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脈,是指起伏山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覓龍、察砂、觀水、點穴、”。龍地理脈絡,土是龍肉、石是龍骨、草木是龍毛髮。尋龍應該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了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因果吉凶。
風水本義是人類選擇宜居地學科,叫堪輿地理。風水風水,關乎風和水,顯然,宜居地選擇於水選擇了啦,下面宜居地對水選擇原則和步驟:
降水量是氣候一個指標,從全球,年降水量地區人類聚居集中區是吻合,而降水量與山系關係密切,是地形雨,山脈迎風面降雨超過背風面,喜馬拉雅山南面迎風面印度是降水地區,世界上降雨地方這裡,而背風面我國新疆乾旱少雨;秦嶺成為我國年降水800毫米分界線,因為秦嶺阻擋作用,南面迎風面降水量,而北面背風面大大減少。
俗語有“高山有水”一說,因為高山降水,匯聚成小溪小河,所有江河發源地高山或高原,降雨山。
其次是鋒面雨,這是季風氣候成雨條件,實質是大陸冷風海洋風交匯成雨。另外,颱風雨、流雨是大氣流成風而降雨,這些成雨條件區域位置、地形、山勢、距離海洋、光照關係密切。
總之,降雨是地形山脈、海洋氣流、光熱因素作用下結果,後風來實現,風產生、方向、性質、時間、含水量決定了降水量多少,因此,風是山脈、地形、海洋因素形成降雨關鍵詞,古代風水學“風”作為首選字來堪輿宜居地,這是一種智慧和科學,我國宅居首選背靠大山、坐北朝南完全符合迎風面降水多原理,因此“風”是風水五要素之首是,是經驗科學總結。
人類水依賴確定了人類宜居地臨水而居,井水溪流,江河湖庫、水流交匯處是人類最佳宜居選擇地,所有風水師水論“風水”,離開水談風水是無本之木,無水論宜居空中樓閣。
從世界範圍,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坐落於大河大江處,埃及尼羅河、兩伊幼發拉底河、中國黃河、印度恒河成為世界文明發源地,歐洲萊茵河、美洲五大連池是文明發源延續,內陸國瑞士日內瓦藉日內瓦湖而發展聞名。
中國主要城市例來:西安是八水交匯處;洛陽臨靠黃河,是黃河“幾”字主流與汾河交匯後一段,湖密其布;武漢兩江會合,湖泊遍布;重慶是多江合匯嘉陵江後併入江處;北京雖無大河,是眾多小溪小河匯合地,大運河水系風水改造;杭州環抱西湖、昆明坐擁滇池、大理獨享洱海;總之,到村莊,到城市選址遵循井水溪流相繞地,河駐湖積灘、江河交匯處,可以說,無水不成莊,無河不成市。
繞井、傍溪、鄰河、湖、臨江,成為人類宜居地必選,是所有風水理論繞不開要素。
但是,水同時是人類居住敵人,洪水、颱風、泥石流、崩塌、塌陷、侵蝕、浸漬、淹沒是水人類居住危害,人類水愛恨集於一體,利用水人類宜居服務,同時避免或減少水人類居住地危害,是人類水、相鬥深度課題,是風水學研究內容。
中國古代風水學中“依山傍水而居”宜居地選擇原則,是古風水學精髓:顯然,依山是避水害,中國是水災頻發國家,是黃河洪災,九年十災;長江水系會一夜暴漲,依山而居,因為山位置,一方面可以避免洪災,另一方面,於洪災時逃離到山上,生命和財產有保障,因此,依山是安全考慮,而傍水是取水、用水,是利用水。,我們體會到“依山傍水而居”作為風水內核具有科學性。是“安全第一,水源第二”宜居選擇發揮到理論總結。
風水,前面討論了“風”是指山,作為宜居選擇風水學山水問題,風第一,水第二,這詮釋了“風水”二字,但古風水學並沒有說”風水“內涵,而以”吉凶“定論,無法令人信服,因而人定性玄學、迷信,這有點冤屈,但。
大江大河入海口,加上海岸線構成海灣、海峽、內海區域,它是陸地江河匯合水與海水交匯處,是內水與外水集中融合地,是水愛大抱之寶地,這是全球人類上乘宜居地,是風水寶地。
地中海沿岸是全球風水寶地典範,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相通,成為亞歐非三大洲內海,尼羅河、羅訥河、台伯河大河流入地中海,是海內河大融合,因此,成就了全球宜居風水地,埃及文明、古巴倫王國、波斯帝國、羅馬帝國、希臘文明,是歐洲、北非、西亞文明地,是現代歐洲文明中心區,這是內河內海組合構成聚水地,是全球最佳風水寶地。
佛教徒是採取中道態度。這風水我們凡夫來講確確實實是有,如果對一位證果聖人如佛陀、菩薩、阿羅漢通通沒用,他會飛天鑽地,神通來去自如,什麼風水沒作用。
所以,我們中國人說地靈人傑,風水一種環境。我們是凡夫,它會影響我們心,我們如果住一間房子,心情很,這環境啊!我們讀書時候,旁邊開音樂,它會影響我們看書啊。因為,環境風水啊!風水會影響到我們。
風水顧名思義,和風有關和水有關,,會直接、間接地影響我們,是有風水。所以,我鼓勵佛教徒不要土葬,因為土葬風水厝宅問題一大堆,你如是往生後火化放在寺廟裡,乾,子孫要拜,找得到,要不然,埋下太久,草皮太長,能找到。
風水哪?大家知道。所以這風水看法,對佛教徒來講,他是信,但是不迷,迷過深信。我們不要迷信,我們說,什麼看地理做事了:麥克風怎麼放,花擺右邊左邊,法師會生病,擺後面旗子要怎麼插,擺右邊左邊旗子要怎麼掛,這樣什麼事情做。
我們這樣看起來小事情看得,如果事情譬如父母要殯葬,我是主張火化。你們要土葬,是找一位地理師看地理啦!什麼呢?凡夫沒有修行,你不能說沒有,如是對一位修行人,不管哪裡無妨,修行、解脫人這樣。所以,譬如地理風水,看什麼日子,世俗人如果覺得這一天是好日子,我們這樣做。
有一位佛教徒,她家工廠,初二、十六有拜外面,拜拜,事業做得。後來,聽到佛法,她打算將土地公收起來,初二、十六不要拜,來請教師父,請問師父:「我現在是佛教徒,我準備土地公收起來,初二、十六外面再拜,拜佛,不知師父意思如何?」「你先生有信佛嗎?」「我先生沒信佛,他,會辯。」「你公公婆婆有信佛嗎?」「沒有。」
