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蟬鳴聲超療癒! | 晚上蟬叫聲讓人睡不著? | 台灣夏夜必聽蟬叫聲

夏夜的晚上蟬叫聲總是特別響亮,那種「唧唧唧」的聲音穿透整個社區,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是不是有隻蟬就停在窗戶邊。這種聲音雖然吵,但對很多台灣人來說卻是夏天不可或缺的背景音樂,特別是住在郊區或公園附近的朋友,應該對這種體驗特別深刻。

說到蟬鳴,你知道嗎?其實不同品種的蟬叫聲都不太一樣,而且牠們出現的時間也不太相同。這邊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讓大家了解一下台灣常見的幾種蟬:

蟬種類 叫聲特徵 活躍時間 分佈地區
熊蟬 連續尖銳的「唧—」聲 6-9月,白天居多 全台低海拔地區
薄翅蟬 短促的「滋—滋—」節奏 7-8月,黃昏時段 中南部較常見
台灣騷蟬 高頻的「嘶—」長音 全年,晚上特別多 北部山區
黑翅蟬 低沉的「嗡—嗡—」聲 5-7月,清晨時段 東部海岸線

最近這幾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晚上的蟬叫聲好像變得更多了?這可能跟氣候變遷有關,溫度升高讓蟬的活動時間延長,加上都市綠化做得不錯,讓這些小傢伙有更多生存空間。我家附近的公園每到夏天晚上就變成蟬的演唱會現場,有時候想開窗通風都得考慮一下,因為那個音量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有些人會覺得蟬叫很吵,但其實仔細聽會發現牠們的叫聲很有層次感。特別是晚上安靜的時候,那種聲音會讓人莫名覺得很放鬆,就像大自然的白噪音一樣。我認識一些朋友還會專門錄下蟬鳴聲當作助眠音樂,說比什麼雨聲、海浪聲都有效。不過這種喜好真的是見仁見智啦,就像有人超愛榴槤,有人聞到就想吐一樣。

說到蟬,不得不提一下牠們的生命週期。這些小東西在地底下可能待了7、8年,就為了出來唱這一個夏天的歌,想想也蠻浪漫的。雖然牠們的叫聲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想拿拖鞋丟過去(開玩笑的啦),但這就是夏天的味道啊!就像冬天要聽聖誕歌、過年要放鞭炮一樣,沒有蟬叫的夏天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晚上蟬叫聲

夏天晚上為什麼蟬叫聲特別大?原來是這個原因!每到夏季夜晚,總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蟬鳴聲,其實這背後藏著不少有趣的生態秘密呢。蟬是典型的日行性昆蟲,但為什麼晚上叫得特別響?主要跟牠們的求偶行為和環境溫度有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傢伙的夜間活動模式吧!

蟬鳴其實是雄蟬用來吸引雌蟬的「情歌」,而夏季夜晚的溫度對牠們來說剛剛好。白天太熱會讓牠們消耗過多體力,傍晚到夜間氣溫適中,正是牠們最活躍的時段。而且夜晚環境噪音較少,聲音傳得更遠,這樣才能讓方圓幾百公尺內的雌蟬都聽到自己的「告白」喔!

時間段 蟬鳴強度 主要原因
正午 ★★☆ 溫度過高,蟬需要躲陰涼處
傍晚 ★★★★ 最佳求偶時段,溫度適宜
深夜 ★★☆ 溫度下降,活動力減弱

台灣常見的幾種蟬中,熊蟬和薄翅蟬特別喜歡在傍晚時分大合唱。這些小傢伙的發聲器構造很特別,靠腹部共鳴室放大聲音,一隻蟬就能發出超過100分貝的聲響,相當於一台摩托車的引擎聲呢!難怪夏天的夜晚總是這麼熱鬧。

另外你可能沒注意到,下雨前的悶熱夜晚蟬叫聲會更密集。這是因為空氣濕度高有利於聲音傳播,而且這種天氣往往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繁殖季節,雄蟬們當然要把握機會展現歌喉啦!下次聽到蟬鳴時,不妨仔細分辨看看,說不定能認出不同種類的蟬叫聲喔。

台灣哪些地方的夜晚蟬鳴最明顯?在地人推薦這幾處,這些地方不僅能聽到大自然的交響樂,還能感受台灣夏夜獨特的氛圍。說到蟬鳴,很多人以為只有白天才聽得到,其實在台灣某些地方,夜晚的蟬鳴聲反而更加清晰響亮,尤其是雨後或濕度高的時候,這些小傢伙可是活力十足呢!

