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 説明 |
---|---|
起源 | 中國古代傳説 |
寓意 | 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 |
特點 | 數字排列圖案 |
淵源 | 五代道士陳摶提出,朱熹採納 |
解釋 | 易學中的圖像,用於解釋《周易》 |
爭議 | 有人認為是附會古代傳説,不足為憑 |
發展 | 被應用於風水、占卜等術數 |
影響 | 東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廣泛存在的潛水者創世神話 |
結構 | 由點組成,奇數用白點,偶數用黑點 |
數理依據 | 溯源至《尚書‧洪範》五行次序 |
應用 | 玄空派風水學中的「洛書軌跡」 |
五行 | 與五行思想相印證,包含生剋乘侮 |
卦象 | 奇門遁甲中的九星九門 |
意義 | 由朱熹定義,表達五行生成 |
謎團 | 真正的河圖洛書已無可稽考,眾説紛紜 |
記載 | 《繫辭傳》中記錄的文字,可能最早記載 |
命名 | 來源於「天地之數」圖 |
數字 | 九宮之數組成 |
起源 | 來自《大戴禮》和《乾鑿度》 |
與八卦 | 八先天八卦乾震坎艮依次得九八七六,坤巽離兑得一二三四 |
與河圖 | 位於西方金的乾與兑,其數為九與四,都屬於太陽 |
與五行 | 太極代表完滿的能量體「十」和最初的那一個整體 |
能量 | 「先天」帶來的能量和日常補充的能量 |
衰減 | 事物能量(陽氣)經歷由「九」到「一」的衰減過程,歸零則「消亡」 |
太極 | 兩儀四象八卦的演化路線,萬事萬物最後會歸於太極這個「一」 |
卦象 | 古人假設的事物能量(陽氣)遞降路線,是一個事物「氣數」的流動方向 |
數字 | 洛書的數字方位的記憶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 |
河圖 | 把洛書的數字與能量遞降路線配對,用繩子連接 |
符號 | 河圖中使用虛實(黑白)圓點所表示的數字 |
數字 | 洛書對位的數字相加是「十」 |
後天八卦 | 由先天八卦能量(陽氣)遞降規律與類似地球春夏秋冬的循環運轉規律共同形成 |
五行 | 發現「火金木土水」的相剋就像事物的能量遞降一樣,於是根據「火」能量最高、「水」能量最低的原則把五行安排在能量遞降的路線中 |
分陰陽 | 把金、木、土這三種「固體」分陰陽而各變成兩個 |
挪動 | 「陰金」、「陽金」、「陰木」、「陽木」這四個「棋子」分別沿着能量遞降路線往後挪動了一位 |
代號 | 用先天八卦各卦的名稱來作為五行在能量遞降路線分陰陽之後的代號 |
河圖八卦: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奧秘
河圖八卦,相傳是中國上古伏羲氏觀察天地萬象後,發現自然界的規律總結而成的兩幅圖案,分別被稱為河圖和八卦,它們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河圖
相傳,約公元前3323年,伏羲氏在洛水邊上看到了一隻神龜負出一個圖,龜背上有黑白相間的點點,排列有序,共分九格,稱為「九宮格」。
數字 | 顏色 | 陰陽 | 方位 |
---|---|---|---|
7 | 白 | 陽 | 東 |
9 | 黑 | 陽 | 南 |
3 | 白 | 陰 | 西 |
1 | 黑 | 陰 | 北 |
5 | 白 | 陽 | 中央 |
8 | 黑 | 陽 | 東南 |
4 | 白 | 陰 | 西南 |
6 | 黑 | 陽 | 西北 |
2 | 白 | 陰 | 東北 |
九宮格中,單數為陽,偶數為陰。數字的排布符合「左陽右陰,上南下北」的規律。河圖傳説是中國最早的數理圖式之一,被認為藴含著宇宙運行的奧秘。
八卦
根據河圖中的陰陽排列規律,伏羲氏又推演出了八個卦,分別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和兑。八卦每一卦由三畫組成,有陰有陽,代表著不同的現象和方位,組合後形成了六十四卦,構成八卦體系。
八卦 | 符號 | 陰陽 | 方位 | 五行 | 季節 |
---|---|---|---|---|---|
乾 | ☰ | 陽 | 西北 | 金 | 秋季 |
坤 | ☷ | 陰 | 西南 | 土 | 夏季 |
震 | ☳ | 陽 | 東 | 木 | 春季 |
巽 | ☴ | 陰 | 東南 | 木 | 夏季 |
坎 | ☵ | 陰 | 北 | 水 | 冬季 |
離 | ☲ | 陽 | 南 | 火 | 秋季 |
艮 | ☶ | 陽 | 東北 | 土 | 冬季 |
兑 | ☱ | 陰 | 西 | 金 | 秋季 |
八卦系統既可單獨解卦,也可組合解卦。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占卜的工具,也是哲學思辨和宇宙觀的表達方式。
河圖八卦的發現和應用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不僅是中國數學、天文、地理、醫藥等學科的源頭,也成為中國文化中重要的符號和象徵,在建築、藝術、文學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延伸閲讀…
河圖洛書與八卦III:當代河圖洛書溯源
先天八卦、洛書、河圖、後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現順序 – 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