我說:「那不行!你土地公收起來,你得保佑工廠工人不要出事,工廠如果出了事你完了,人家說什麼土地公生氣了,如果有工人摔死,會認為是因為你土地公收起來原因。」所以,我告訴她:「拜佛人了解眾生,隨順眾生。」「那土地公怎辦?」我告訴她:「初二、十六,照拜!」「師父你怎麼這樣說?」我說:「對!你要這樣做,你等到他們大家能接受佛法觀念,你不要再拜外面。」我說:「你現在改拜素食,買水果,你先生會反對嗎?」她說:「會。」「那拜素食,土地公素食來拜,一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請土地公和我們一起修行,同修啊!要不然你改變那些,你保佑不要出事,你要是出事情,你了。」
所以,佛陀講,要隨順眾生。
拜佛要那個方向?其實,方向是出於我們人類錯覺。什麼有東方西方?因為古代人,眼見日出日沒,訂立太陽升起地方東方,太陽下去地方為西方。他們以為太陽是環繞著地球轉,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這是我們人類心使然。
成佛、成菩薩,要證悟《心經》中四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空不異色。」假使套上代數一個方程式,色物質,空能量來代替,變成——「物質即是能量,能量即是物質,物質能量,能量物質。」而物質能量是可以轉換。
愛因斯坦發明瞭一個公式,E=MC²,E是能量,M是質量,C²是光速度平方。所有成佛人應該知道E=MC²是怎麼一回事?愛因斯坦只是想像,他是一位理論家,而非實驗家,只是藉著計算導出公式,並沒有做實驗,是後來人實驗,證明他理論是。
所以佛菩薩歷《心經》這四句經文修證,然後可以著自己願力,成就佛淨土,這不是一件事情。因此,拜佛應該那個方向,考據話,是有方向。我們人體是個電磁場,地球有電磁場,人類彼此間有關係,但會影響。同理,大氣裡邊有電磁場、能量場交換,它我們雖有關係,但不是影響到我們。液體、河流、大海是如此,如佛經中記載著人類是有電磁場。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和《佛說無量壽經》中談到,只要證悟到聲聞乘,身體會放光,放光範圍有八尺,證悟到菩薩境界,他電磁場有幾千里。所以,佛教儀軌中,乃至任何法器佛像,含藏大量訊息,包括知識、經驗、智慧及宇宙奧秘其中。我們拜佛時,看到佛像後面有圓光表徵,那是佛光,表法,是電磁場。
因此,地方拜佛,只要心,會應,所謂感應,和佛菩薩電磁場。兩個電磁場、能量場碰一起,只有兩種情形出現,第一種是頻率,,增強;第二種是兩者頻率抵消。世間所謂風水,其實能量地方,有福報人住這個地方,身體會,心情愉快,想出來主意高明,所以得人信賴,事事,叫做「福地福人居」。換個沒有福報人住進去,因為福報不夠,自己能量場,它頻率相應,於是非死即得病,因為自己能量場抵消掉了。因此,什麼有人住這個房子,身體,心情愉快、家庭和樂,換別人搬進去,可能迥然不同,這個道理。
所以說,「風水」、「方向」我們是有關係,但不是影響。我們不能否定古人一切經驗,完全否定別人經驗,我執。你說佛是這樣子,那是「佛執」,你說法是這樣子,那是「法執」。
大修行人能捨,所謂「法應捨,何況非法」,所以他知道風水這回事,但迷信。只要自己有正氣,光明正大,到哪裡是福地。菩薩所在地方,連附近電磁場會改變。所以,一位阿羅漢住那個村莊,那個村莊太平無事。
我們不能否定環境科學,但是,千萬不可迷信。拜佛人,還找人風水,這不是笑話嗎?是佛教徒,要請外行人來幫你擺佛桌。看風水說佛桌應該朝西,你西,結果讓佛像面向牆壁,這樣如法嗎?所以拜阿彌陀佛要西拜嗎?要知道佛法性遍十方,無所不在。我們學佛修行,如果修到識沒有了,了嗎?
去聖地,要,不能說話。說話,懺悔。因為聖地好事加持力是加倍,惡業懲罰是加倍。這好像飛機,一出問題,逃生概率。所以我們修行要。
這個有個故事。講到82年,一群作家去五台山,參加黃河筆會。其中包括作家史鐵生。這些作家受了唯物論影響,到了五台山,。比如去佛母洞,說豬。有個人看到法輪,說要倒轉法輪,是看到出家人,評論相貌。後來回來路上,車翻了。那個說豬人,臉上撞像豬,那個說倒轉法輪人,額頭直接出現一個口。史鐵生是個疾人,他飛出車窗,但是沒事。大家看到這個景象,嚇到了。,各個是沒有生命危險。你說,跑到佛菩薩家裡,,口,護法神不生氣嘛。
這個有個故事。講到82年,一群作家去五台山,參加黃河筆會。其中包括作家史鐵生。這些作家受了唯物論影響,到了五台山,。比如去佛母洞,說豬。有個人看到法輪,說要倒轉法輪,是看到出家人,評論相貌。後來回來路上,車翻了。那個說豬人,臉上撞像豬,那個說倒轉法輪人,額頭直接出現一個口。史鐵生是個疾人,他飛出車窗,但是沒事。大家看到這個景象,嚇到了。,各個是沒有生命危險。你說,跑到佛菩薩家裡,,口,護法神不生氣嘛。
我去年去五台山,聊天了一些不該說話。說菩薩上天去了,人間。說錢惡業。後來回來去觀音菩薩那裡打卦,說我說話受到了護法神懲罰。因為我一回來生病了。念了15部金來懺悔業障。
我們朝台過程,註意自己口業。如果犯了口業過失,要懺悔。或者師兄之間有起念頭,要懺悔。這不夠。本來,朝台一路念南佛號。但因為我們大眾朝台,嘴巴愛閒聊,有時候造下口業知道。
我這個領隊,懺悔,因為沒有領導大家。我以前沒有覺察到朝台時口業問題,自己犯。所以日後。
聖地,我們要許吉祥願,說吉祥話,可以因為業障起惡念,佛菩薩前說話。所以後來,我們朝拜結束,迴有說,如果朝拜過程,身語意業,請菩薩護法神包涵,讓自己起懺悔心。
本來去聖地朝拜,要念經齋戒,懺悔業障。然後可以見到殊勝境界。而不是當成旅遊,遊玩。這個前期功課要做好。聖地可以亂吐痰,亂小便。修行是事情。
口業,不失威儀。
護法感應,思議。
古來修行,要跋山涉水,尋找善知識。善知識住風水寶地地方多。因為風水聖地有利於修行。
天下名山僧道多,風水,修道。人沒成就前,還是受地理風水影響。所以要選擇地理風水,修道成就。
