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蜈蚣」是一種原產於歐洲的石蜈蚣科昆蟲,常棲息在林地的樹皮下、石塊下等隱蔽的地方。雖然它體長短小,僅有16對步足,但這種家族卻是蜈蚣中速度最快的一支。在蜈蚣家族中,步足愈多的地蜈蚣反而速度越慢,或許這是因為步足愈多愈難調動與協調的原因。此外,歐洲蜈蚣還擁有發達的附肢稱顎足,末端帶有毒腺,能夠注入毒液並引起劇痛。」
歐洲石蜈蚣:簡介
歐洲石蜈蚣,又稱石蜈蚣或歐洲蜈蚣,屬於石蜈蚣目、石蜈蚣科、石蜈蚣屬,原產於歐洲。它們喜歡棲息在林地的樹皮下、石塊下或其他遮蔽環境中。在蜈蚣家族中,歐洲石蜈蚣是體長最短的,步足只有16對左右。相比之下,普通蜈蚣家族的步足通常多達25對,而地蜈蚣家族則更加細長,步足數量可達180對。儘管步足最多的地蜈蚣並沒有成為家族中最快的成員,可能因為步足越多,協調動作越加困難。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馬陸,即使其步足數量高達700條,卻仍然是速度最慢的類羣之一。歐洲石蜈蚣因其短小的體型和較少的步足,卻是蜈蚣家族中速度最快的種類。


特徵 | 描述 |
體長 | 體型最短 |
步足 | 約16對 |
速度 | 家族中最快 |
第1節的附肢稱為顎足,發達且具毒性,可注射毒液,造成劇痛,與軸蛛的鰲肢作用類似。
蜈蚣(Centipede)是節肢動物門唇足綱的一員,為肉食性動物,絕大多數種類棲息於陸地,體型纖細,每段體節均有一對足。蜈蚣因為擁有眾多的足,又被稱為百足蟲,但實際上不同品種的足數差異很大,有的少於20對,有的則多達300對以上。唇足綱的物種最顯著的特徵是首節附肢特化為一對具有毒液注射功能的前肢(forcipule),這對前肢既用於獵捕食物,也用於防禦。
蜈蚣的體型從幾毫米的地蜈蚣到約30釐米的蜈蚣目蜈蚣不等,體色通常是土褐色、棕色或紅色調,會根據棲息環境而有不同變化。全球約有8000種蜈蚣,其中3000種已被描述。蜈蚣的分佈非常廣泛,甚至擴展到北極圈。由於蜈蚣沒有表皮蠟質層,無法有效防止水分流失,因此它們需要潮濕的棲息地來補充水分,例如土壤、落葉堆、石頭和腐木之下。大多數蜈蚣為夜行性動物。
- 頭部形態:圓形或扁平,有一對觸角。
- 口器:包括用於咬和切割的顎(mandible),以及兩對用於感知和操作食物的小顎(maxilla)。
- 眼部結構:很多物種沒有眼睛,有些物種具有單眼,且單眼有時會集合成類似複眼的結構,但這些眼睛只能感受光亮和暗淡,而無法成像。
- 第一對腿:起到類似觸角的作用,但方向朝後。
歐洲石蜈蚣在保衞自己時會使用顎足尾端的利爪注射毒液,這種毒素可以麻痹或殺死敵害。
歐洲蜈蚣是一種引起人們驚奇和興趣的昆蟲,其外觀和行為令人印象深刻。這種多足的小生物可以在歐洲的許多地方被發現,它們是一個迷人而獨特的物種。
歐洲蜈蚣通常有20對粗壯的腳,身體長度約為數公分至十多公分不等。由於其身體的顏色通常是深紅褐色或黑色,所以它們在草地或樹林中很容易被人們發現。
這些小蜈蚣有著極大的天敵懼怕,因此它們擁有自我防衞的能力。它們的身體表面上有一些特殊的分泌物,可以釋放出難聞的氣味,從而嚇退潛在的威脅。
儘管歐洲蜈蚣有時會被人們認為是害蟲,但它們實際上是對農業和生態系統有益的物種。它們以昆蟲和甲蟲為食,幫助控制了一些對植物造成傷害的昆蟲的數量。因此,歐洲蜈蚣可以被視為自然界的守護者,維護著生態平衡。
除了它們的覓食習慣外,歐洲蜈蚣還有著其他引人入勝的特點。它們的腳會隨著動作而快速移動,似乎如同一個蜈蚣舞的節奏。這種動作非常迷人,吸引著許多觀察者的目光。
另外,歐洲蜈蚣還有一個有趣的特性,那就是它們的腳可以再生。當受到傷害或者失去一部分腳的時候,蜈蚣的身體會自動開始再生新的腳,這種能力在昆蟲中是非常罕見的。
總的來説,歐洲蜈蚣是一個充滿驚喜和迷人的生物。它們的外表和特殊的能力使得人們對它們充滿了好奇和興趣。無論是身為生態系統的守護者還是迷人的舞者,歐洲蜈蚣都值得我們去關注和保護。
標籤:歐洲蜈蚣
延伸閲讀…
在葉子的歐洲蜈蚣
蜈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