首先一定要提到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這裡的夜晚蟬鳴簡直是免費的天然音樂會。特別是二子坪步道一帶,傍晚過後就能聽到台灣熊蟬和黑翅蟬此起彼落的叫聲,搭配著涼爽的山風,整個氛圍超級療癒。在地人都知道要帶件薄外套,因為山區晚上會有點涼,但為了聽這場大自然的演唱會絕對值得。

再來是台中大坑風景區,這裡的蟬鳴特別與眾不同。9號和10號步道周邊的樹林裡,到了晚上7點後就會開始熱鬧起來,台灣特有的「騷蟬」叫聲特別宏亮,有時候還會跟青蛙的叫聲互相呼應,形成有趣的二重奏。不少當地人晚上都會特地來這裡散步,一邊運動一邊享受這天然的背景音樂。

南部朋友則推薦高雄柴山,這裡的夜晚蟬鳴簡直是震撼級的!尤其是龍泉寺一帶的山徑,台灣大蟬的叫聲可以傳得老遠,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誤以為是某種機械發出的聲音。在地人開玩笑說,第一次來的人常常會被這音量嚇到,但聽久了反而會上癮,變成每晚必聽的ASMR。

推薦地點 最佳聆聽時段 常見蟬種 在地小提醒
陽明山二子坪 18:00-21:00 台灣熊蟬、黑翅蟬 記得帶薄外套防涼
台中大坑9號步道 19:00-22:00 騷蟬 穿防滑鞋,步道稍陡
高雄柴山龍泉寺 19:30-23:00 台灣大蟬 音量很大,要有心理準備

除了這些知名景點,其實台灣很多郊山步道在夏季夜晚都能聽到不錯的蟬鳴聲。像是新北市的銀河洞越嶺步道、台南的虎頭埤風景區,或是花蓮的鯉魚山步道,這些地方雖然不是特別以蟬鳴聞名,但只要選對時間去,都能享受到很棒的夜間自然音樂會。在地人最推薦的時間點是傍晚雨後,這時候蟬鳴會特別活躍,而且空氣中還帶著雨後的清新感,整個體驗會更加分。

說到聽蟬鳴的小技巧,在地人分享說最好選擇樹木茂密但人為光害少的地方,因為蟬比較喜歡在黑暗處活動。另外穿著淺色衣服容易被蟬當成樹幹而靠近,說不定能有更近距離的接觸經驗。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地方晚上還是會有其他昆蟲或小動物出沒,建議要結伴同行比較安全,也要記得帶手電筒但盡量不要直射樹林,以免打擾到這些夜間音樂家們的演出。

晚上蟬叫聲

住在都市也能聽到蟬叫嗎?專家教你辨識都市蟬聲。其實台北街頭的樹上,每到夏天還是藏著不少蟬鳴聲喔!只是我們常常被車聲、施工聲蓋過去,沒仔細聽真的會忽略這些都市中的自然樂章。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在水泥叢林裡,找到這些小小音樂家的蹤跡。

首先要知道,台灣都市常見的蟬種跟郊區不太一樣。像是「熊蟬」這種體型較大、叫聲宏亮的品種,在公園老樹上就很常出現。牠們的叫聲是連續的「滋——」,像摩托車催油門的聲音,早上特別容易聽到。另外還有「薄翅蟬」,叫聲是短促的「唧唧唧」,常在午後出現,躲在行道樹的葉子後面。

蟬種名稱 叫聲特徵 出沒時間 常見地點
熊蟬 連續「滋——」聲 上午至傍晚 公園、校園老樹
薄翅蟬 短促「唧唧唧」 午後時段 行道樹、灌木叢
蟪蛄 高低起伏「嗚咿——」 黃昏時分 河濱公園樹林

想要在都市裡聽蟬叫,挑對時間和地點很重要。建議可以趁平日早上7-9點,到住家附近的公園走走,這時候車流比較少,蟬聲會更明顯。如果聽到「滋——」的長音,抬頭看看樹幹,說不定就能發現黑黑胖胖的熊蟬本尊。記得要安靜觀察,太大聲會把牠們嚇跑喔!

都市蟬的生存其實很不容易,牠們要面對空氣污染、熱島效應,還有樹木被修剪的問題。有些蟬會選擇在夜間鳴叫,避開白天的噪音。專家說這幾年發現都市蟬的叫聲頻率有變高的趨勢,可能是為了在吵雜環境中讓同伴聽到。下次走在路上,不妨放慢腳步聽聽看,這些小生命正在用盡全力在水泥森林中歌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