風水寶地,不僅人道修煉,龍族,天族那裡修行。龍族修行,喜歡人來幹擾,所以深淵龍潭是人到不了地方。有龍王讓地,比如支提山。
支提山華嚴寺龍潭,四面環繞起來好像一個鳥巢。古代高僧,了悟禪師找到這個地方,龍王底下沙子湧出來,龍潭出現沙地。叫龍王湧沙獻地來修行。支提山護法是龍族。
龍有神通,還是一物降一物,害怕大鵬金翅鳥。
龍族有個特點,寶貝多,掌管財富。所以只要是龍王護持道場,道糧缺。世間寶,不如龍宮寶萬分之一。但是龍族害怕大鵬金翅鳥。這個鵬金翅鳥吃龍好像吃麵條一。所以龍族。龍雖然躲到了大海裡頭,但是大鵬金翅鳥,一煽動翅膀,海水分開,龍族鵬金翅鳥吃了。所以請佛幫忙,佛說你護持我,我天天鵬金翅鳥吃,大鵬金翅鳥不吃你了。龍王承諾護持佛法。
龍王護持佛教,所以佛經龍王收集龍宮裡去。華嚴經龍宮取出來。,華嚴經一念,龍王生歡喜心,護持道場,道場。
風水寶地,要有道才能降服。道高龍虎伏。要有道才能擁有風水寶地。所以以前記載,人來山里,護法神變一隻老虎,蟒蛇山里,人去。這些地方是龍族或者其他眾生修煉地方,希望人來打擾,所以山神變出老虎。這風水寶地。
不管是道家,還是佛家,是注重擇地風水之事,只不過佛,道家高層,在乎是破迷開悟,生死解脫。而風水術只是輔助,並不能見性,小道而已。但是佛道家於風水並放棄。
那爛陀寺是古印度佛教寺院,大乘教許多大師此講學和研習。玄奘法師其整個西遊行程中,滯留在那爛陀寺求學達五年,而他《大唐西域記》卷九,有關於那爛陀僧伽藍風水選址記述:「佛涅盤後未久,此國先王鑠迦羅阿多,敬重一乘,遵崇三寶,式佔福地,建此伽藍。初興功,穿傷龍身,時有善佔尼乾外道,見而記曰:「斯勝地,逮立伽藍,昌盛,五印度軌則,逾千載而彌隆,後進學人易成業,然多歐血,傷龍故。」這塊寶地,興旺,千年後興隆,後進研學人,易於成就功業,地是,可能會發生有人吐血現象,因為開工時戳傷地龍脈。這說明了風水地後人發展是。
五台山形勝,《山志》卷一記述,其曰:東震旦國清涼山者,乃大士化宇,亦名五台山……。雄居雁代,盤數州,四關之中,週五百餘裡。左鄰恆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陵紫塞、遏萬里煙塵;南擁中原,大國之屏蔽。山形勢,盡言。五峰中立,千嶂環開,曲屈,鎖千道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巍巍,他山莫比,故有狀焉。 」
有那個天台山國清寺是風水理氣和巒頭經典。國清寺開山於智者師時三元上元一運,癸山丁兼子午六度,坐後坐五十里氣脈,十里內一路澗水奔赴,遙相護送,後方來水及左右澗流,繞巽方全襟流出,寺坐坎宮入桂峰,插碧空,及艮方琴峰,巽方靈芝峰,兌方祥雲峰,五峰環擁,坤方有環繞曲水,遙相映照。隋智者大師宏闡大乘止觀法門以來,所以後來台宗大昌,今歷一千餘年。那風水事,有相信嗎?
靈佑禪師悟道,恰逢司馬頭陀湖南來。司馬頭陀告訴百丈禪師道:「頃在湖南尋得一山,名溈,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處(前不久我湖南找到一座風水山,名叫溈,那是一個手下有一千五百人大善知識所住道場)。
而故歷代高僧,佛家中,大部份住名山是僧人,這說明佛家注重風水,所以歷代有所為古人所說「天下名山僧佔多」。很多寺廟是風水佈局。這些大家可以關注看看寺廟風水佈局知道了。現實勝於雄辨。
佛經裡說人宅地風水,封於該處鬼神相應,善鬼神封宅,惡鬼神所封宅兇險災害,經載佛一日天眼見無量鬼神德里(當時曠野)分宅分地,預言後其地,後來建成印度第一大城。
《蘇婆呼經》雲:「行者,若持誦真言速成就者,應於諸佛曾住處,或於菩薩緣覺聲聞住之處,作曼荼羅,速得成就。」
《蘇悉地經》中說:「若求上品悉地,應於如來八大塔處、菩薩生處、修苦行處、高山頂上、海島名山、海岸上、山谷中、舍利塔前有形勢處、愛樂處、多花果處、大林數中大龍池邊、大河潭上泉池、無憒鬧處湫岸邊、深山蘭若多香木處、迥獨大樹影不移處、多聖跡處,如是處名勝,力能成就上等悉地。」
「若於大蓮華池、大河洲諸、深岩窟中、花園林中、乳木處,往昔菩薩所遊履處、清淨蘭若多泉池處、無苦寒處、無苦熱處、迥獨高台、無諸猛獸多麋鹿處、山腹有水無人到處、吉祥軟草遍布地處、大河岸上淨伽藍、殿中或林木多花果處、周匝有水土餘賸處、國土人盛多處、城邑聚落多人信敬奉佛教處、往昔轉法輪處、所居宅舍處,如是處名殊勝,力能成就吉祥,增福息災,敬愛中品。」
「若於曠野、神靈居塚墓間、屍陀林中山頂、諸大靈山執金剛前、大龍池邊諸天祠中、大神廟中祠祓處、阿修羅窟諸仙洞中、大陂大澤十字大路、衢道邊山岩龍窟、大盤石上佛塔處、土地有多聖跡處,如是處,力能成就金剛部法辟除鬼魅,損壞怨敵,摧伏天龍,諸曼荼羅等速得成就。」
《毘盧遮那》中有提到去除地裡穢物規定:「彼揀擇地,除去礫石、瓦、破器、髑髏、毛髮、糠糟、灰炭、刺骨、朽木,及蟲蟻蜣蜋毒螫類,離如是諸過,遇良日晨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應,於食前時,值吉祥相,一切如來作禮。」
《毘盧遮那》「建立曼荼羅,先擇其地,自量本所求願,擇取相應處,師稟受加持法,心無疑滯,然後善擇其時,取良日吉辰,方可建立。」
《時輪金》說:勝義諦中,一切皆空,但世俗諦中,諸如出門選吉日、看風水選地、打卦佔吉凶觀察緣起行為是需要。
蓮花生大士《密咒寶鬘論》中說:「看風水雖然是一種著相,但二取執著沒有消於法界之前,修行還是離不開風水。」
命相、星相以及風水地理,起源,星相家傳說,可以推到太古以前,天地始成時,當宇宙存在同時,形成了它們原理。
佛教觀點看來,於命相、風水術,既否定肯定,因為他們雖有道理,但並不是真理,可信但不足以迷信,可不信,不信亦無大患;所以,釋迦世尊禁止弟子們事星相、風水、卜筮行為,但沒有反對他們存在。
星相,天體運行和我們處地球位置關系,彼此間有其軌道,而產生了氣候季節變化、地理位置配置和人物居住環境。若配合了出生時日年分,予以相加、相乘和相除,便成了生辰八字命理原則。比如馬年生於冬天北方,命會,因為馬冬天北方,沒有草吃;如果兔年生於春天南方,山靠水處,命運會。可是從佛家立場說,人禍福吉凶,是於過去世業因而感得今生果報,這是先天;如果加上後天努力或,會改變或影響這生命運,這是後天因素加上先天條件,而構成所謂命運。
