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了雲南5個風電項目,包括石林縣支鍋山風電場項目、劍川縣金華風電場項目、劍川縣百山母風電場項目、劍川縣雪邦山風電場項目和丘北縣趕馬路風電場項目。裝機容量合計達247.5兆瓦,全部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43萬餘噸。
落地昆明龍源電力雲南分公司所屬石林縣支鍋山風電場項目,位於石林縣東部西街口鎮和圭山鎮之間,海拔高度2100—2400米之間,屬於典型海拔風電場。計劃安裝33台單機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9.5兆瓦,建成後每年可提供綠色能源1億餘千瓦時,可節標煤4萬噸,預計年減排二氧化碳8萬噸以上。
中國儲能網訊:2013年初雲南省發改委一紙文件,讓雲南風電場建設戛然而止。同時,各電力集團風電南下遭遇。如今,風電行業回暖之時,雲南風電場建設停擺中迎來了一年。
“我們,何時恢復省裡沒有發文。”雲南省大理州能源局內部人士近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云南省發文以來,省內風電建設全面停工。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大理州風能開發前景,當地政府此重視。 2009年,大理州建成了雲南首座風力發電場。同年,該州成立了“大理州新能源建設領導小組”,州級領導任組長,涉及部門11個。
此,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志軒認為,雲南水電且存在棄水情況下,大力發展風電,矛盾顯而易見。有業內人士表示,雲南風電建設是規劃及環保問題,電力格局上看,雲南雖有風電水電互補優勢,但電源統籌消納是難題。
2013年,受一系列風電政策影響,風電企業出現利潤上升情況。同時,風電成本優勢開始顯現,行業棄風問題有所緩解。業內觀點認為,兩年寒冬後,風電行業“整體回暖”了。
然而,這股風吹雲南途中勁頭減。
據云南省紅河州發改委官網消息,2013年3月30日,雲南省發改委下發《關於建設在建風電項目的通知》以及《關於全省投產風電場進行綜合評估通知》,要求從即日起,全省11個州市共41個項目、總裝機195.35萬千瓦在建風電項目建設。對全省7個州市共38個項目、總裝機規模175.05萬千瓦已建投產風電項目開展綜合評估工作。
上述通知還表示,促進云南風電有序發展,待《雲南省風電場規劃(2011)》獲得批准後,適時安排恢復風電項目建設工作。
突如其來通知,“凍住”了占云南風電項目總量六成以上大理州。一年來臨,何時能夠恢復風電項目建設無消息。
“2013年以來,我們省裡要求全部停建了,全省無論大小項目全部停建。”2013年後一天,雲南省大理州能源局內部人士電話裡記者證實了雲南省風電場建設 “停擺跨年”困境。
“國家政策方向是大力推動風電發展,地方政府想要干預沒用,風電多發其他電源肯定會發。”國家電網公司研究風電業內人士周海洋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風電發展,地方政府積極情況很少。
“我們,但是沒辦法,省里政策明確,正式文件沒出,地州動不了。”上述能源局內部人士表示。
2013年12月31日,大理州運營多個風電項目的華能大理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一位員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風電建設項目處於停工狀態。
與大理州情況類有云南紅河州。紅河州發改委官網列出了該州“建設名單”,其中包括蒙自朵古風電場7個風電場及4個需要進行“綜合評估”建成投產風電場。
據云南省發改委官網通報,雲南2012年“後來居上”成為了風電核准項目冠軍。當年,國家能源局下達該省風電核准計劃220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一,可新增投資209億元。雲南省風電年利用時數達2440時,居全國第二位,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20時30%。
近日,記者致電雲南省能源局,詢問風電項目何時恢復一事,對方告訴記者需聯繫雲南省發改委。隨後,記者撥打雲南省發改委綜合處公開電話了解情況,方表示文件出自能源局,讓記者省能源局了解,但能源局領導未予回應。
實際上,近年來,“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風電產能過剩、棄風情況背景下,各電力集團選擇“開拔南下”,爭坐雲南風電頭交椅。
早在2011年,有研究指出,雲南大理州地風力資源、年利用時數。先期投產風電場證明大理地區不僅能建風場,還能建設成經濟效益、可利用率優質風場。這吸引了國內各電力集團前往大理地區選址、測風,雲南其他地區風電建設開展了起來。
據 《雲南日報》2012年4月報導,包括華能新能源雲南分公司、國電雲南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大唐集團新能源公司內企業,大理州簽訂了47個風電項目的開發協議,涉及裝機容量586萬千瓦。
延伸閱讀…
由此,雲南積極支持到主動“”風電態度,讓很多人感到不解。 《南方周末》報導指出,南方風電產業陷入 “而不強”情況,各開發商圈佔資源熱情於實際建設熱情,雲南只是搶奪“資源、電網結構”優勢資源區。
開發熱潮帶來環保問題或是雲南省放緩風電發展腳步原因之一。據上述大理州能源局內部人士記者表示,對停建原因說法多,但是非官方。官方文件中主要是說相關規劃環評沒有完全。
值得注意是,發展風電過程中,雲南省十分注重環保問題。公開資料顯示,雲南風電創全國多個第一:既是全國唯一測風滿一年,風電場址才能進入選點規劃省份,是全國唯一開展風電場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省份。
“雲南擔心不能說,建設中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情況確實存在。”中國能源網首席專家韓曉平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大型風電建設使風流速減慢後,對局地氣候可能還是有乾擾影響。嚴格來講,這方面應該做一個評估。”
