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江北岸,一條1公里萬安老街臨水而立。石墩堆砌碼頭、沿街懸掛招幌訴說著昔日萬安城商業。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萬安古鎮,有1700多年曆史,是徽州四大古鎮之一。
老街之所以聞名,於它是全國僅存手工製作羅盤產地。羅盤,叫羅經,是風水探測工具。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萬安羅盤獲金獎。
清幽巷弄入口,便是吳魯衡羅經老店。這家傳襲八代、享譽300餘年羅盤製作世家,有於古韻之中問道。
風水嗎?吳魯衡羅經第八代傳人吳兆光舉例說,房子裡人會出現腰腿疼身體,風水師羅盤調整門向,改變風吹進門內強度。羅盤是中國古人總結人和之間規律,進而這些理論體系文字和符號方式表現羅盤上,“時髦話說數據和概率學嘛。”
老店內,十多名工人正在一張張排列桌子前著。一面羅盤的製作要過七工序:選料、車盤、分格、清盤、寫盤、油貨和安裝磁針。每一道工序分很多工序,一塊木板到一件成品,週期需要三個月。
延伸閱讀…
風水師們知道,一面羅盤不在乎它大小和度,而是指針。指針靈活度和準度決定了風水探測精度。
延伸閱讀…
安裝磁針是吳兆光獨門絕技,每一面羅盤這道後工序,他手。 “指針本身會指南,核心是成品外觀看不見銅帽,它只有小拇指甲蓋三分之一那麼小。”吳兆光說,敲制銅帽,靠不是眼睛,而是敲打聽振動聲音,分辨裡面錐度和角度。
“這是父親傳給我。”吳兆光說,傳統工藝要傳承,需要有人手把手地教,否則只能學了樣式,領悟不到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