因為過去世所造業因,所以感受到今生環境。所謂環境,包括父母遺傳,文化和文明背景,養育和教育,乃至兄弟親戚、師長、朋友、同事、同學,會影響一生命運。如果前生業因雖,感得今生環境,那是決定;只要注意內心修養,身體,知識增長和智慧開發,會改變原有命運。所以,生辰八字命理,來判斷人一生運道,對中下等人無道理,中上人,是上上人,是無法掌握。
命理和相理應該分開:命理是到出生為止所謂生辰八字,屬於先天。相理是出生後,一方面接收了父母遺傳身相,包括面相、骨相、聲相、手相;另一方面於後天鍛練或糟蹋,或殘障以及心理是否,而會使得出生時身相隨著生命過程有程度改變,這是相理總和。所以,命理不能轉,相理變、變,因此相,命命,是可信可不信。
至於風水、地理是天體方位和地理形貌而決定它於人影響力利弊,這是屬於,是屬於常識。即可以得天時之正、獲山川利;,則相反。這哲學上講,是屬於形而下應用哲學或自然科學。近代人磁場、磁力科學來說明風水、地理原理;磁力集中點,磁場順方位,於人體有益,於人心情有助;否則,是相反。
所謂風水,風是空氣,是來自空中活力;水是萬物生長必需,是來自地下活力。有了這兩種活力配合,加上能夠吸收充分陽光地理位置,那於人說生命三要素:陽光、空氣、水嗎?
可是我熟識名地理學家李易濃先生說:要有①積功累德②生辰八字③地理風水,三個條件配合得,才能夠富貴壽考。所謂生辰八字,先天命理;所謂積功累德,後天努力修養;地理、風水佔其中三分之一。如果命壞而心惡、行為,會找到風水;縱然得風水,會遭受水災、地震災變而破壞。而且他說:“三分風水七分做。”風水加上人為努力,去改善環境。因此,從佛教立場說,風水、地理雖然有其道理,但是決定道理。
古來祖師能高地峻嶺,深山大澤,闢草莽,建叢林,安眾養道,成為後來名山。既是名山,佔風水、地理,歷千年而墜,經萬世而不敗,這是多麼風水、地理;但是他們沒有風水、地理專業知識,而且往往能夠改變地理,假以人工而有變化現象。像公元一九三六年虛雲老和尚復興曹溪門庭南華寺時候,發生了大雨築堤,河流改道事實。
另外,我們北投中華佛教文化館新館地理位置,我本人從四周環境和方位所得到反應,覺得,所以沒有請地理師之前,做了擇地決定,結果,專家們勘定之時,說:“!!”我可說是一個毫無地理、風水知識人,只是知其原理,認為此理彼理,應該理理相通是。因此,我既信不信;我自己,我去信;,以慰大眾,請專家勘定作為參考,無傷大雅。所謂參考,止於參考,不可盲盲信,否則反而會遭致心理上困擾及生活上不便。
反觀,職業星相士或譽為卓越星相家,很少能他們自己找到風水、地理,很少有星相學家用他們自己學理和經驗來改變他們自己命運。因此,佛教徒應該學佛,佛法來化導眾生為,若命理、星相、風水專業,是本末倒置。上智者不妨涉略,中下人若研究此等雜書、外術,浪費時間,妨礙修,宜予設限。 (摘自《學佛群疑》)
如本法師:禍福吉凶,風水地理該存何種態度?
身為佛教徒,禍福吉凶,要抱著何著心態來見它?風水地理,該存何種態度以待?
身為正信佛教徒,若遭遇到禍福吉凶之際,應以見以待,了知眼前一切禍福吉凶,乃自己無始劫以來所作所為果報,現在是果報現前時,應以因果律處斷,該討讓它討,該剝奪讓它剝奪,我們生活圈內;點點滴滴是因果(梵語hetu-phala)展現,只是自己迷而不知而已,討剩下,或剝奪剩下,那我該得福報,內心不得怨天尤人,或禍事事,因為這些是自作業因(梵語karma-hetu),是你該得果報,沒有理由接受,若接受,來際是跑不掉,當初呢?
地理風水存在,是眾生廣造善惡之業,因而感召依報(環境),佛弟子不要對地理風水執迷,地理風水若有禍福吉凶,眾生自身具有禍福吉凶業因,會感召其果;眾生若無業因,縱然地理風水有禍福吉凶,會有果報展現,何以故?無造作因,無有惡果;有造作因,有惡果故,如是因果絲爽。
如果佛弟子執迷地理風水,往往不能見因果律,世間諸法迷惑,因而不能相,無法上一層樓,佛弟子若沉溺三界內法術,無法進道,證成菩提,無有是處。
佛遺教經雲:“不得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不應。”
這個問題要討論起來,範圍實在了,一個解脫者,其他能夠契入整個宇宙能量,沒有生滅現象而產生所謂地理風水問題。因為空性當中並沒有任何時空隔閡,既無障礙,五行生剋問題,這《般若心經》所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意思。
因為能契入空性境界修行者,人能超越或放下對境界執著得失,他契入空性時,能體會所謂「實報土」,器世界娑婆所能比擬,不是有形世間五行風水能闡明,那個境界是多重3D立體影像,如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經卷第三‧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二》中云:「一一塵中有世界塵數佛剎。一一佛剎中三世諸佛皆悉顯現。……一一塵中無量身,復現無量莊剎,於一念中悉見,是無障法門,三世所有一切劫,於一念中能悉現,猶如幻化無所有,是名諸佛無礙法」殊勝境界。
但於三界中多數眾生而言,因為宇宙五行生剋關係中生成,所以身處娑婆我們,乃至器世間一切,本來有它定律法則,以及負能量差異影響。如我說,每個人與外環境,本是互為表裏、福禍相依,人是宇宙,外是宇宙;人是頭上腳下,乃表「頂天」,而畜生多背脊天,乃為「背道而馳」之徵;佛門右旋卍字,乃順天而行,而納粹左旋 標誌,逆天行道象徵嗎?所以這個五行相生世界,懂得其中奧妙者,能適度來作一些地理風水調整,是有其必要性。
至於說要如何做,才能不致過猶不及?很多事情,去瞭解事者認知程度,乃至衡量事者本身經濟狀況、行運及一切來做後評估,有辦法去達到一個結果,任何事情應適可、應以中庸主,會產生一些迷信,或者完全不信狀況!
