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力膺切【韻會】閭承切,𠀤音陵。
蔆,一種水生植物。其葉略呈三角形,邊緣稍有鋸齒。葉柄中部膨大,形成氣囊,有助於葉片浮在水面。夏日開放小白花,果實為堅硬的核果,呈綠色或褐色,具有二角或四角。果肉可食用或製成澱粉,全草也可入藥。


相傳,楚人將其稱為「芰」,而秦人則稱之為「薢茩」。司馬相如曾提出,「蔆」字從「遴」,取其力膺切的諧音之意。
特徵 | 描述 |
---|---|
外形 | 葉呈三角形,邊緣稍有鋸齒 |
葉柄 | 中部膨大成氣囊,可貯存空氣 |
蔆意思:中藥的寶庫
蔆,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材,具有悠久的藥用歷史。其味辛、苦,性温,歸肝、腎、心經,具有温腎助陽、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
蔆的種類
蔆主要分為兩種:
種類 | 別名 | 科屬 |
---|---|---|
蔆 | 川芎、官芎、中芎 | 傘形科 |
牛膝蔆 | 山蔆、牛膝蔆 | 茜草科 |
蔆的功效
蔆具有以下功效:
- 温腎助陽:蔆能温補腎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 祛風散寒:蔆能祛風散寒,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活血通絡:蔆能活血通絡,改善血氣運行不暢引起的痛經、閉經、四肢麻木等症狀。
- 其他功效:蔆還具有止痛、消腫、抗菌等功效。
蔆的應用
蔆主要用於以下疾病:
- 腎陽虛:蔆能温腎助陽,可用於治療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
- 風寒感冒:蔆能祛風散寒,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 行經不暢:蔆能活血通絡,可用於治療痛經、閉經等症狀。
- 其他疾病:蔆還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中風等疾病。
蔆的用法用量
蔆一般以煎服或泡酒的方式服用,用量根據病情和體質而定。
- 煎服:取蔆15-30克,煎水服用。
- 泡酒:取蔆10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天後服用,每日10-20毫升。
蔆的注意事項
服用蔆需要註意以下事項:
- 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 長期服用蔆容易傷及肝腎,因此不宜久服。
延伸閲讀…
菱-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漢典“菱”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