公分) |
緊急避難路線 | 48英寸(121.9 公分) | 48英寸(121.9 公分) |
結論
廁所走道寬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設計考量,會影響使用者舒適度、安全性以及整體廁所功能。遵循規範和標準並考慮影響因素,可以確保設計出滿足使用者需求並符合安全規範的廁所走道。
延伸閲讀…
廁所以及浴缸等尺寸要多少? 衞浴間裝潢的必知事項!
城市公共廁所設計尺寸標準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