所以這個問題是回到每個人自身,如我上述所說,人身體像一個小宇宙,而外環境一個宇宙,如果明天要好友去郊遊,但忽逢暴雨而不能成行時,倘若我們心情會因此而起伏或受影響,那表示我們是凡夫,三界六道當中,那要重視地理風水問題。如果我們能夠不受影響地面對如此逆境,能夠放下或轉念,這修行較得力者,但並非代表我們沒有所謂地理風水問題(如西方人沒有歷代祖先觀念,並代表他們沒有歷代祖先),乃至因為地理風水造成後續影響(如西方人縱有歷代祖先所造成問題,他們會這個方向去處理及解決)。
所以這些修行得力者,並非他們可以豁免一切五行逆緣,如佛陀一樣有滅族及十難之業,只能說這些問題產生時,這些修行人,能「遇境不著境」、「隨遇而安」地去罣礙及執著(這是屬於修行功夫),抑或有些人會這方面去著想(這只能算是無知程度),所以我說「人生,不是病痛,而是無知盲」。
於一個修行人乃至解脫者而言,他雖然身處三界當中,但他因為守得住自己意識及法體,外境六塵一切而扭轉,所以這些修行得力者而言,他們沒有所謂「地理風水」問題,這裏說「沒有」,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地理風水,而是指這些地理風水問題,他產生影響,因為他心是完全可以超越這些「事相」之上。
正如維摩詰居士修行典範:「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如中峰國師云:「故諸佛於儼然生滅中,唯見無生,眾生於湛然無生中,唯見生滅。……悟生滅無生,迷則無生生滅」。
於這樣一個問題,我想人寧可信其有,但反而是一些知識份子或少數宗教團體,會倡導「心」或「一切無罣礙」概念來看待。這「因果」這件事,不管你相信,不管你有沒有信仰,世間一切,有「因果」。我們肉眼看不到過去及未來,但不能否定這宇宙真理,像遠古科技發達狀況下,人們相信,地球以外,有其他星球存在一樣。
地,既然人有地理風水問題,怎麼可能學佛者或修行人沒有這個問題呢?所以可見人說佛教沒有「地理風水」問題,那是以偏概全及寡聞看法,因為我們身五行八卦、陰陽乾坤、生滅娑婆世界當中,而非身處契入空性、超越對待淨土界域,學佛人雖說要超越三界,但我們現在處在三界六道之中,這樣界域中,本來存在著所謂「五行相生」或者「五行剋」,所謂正負能量一個異性,所以這是不能提並論。
於這類問題,包括婚喪喜慶是否擇日、公司行號是否慎選,我想多數人是寧可信其有或說善如流地參考,因為大家還是會畏懼「人有旦夕禍福」事,所以只要基於違背常理之下,是站利多於弊情況下,順勢擇日選地,是情理事、,這部份,反而是佛教中,多「日日是日」、「無罣礙」、「平常心」、「心」論調,是一言難盡啊。
說台灣啟建寺廟過程,多數民間宗教,是道廟,還是重視主殿座向及中軸線方位,因為它們多數是神佛來指示,而非世間負責人作主,佛教這部份相反,現今佛教多法師作主,較少有諸佛背後主事,而這一點,是我們普濟禪寺,於其他寺廟殊勝及地方。因為本寺一切大事決斷,依止諸佛教導下,違因果、入佛知見地體現於世人面前。
寺廟建立是否看地理風水問題,站諸佛菩薩無形角度,只要寺廟落成了,確定諸佛坐鎮了,站空性立場,這一切順逆諸佛如來而言不是問題,無需重視人間方位。但是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祂個人是需要,影響,但實質娑婆度生是胞胎我們,諸佛菩薩了讓身處娑婆「陰陽、乾坤、五行」界域弟子們,人生中經歷千辛萬苦,減少建寺過程中,五行剋而面臨或遭遇到多逆境,站令正法道場流長立場,諸佛如來是覺得人世間我們,是選方位必要性。
然而一間寺廟建立,困難屬「靈山寶地」覓取,像本寺是諸佛如來為依止及作主觀音道場,處處無展現諸佛及神蹟,說我們位處苗栗靈山寶地,其平面地形圖一尊觀音坐相側面圖,這不可思議神蹟,正如祖庭浙江省普陀山觀音菩薩最初修練洛迦山,示現海上臥佛神蹟一嗎?這一切說明「佛選靈山,靈山選佛」千古話嗎?
要作毘盧觀音佛祖法脈東傳及冥陽兩利總道場,其靈氣能量那要非比。因為如此一座觀音道場,無形來講,它具備天地宇宙能量彙集,如此正法道場是要傳承百年千年弘化,所以傳承過程裏,是三世諸佛菩薩蒞臨、十方諸天諸仙擁護,是提昇四聖、度化六道群靈,讓他們能夠藉此離得及超越提昇時,可以依止崇敬一個道場。
我們綜觀祖庭中國浙江省普陀山千百年來,一切興衰過程中,每一個興起時,蘊藏著諸佛菩薩應化世間願心及度眾使命。所以毘盧觀音佛祖現階段諸佛法脈東傳到台灣,一切時空緣點上,有它必要性及存在性,只是人生時間裏,我們沒有辦法看到這一切不可思議。
所以「地理風水」問題有沒有?這是不爭事實,看每個人是否願意納受正知引導,還是堅持己見自我看法。因為實際上我們身處三界五行、陰陽乾坤一個地球裡,那麼這些問題本來會有,我們不能說學佛修行是要超越這一切,而完全否定這些問題存在而去看待,我們反而應該正知來面、來學習、來,這是學佛,千萬不要不明理地排斥,如此噎廢食,那可惜了。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情況下,還是看佛
"梵天擇地法"藏於《大正藏第十八冊》,編號No. 910。屬於《密教部》。
中有四十二種擇地法,指導修行人如何選擇地理位置,有自己居家環境,如何選擇。
如果有人說風水學是迷信,請看看這部經!看佛陀是怎麼說!