韓曉平提到,可再生能源不能破壞生態環境,而風電環境影響、氣候干擾,目前論。 “雲南是有,其生態環境,破壞再生。”
外界看來,問題不止環保那麼。2013年10月舉行201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指出,“地方政府出現很多矛盾,有地方政府過去支持,現在開始出現一些保護條款。而且有地方可能環保、利益限制風電發展,像山東、雲南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於雲南風電突然停擺原因,諸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於雲南各類電源之間發展協調問題。
“國家政策方向是大力推動風電發展,地方政府想要干預沒用,風電多發其他電源肯定會發。”國家電網公司研究風電業內人士周海洋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近年來風電發展,地方政府積極情況很少。
延伸閱讀…
2012年下半年,國家能源局印發《風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風電發展面臨市場消納能力製,這一問題出現,既風電出力具有波動性特點有關,風電其他電源、電網發展協調以及電力管理體制適應風電特點有關。
記者了解到,雲南,風電水電協調問題突出。中電聯預測,2013年汛期雲南棄水裝機達到700萬千瓦。 2012年,雲南水電裝機達3427萬千瓦,佔電力總裝機4995萬千瓦69%。如何消納水電,成為擺雲南省政府、南方電網公司以及各家發電企業面前一道難題。
雲南作為水電大省,有著“風水互補”天然優勢,每年10月次年4、5月枯水期是大風季節。此,雲南電力行業協會秘書長王興福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風水電互補上,風電是有優勢,但是後是需要政府認可。
“區域,不論水電、風電存在消納問題。”王志軒表示,電力送出去話,肯定不能建。水電且存在棄水情況下,建設風電,這個矛盾是顯而易見。
你位關於祿豐市荒山風電風水補示範項目土地複墾竣工初驗申請,我局會關復墾技術家及林業、水務、農業、生態環境部門相關人員組成驗收組,《祿豐市大荒山縣風電風水補示範項目土地複墾方案報告書》、《土地複墾條例》、《土地複墾條例施辦法》、《土地複墾驗收規程》有關要求,於2020年11月25日該項目土地複墾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初驗,形成初驗意見如下:
《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楚雄州祿豐縣大荒山風電風水補示範項目核准批复》(雲發改能源〔2014〕1746號)批准建設,項目涉及祿豐市一平浪鎮、黑井鎮、高峰鄉及鄉。
受你單位委託,雲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於2015年3月編制了《祿豐縣大荒山風電風水補示範項目土地複墾方案報告書》,祿豐市境內定復墾責任範圍面積50.7264hm²。
復墾際範圍施指標復墾設計範圍指標,復墾總面積增加1.3609hm²,其他各項指標有所變化。復墾方案中預測損毀面積50.7264hm²,項目實施時,實際損毀面積52.0873hm²。導致損毀面積增加原因項目原復墾方案141個安裝平台基礎上增加了60#和74#安裝平檯面積0.5102hm2。實施時1#~14#棄渣場中2#、3#及6#棄渣場範圍及位置進行了調整變化,面積原4.5273hm²減少0.98hm²。另外,三月三片區原復墾方案涉及棄渣場,實際增加了15#~18#棄渣場面積3.8621hm2,棄渣場整體增加面積0.3151hm²。實際調查中施工生產生活區原基礎上另外增加了西區及東區4#和5#施工生產生活區面積0.5356hm2,則施工生產生活區面積比有所增加。
原復墾方案規劃復墾土地面積50.7264hm2;其中安裝平台復墾地面積1.6718hm2,復墾有林地面積29.0120hm2;棄渣場復墾有林地面積11.6117hm2,復墾人工牧草地面積6.5340hm2;臨時施工生產生活區復墾地面積0.4481hm2,復墾有林地面積1.4488hm2。涉及複墾措施包含土壤剝覆工程、工程、生物化學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及植被恢復工程。
目前經實地複墾調查,施複墾143個安裝平台土地面積達31.1940hm2;其中復墾地面積1.6718hm2,復墾有林地面積29.5222hm2。1#~18#棄渣場復墾面積18.4608hm2;其中復墾有林地面積11.9268hm2,復墾人工草地面積6.5340hm2。1#~5#施工生產生活區復墾面積2.4325hm2;其中復墾地面積0.8015hm2,復墾有林地面積1.6310hm2。主要涉及複墾措施包含土壤剝覆工程、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及植被恢復工程。
祿豐市大荒山風電風水補示範項目2016年11月~2019年9月完成土地複墾工程,目前經實地複墾調查,施複墾143個安裝平台土地面積達31.1940hm2;其中復墾地面積1.6718hm2,復墾有林地面積29.5222hm2。1#~18#棄渣場復墾面積18.4608hm2;其中復墾有林地面積11.9268hm2,復墾人工草地面積6.5340hm2。1#~5#施工生產生活區復墾面積2.4325hm2;其中復墾地面積0.8015hm2,復墾有林地面積1.6310hm2。主要涉及複墾措施包含土壤剝覆工程、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及植被恢復工程。完成主要工程量為地面拆除混凝土2452.50m³,混凝土運2452.50m³,土地平整455533m2,土地翻耕2.4715hm2,覆土100879.50m³,田埂修築土方1202m³,施有機肥2.4715hm2,栽植喬木47863株,穴播車桑子灌木17.8312 hm2,撒播草籽27.4723hm2,植被管護49.6140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