"梵天擇地法"裡,風水是一門學問,關係到人體和修行者修行成否!
密教中,建立曼荼羅,作諸法事,或建立殿堂時,選擇、適合地處,稱為擇地。秘法中,修法種類,而擇平地、山林、河邊,系造壇法而作決定。例如修請雨經法,須於露地造壇;修五秘密法,於閒靜山林或靜室中始可行。經典中對擇地所作解釋廣略,其地,或以釋,謂擇弟子心地;但前者為解釋。梵天擇地法(出自大藏經)講授此法。
延伸閱讀…
1999年3月27日我中央研究院第五屆中國科技史研討會上發表<風水源流批判後世風水術迷信>,後來一次某大學要辦研討會中,我想風水問題學術方法談一遍,結果遇到某位年和尚,他一句:「佛教是講風水。」否決了我熱心。
我心裡不服,然而「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應改為「秀才遇和尚,有理說不上」,阿彌陀佛,希望國內和尚不要群起攻我!阿門!),我實在沒輒,搖搖頭,唉離去。
,台灣所有出家人認為風水是迷信,我知道這樣觀念是如何起源,是哪一位佛教前輩開示出來。我「直覺」上知道佛教講風水是錯,我相信「我直覺」,因為多年來無數事物事後證明「我直覺」是。
上個月因病,作家蘇逸平先生站長帶一位高雄風水大師紀廷璜老師來我家堪察,後來紀老師開車高雄到嘉義我任職南華大學堪察我研究室與宿舍方位。我們認識,然而我佩服紀老師高竿,他點出我們全想不到病情癥結所在。
上個月因病,作家蘇逸平先生站長帶一位高雄風水大師紀廷璜老師來我家堪察,後來紀老師開車高雄到嘉義我任職南華大學堪察我研究室與宿舍方位。我們認識,然而我佩服紀老師高竿,他點出我們全想不到病情癥結所在。
有這些人因緣,所以我應該佛經中風水術寫出來,一方面讓社會大眾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讓講風水出家人震驚。唉,我這位不甘於傳統宗教解釋大叛逆,喜歡言人所未言,像本站「宗教詮釋」內「佛典中外星世界」、「乘」文章,會讓出家人念一聲「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如今這一篇要讓很多出家人猛念阿彌陀佛了,!
擇地觀念地術
<梵天擇地法>藏於《大正藏第十八冊》,編號No. 910。屬於《密教部》。
<梵天擇地法>一開頭是:謹案大梵天王《內秘密經》雲:如來因地時五百萬生中,作持咒仙人,每遊歷諸山,隱居淨室,諸梵天而來侍衛,有天龍八部而來現身,雖有善相,魔惱,法事不成,或為誦咒,梵回,或為姥陀法行,或為曼荼羅不得其地,此法多不成。
直接指出「持咒仙人」山中淨室中會感應到梵天及天龍八部到來,他們修行中會魔惱,而使法事不成,所以他們講究修行地點選擇。 經文提出有四十二種擇地方法。 「擇地」是佛經用名詞,風水古代名詞「地術」。 今案:經有四十二種擇地法,堪作曼荼羅,使持咒者如意法成,不得此法者消日月。
直接指出「持咒仙人」山中淨室中會感應到梵天及天龍八部到來,他們修行中會魔惱,而使法事不成,所以他們講究修行地點選擇。 經文提出有四十二種擇地方法。 「擇地」是佛經用名詞,風水古代名詞「地術」。 今案:經有四十二種擇地法,堪作曼荼羅,使持咒者如意法成,不得此法者消日月。
第一:入山石窟中深,四面有石,中心有土,如人掃地處,此是聖人成道處。地中心有異花出,其地第一,此作壇持咒,定得感諸如來,應持戒比丘得此地法,非持戒不得於此地,慎之。
【注釋】第一:山中石窟深處,看到四面有石頭而中心是土壤,好像有人掃過地方,聖人成道地方。如果地中心長異花,此地風水第一。這裡設壇持咒能感應到諸如來。持五戒出家人可以此地修行,沒有持五戒人不可此修行,要。
【原文】第二:深山有大蟲及獅子猛獸坐處,其地無草生處,聖人坐處,諸獸並是護塔神,此地作壇,法事立成。貧道開黃五年,入廣州深山有此地,前法受持,乃有一人,身作金色著白衣,大神身長三丈,貧道,其人報雲:「吾是頂之神,今見汝坐福地,感吾身現,來受汝法。」
【注釋】第二:深山中如果有蟒蛇及獅子猛獸坐過地方,那裡不生草木,是聖人坐處,這些野獸是護塔神,這裡作壇,法事。貧道開黃五年,發現廣州深山裡有此種地方,此方法持咒,沒想到出現一位金色身體穿著白衣身長三丈大神,貧道,那人說:「我是頂之神,今天看見你坐在福地修行,感應到我身體而使我現身,傳授你方法。」
【原文】第三:入山高頂上,見有大石,其清如磨處,見人影現,此石聖人吉祥石,取白茅席,坐西北角誦咒作法,克成就,非持戒比丘不得坐。
【注釋】第三:到高山頂上,見有大石頭,表面得如磨過樣子,人*可以照出影像,這是聖人吉祥石。拿出白茅鋪成席,坐在西北角誦咒作法修行,能成就。沒有持五戒比丘可以坐此地。
【原文】第四:山中四面有草木樹林,中心無物,如人掃地,作壇成就。
【注釋】第四:山中四面有草木樹林,中間沒有任何東西,乾得有人掃過,此地作壇修行有成就。
【原文】第五:山中見有五色石,青黃赤白黑各本,此是聖人學道處,此地勝,作壇四天王。
【注釋】第五:山中出現青色黃色紅色白色黑色五色石頭,此地是聖人學道地方,殊勝風水寶地,作壇修行四天王會降臨。
【原文】第六:入山中見蛇頭上有角盤石,蛇臥處無草,見人來即起去,此作壇。
【注釋】第六:山中看見蛇頭上長角盤著小石子,蛇臥地方草木不生,見到人來了離去,此地作壇修行。
【原文】第七:山中見有白鹿臥地,四面一丈無草木,此地堪作壇。
【注釋】第七:山中看見有白鹿臥地上,四周圍一丈之內沒有草木,此地可以堪察後作壇。
【原文】第八:山中見有白鹿,臥處四面無草木,見此相貌,並是作壇地。
【注釋】第八:山中看見白鹿,牠臥處四面沒有木,見到此種狀況,是作壇修行地方。
【原文】第九:山中有人身長一丈餘,著黑色衣,面有四目,坐於石上,其石上見人面像,比丘上必成。
【注釋】第九:山中有人身高一丈多,穿著黑色衣服,面孔有四個眼睛,坐在石頭上,石頭表面像鏡子能照出人像,比丘上去修行成就。
【原文】第十:山中有白頭老翁,眉鬢皆白,目送其行處,地不生草木,此地堪作壇,有草木不堪。
【注釋】第十:山中有白頭老翁,眉毛鬢毛全白了,眼睛看他走過地方,地上草木不生,此地可以作壇,如果有草木生長,不可作壇。
【原文】第十一:山中見有石,或土裡有五色雲出,非陰雨時見,此處是聖人坐處,作壇。
【注釋】第十一:山中若見到石頭,它下方土裡有五色雲采出現,有陰雨時候出現,此處是聖人坐地方,作壇最佳。
【原文】第十二:山中有石室,內獅子及猛獸居,無草木生者,此地堪作壇。
【注釋】第十二:山中有石室,裡面有獅子及猛獸居住,且不生草木,此地可以作壇。
【原文】第十三:山中有平處無草,其地有人腳跡一尺,堪作壇。
【注釋】第十三:山中有地方且不長草,此地有人腳跡一尺多,可以作壇。
【原文】第十四:入山谷,見有草地生,每似人坐上,其草頭屈者,其堪。
【注釋】第十四:進入山谷,看見草地上生長草,形狀好像人坐過,草頭坐低屈了,可以堪輿。
【原文】第十五:入山頂上及,見異花出於四面,中心可有八尺空地,其處。
【注釋】第十五:來到山頂上及高原,看見四面生長異花,中心地有八尺多是空地,這個地方。
【原文】第十六:山中見有花出處,但是聖人坐處無間,春夏秋冬,有異花出現,但有出華異於眾花,其地。
延伸閱讀…
【注釋】第十六:看見山中長花地方,聖人此地打坐修行,春夏秋冬四季有異花出現,而且有異於眾花花朵出現,此地。
【原文】第十七:山中持咒,見地上有白光出,四面無草,此地。
【注釋】第十七:山中修行持咒時,看見地上有白光出現,四面沒有長草,此地。
【原文】第十八:山中見有香氣,地有煙出,此地。
【注釋】第十八:山中不時出現有香氣,地裡好像有圖冒出,此地。
【原文】第十九:山中有五色光,地出或石出,視其處,出處。
【注釋】第十九:山中出現有五色光,有的地裡出現,有的石頭中出現,看其出現地方,此地。
【原文】第二十:山中見有孔雀鳥或諸鳥,銜草及雜花來投著,其地堪,是聖人出處。
【注釋】第二十:山中可以看見有孔雀或諸鳥,銜著草及雜花來投到地上,這個地可以堪,會是聖人出現地方,。
【原文】第二十一:山中有五色土處,明日平旦看五色光出,此地堪。
【注釋】第二十一:山中出現有五色土地方,次日是,能看到五色光出現,此地可用。
【原文】第二十二:山中見有白鶴四個,坐處無草,此是結壇地。
【注釋】第二十二:山中看見四隻鶴,牠們坐地方不長草,這裡是結壇地方。
【原文】第二十三:山中見雙樹,中間有狀如人形,其地堪。
【注釋】第二十三:山中看見兩顆樹相,中間有狀如人形,此地可用。
【原文】第二十四:山中見黃牛或白牛地臥,其地無草生,似人掃處,其地堪。
【注釋】第二十四:山中看見黃牛或白牛臥地上,地面草生不生,好像有人掃過,此地可用。
【原文】第二十五:山中有石打作鐘聲,其處堪。
【注釋】第二十五:山中有石頭會撞擊發出鐘聲,此地可以。
【原文】第二十六:山見有窟,中相若喚無響者,即有響者。
【注釋】第二十六:山中發現有洞窟,裡面發聲而不產生回音者,地方,若有回音不是地方。
【原文】第二十七:山中有寺觀,其地平旦,日未出時,看五色光者,堪。
【注釋】第二十七:山中有佛教寺或道教觀,其地,清晨太陽未出時候,能看見五色光者,可用地。
【原文】第二十八:山中見有神人著天衣,所出處,堪。
【注釋】第二十八:山中看見有神人穿著天衣,祂出現地方,可用。
【原文】第二十九:山中有土,如蟻子聚高五尺以來,其堪。
【注釋】第二十九:山中有土堆,好像螞蟻堆聚成,五尺多,可以。
【原文】第三十:山中見石或土如龍形狀,或地上如畫處,堪。
【注釋】第三十:山中看見石頭或地形如龍形狀,或者地上好像畫,可用。
【原文】第三十一:山中見有仙人或帶角人獸,視其所出之地,堪。
【注釋】第三十一:山中看見有仙人或帶有角人或獸,看他們出現地方,可用。
【原文】第三十二:,見有光出,或有犯其火,或有香,此是羅漢得道地,堪。
【注釋】第三十二:時處,經常有光線出現,或是出現火花,或是出現香,這裡是羅漢得道地方,可用。
【原文】第三十三:若入寺舍,及人家作壇,百倍千倍不及山中,救眾生,擇地,寺上伽藍穿地深二尺,其內得骨者不堪,得瓦石者,埋七寶於地內,然始得。
【注釋】第三十三:如果來到寺舍或者俗人家中作壇修行,百倍千倍比不上山中修行,要想救眾生,後要擇地。寺廟中伽藍穿入地下二尺,地下挖到骨骸者,此地不能,挖到瓦石者是不能,埋七寶於地內後,才能使用。
【原文】第三十四:穿地深三尺,得少許異物或寶,即名上地,堪。
【注釋】第三十四:挖地三尺,挖到少許異物或寶物,地方,可用。
【原文】第三十五:穿地深二尺,地內無物者作壇,其地內所取土,淨擇去,和香末實築。
【注釋】第三十五:挖地二尺,地底下沒有雜物者,可以作壇,其地下挖到土壤,選擇乾,和著香末可以於建築。
【原文】第三十六:地內有人居止眠臥處,此地堪。
【注釋】第三十六:地底下有人那裡居止眠臥是地方,此地可用。
【原文】第三十七:地內安窟窖,及雞犬臥處,堪。
【注釋】第三十七:地底下安窟窖,或是雞犬居住地方,可用。
【原文】第三十八:五更看地內氣候,有黑光不堪,外光出者堪。
【注釋】第三十八:五更時候看地內氣症候,如果出現黑光,此地不能,如果有外光出現,可以。
【原文】第三十九:若俗家作壇,多不如法,致有損傷,咒師彼此無利益,直須結界作壇,貧道驗有損失。
【注釋】第三十九:如果家裡作壇,大多會遵守方法,以致會有損傷,咒師彼此沒有利益,直須結界作壇,貧道查驗,確有損失。
【原文】第四十:若是結壇,令病人,每日澡浴,著新淨衣,一室內坐,咒師依前擇地作壇,專心稱名誦法,病人不令壇內得見,若病人於壇內,並損咒師。
【注釋】第四十:如果結壇,令病人清洗乾,每天要澡浴,穿乾衣服,要放在另一個房間內。咒師前面所言擇地作壇,專心稱名來誦法,不可讓壇內人看得到病人,如果將病人置於壇內,會損咒師。
【原文】第四十一:若是轉持戒比丘誦咒作壇,百千勝於俗人,若擇地得一作壇後,其地劫災起時,其地不壞。
【注釋】第四十一:如果是請持五戒比丘誦咒作壇,效果百千勝於俗人,如果擇地而且作壇後,那個地方起劫災時,這個地方會受損害。
【原文】第四十二:若作水壇,作[卄/間]擇得上勝地,若不得其地,無成益。
【注釋】第四十二:如果是作水壇,要選擇地方,如果找不到此種地方,後是會有。
《大正藏》第十八冊編號No. 911有《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一文,是佛經中難得風水文章,這是唐朝上都大興善寺沙門慧琳依《蘇悉地》《蘇婆呼》《玉呬耶》《毘盧遮那成佛》諸大乘經典所集作品。 「建立曼荼羅」五個字意思「建立道場」或「建壇」。
《大正藏》第十八冊編號No. 911有《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一文,是佛經中難得風水文章,這是唐朝上都大興善寺沙門慧琳依《蘇悉地》《蘇婆呼》《玉呬耶》《毘盧遮那成佛》諸大乘經典所集作品。 「建立曼荼羅」五個字意思「建立道場」或「建壇」。
《蘇婆呼經》雲:「行者,若持誦真言速成就者,應於諸佛曾住處,或於菩薩緣覺聲聞住之處,作曼荼羅,速得成就。」本句指要想速成修行人,應該選擇諸佛、或菩薩住過地方,建立道場,可以迅速得成就。因為這些地方能量,對修行人有加持作用,所以可得速成。
修行地點好壞修行成就有關係,像孟母為何要三遷,找理想環境,所以《蘇悉地經》列出修行地點三種級處,第一種是稱為「勝」「上等悉地」。中說:「若求上品悉地,應於如來八大塔處、菩薩生處、修苦行處、高山頂上、海島名山、海岸上、山谷中、舍利塔前有形勢處、愛樂處、多花果處、大林藪中大龍池邊、大河潭上泉池、無憒鬧處湫岸邊、深山蘭若多香木處、迥獨大樹影不移處、多聖蹟處,如是處名勝,力能成就上等悉地。」
第二種稱為「殊勝」「中品」。中說:「若於大蓮華池、大河洲渚、深岩窟中、花園林中、乳木處,往昔菩薩所遊履處、清淨蘭若多泉池處、無苦寒處、無苦熱處、迥獨高台、無諸猛獸多麋鹿處、山腹有水無人到處、吉祥軟草遍布地處、大河岸上淨伽藍、殿中或林木多花果處、周匝有水土餘剩處、國土人盛多處、城邑聚落多人信敬奉佛教處、往昔轉法-輪處、所居宅舍處,如是處名殊勝,力能成就吉祥,增福息災,敬愛中品。」
第三種普通了,中說:「若於曠野、神靈居塚墓間、屍陀林中山頂、諸大靈山執金剛前、大龍池邊諸天祠中、大神廟中祠祓處、阿修羅窟諸仙洞中、大陂大澤十字大路、衢道邊山岩龍窟、磐石上佛塔處、土地有靈多聖蹟處,如是處,力能成就金剛部法辟除鬼魅,損壞怨敵,摧伏天龍,諸曼荼羅等速得成就。」
《玉呬耶》提到要作道場地方乾,教我們「淨地法」 ,要七日前開始處理,掘地裡不佳土壤以及雜物,然後打平此地,各種香水撒淨,並且持誦,三天以前要咒語及香水持誦,方法複雜。中說:「七日已前,於其處,如法護身及護弟子,供養地神及護其地,方起穿掘除去地過,若去其地過而作法者,成就。是故其地中骨石、灰炭、樹根、蟲窠、髑髏、毛髮、及瓦礫,盡去令淨,應當細搗所掘之土,填其處,打令堅實,復牛液及諸香水散灑,令潤澤,打令平正,猶如手掌,即以香水調瞿摩夷,東北角右旋而塗,復於曼荼羅中心,穿一小坑持誦五種穀及五種寶五種五種藥,安於坑中築令平正,如是置寶及淨治,次應當作受持地法,三日已前,各本部辨事真言,持誦香水,於日沒時用灑其地,右手地,持誦曼荼羅主真言,受持此名受持地法。」
《毘盧遮那》中有提到去除地裡穢物規定:「彼揀擇地,除去礫石、瓦、破器、髑髏、毛髮、糠糟、灰炭、刺骨、朽木,及蟲蟻蜣蜋毒螫類,離如是諸過,遇良日晨定日時分,宿直諸執皆應,於食前時,值吉祥相,一切如來作禮。」除此之外,這一提出「擇日」觀念,這是學佛者相信事情,認為「擇日」是迷信,《毘盧遮那》另一處經文中有提到要建立道場,先擇地外,要擇日,才能建立:「建立曼荼羅,先擇其地,自量本所求願,擇取相應處,師禀受加持法,心無疑滯,然後善擇其時,取良日吉辰,方可建立。」
所以,相信佛經裡有風水及擇日人們,應該無言了吧!這兩個令人觀念之外,有祭拜禮,對作道場當地土地公(地神)要焚香,《毘盧遮那》教我們:「修行者焚香,啟告賢聖及地神,言:『仰啟一切如來、諸菩薩、緣覺、聲聞、五類諸天、堅牢地神、及此處祇,我某甲依持明藏教,受持某尊真言,為求菩提(若求別事一一具陳),於此地建立曼荼羅,精修念誦,我所求事願速成。唯願地神憶本願,許我建立曼荼羅,護助於我,令天魔及惡鬼神作諸障難。如本師釋迦如來坐菩提樹,降伏眾魔,我今亦爾。若有障,願諸佛菩薩示相,令我自辨善惡之肇,唯願本尊及諸明王護念於我,使鬼神相,誑惑於我。若無障,願見吉祥殊勝境界。』如是啟告,於置壇處西邊,如法護身,靜然安坐,誦本所持真言一千八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