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多肉超好養!新手必看 | 馬齒莧多肉繁殖技巧大公開 | 這樣澆水馬齒莧多肉活更久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馬齒莧多肉」要怎麼照顧,這種肉肉的小植物其實超好養的啦!它又叫「太陽花」或「豬母奶」,葉子肥嘟嘟的超可愛,而且隨便插枝就能活,根本是懶人植物首選。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技巧,讓你家的馬齒莧多肉長得又肥又漂亮~

馬齒莧多肉最特別的就是它會開小花,顏色從黃色到粉紅色都有,早上開花下午就閉合,超級有趣的!平常放在陽台或窗邊曬太陽就很夠了,完全不用特別照顧。不過要記得它是「見乾見濕」的類型,澆水前先摸一下土,乾了再澆,不然容易爛根喔。

馬齒莧多肉基本養護重點

項目 建議方式 注意事項
日照 全日照或半日照 夏天中午要稍微遮陰
澆水頻率 土乾透再澆 冬天可減少到2週一次
繁殖 枝條扦插或葉插 剪下後晾乾1天再種
肥料 春秋季每月一次薄肥 用多肉專用肥最安全
病蟲害 幾乎沒有 偶爾要注意介殼蟲

這種植物真的超級耐命,我曾經有盆忘記澆水快一個月,葉子都皺巴巴了,結果一澆水隔天就恢復元氣!如果想要讓它長得更茂密,可以定期把頂端的嫩芽摘掉,這樣側芽會長更多,整盆看起來會更飽滿。另外它也很適合跟其他多肉植物混種,不同質感的葉子搭配起來超有層次感。

很多人不知道馬齒莧多肉其實可以吃耶!老一輩的台灣人都會摘嫩葉煮湯或炒菜,吃起來酸酸的很開胃。不過現在種來觀賞的品種可能噴過農藥,建議還是不要隨便摘來吃比較安全。如果要在陽台種來當野菜,記得要用有機方式栽培喔。

馬齒莧多肉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馬齒莧多肉是什麼?新手必知的入門知識」,其實它就是我們台灣路邊常見的「豬母乳」啦!這種多肉植物超級好養,葉子肥嘟嘟的超可愛,而且隨便插枝就能活,根本是植物殺手的救星。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小知識,讓你輕鬆入坑多肉世界~

馬齒莧多肉最特別的就是它超強的適應力,太陽曬得多會變紅紫色,放在陰涼處就維持翠綠色。我陽台上那盆從去年夏天撐到現在,連颱風天都沒在怕的!記得要用排水好的土,像這樣混合就很適合:

材料 比例 備註
培養土 50% 一般園藝用就可以
珍珠岩 30% 幫助排水超重要
粗沙 20% 工地撿的記得洗乾淨喔

澆水真的是新手最容易搞錯的部分。很多人以為多肉要天天澆,結果爛根給你看~我的經驗是摸葉子有點軟皺再澆,夏天大概1週1次,冬天可以拖到2週。重點是澆就要澆透,看到水從盆底流出來就對啦!

繁殖方法簡單到笑出來,隨便折一段枝條插土裡,2週就長根。我上次修剪下來的枝條送鄰居,現在整條巷子都在種。要注意的是開花後植株會變醜,建議把花剪掉保持株型。如果想收種子玩,等蒴果變黃再採收,曬乾後小黑籽超像芝麻超可愛的!

病蟲害方面最怕介殼蟲,發現葉子有白色棉絮狀就要處理。我的秘方是用酒精棉片擦拭,嚴重時噴辣椒水(記得傍晚用,不然太陽曬會燒葉)。其實馬齒莧多肉本身有抗菌性,保持通風通常不太會生病,比玫瑰好照顧100倍!

最近在台灣的多肉植物圈裡,馬齒莧多肉簡直紅到不行!為什麼馬齒莧多肉這麼受台灣人歡迎?其實跟它的「超強適應力」和「懶人友善」特性超有關。台灣夏天又悶又熱,很多多肉根本撐不過去,但馬齒莧偏偏越曬長得越旺,隨便插枝就能活,根本是植物界的「小強」啊!

這種多肉還自帶「變色龍」技能,陽光曬多一點葉片會從青綠色變成粉橘色,擺在陽台根本是天然裝飾品。而且它繁殖速度快到誇張,隨便摘片葉子放土上,沒幾天就冒新芽,超級適合想體驗爆盆成就感的種植新手。

馬齒莧多肉優點 台灣人愛的原因
耐旱耐濕 台灣潮濕氣候也能活
繁殖容易 插枝、葉孵成功率超高
顏色多變 陽光照射會變色超療癒
價格親民 花市50元就能帶回家

更棒的是馬齒莧多肉根本是「三心牌」代表——放養省心、觀賞開心、繁殖有成就感。台灣人工作忙,這種不用天天澆水還能長得胖嘟嘟的植物,根本是都會人的救星。而且它還會開小花,雖然迷你但超可愛,放在辦公室窗台根本是天然減壓小物。

很多台灣人還發現馬齒莧多肉有「空氣淨化」的隱藏技能,尤其適合放在電腦旁邊。它的葉片肥厚能儲水,晚上還會釋放氧氣,比起嬌貴的觀葉植物,這種粗生粗養的特性完全打中台灣人「實用至上」的胃口。難怪從北到南,從陽台到咖啡廳,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馬齒莧多肉

如何照顧馬齒莧多肉?簡單養護技巧分享

馬齒莧多肉係近年台灣超受歡迎嘅盆栽,佢肥厚嘅葉片同粉嫩嘅色澤真係好療癒!不過好多新手都會問:「點解我養嘅馬齒莧成日爛根?」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呢種多肉真係超好養嘅。首先最重要嘅就係澆水,佢同一般多肉一樣怕太濕,特別係台灣夏天濕氣重,建議等盆土完全乾透再澆,冬天甚至可以兩三禮拜先澆一次。記得澆水要澆透,等多餘水分從盆底流出就得啦。

光照方面,馬齒莧需要充足陽光先會長得飽滿。如果放室內,最好擺喺窗邊,每日至少要有4-6小時散射光。不過夏天正午太陽太猛嘅時候,要記得遮陰,否則葉片可能會曬傷變黃。我發現朝東或朝西嘅陽台最適合,光線充足又唔會太強烈。冬天可以放心曬多啲,陽光會讓葉緣呈現漂亮嘅粉紅色。

施肥同換盆都係養護重點。馬齒莧生長速度中等,通常1-2年換一次盆就夠。換盆時可以順便檢查根部,剪掉腐爛嘅部分。肥料建議用緩釋肥,春夏生長季每個月施一次就好,秋冬可以完全停肥。記住寧願少肥都唔好過量,太多肥料反而會燒根。

養護項目 建議做法
澆水頻率 夏天7-10天一次,冬天2-3週一次
光照需求 每日4-6小時散射光,避免正午強光
適合溫度 15-28°C,冬天不低於5°C
土壤選擇 多肉專用土或自配(泥炭土:珍珠岩=1:1)
施肥方式 生長季每月一次稀釋液肥

繁殖馬齒莧超簡單,剪下一段健康嘅枝條,晾乾傷口1-2日後插喺微濕嘅土裡,好快就會生根。我習慣春天同秋天繁殖,成功率最高。平時要注意觀察葉片狀態,如果發現葉片變軟或掉落,可能係澆水太多或光照不足。另外要定期檢查有冇蟲害,特別係介殼蟲同紅蜘蛛,發現要立即處理。只要掌握呢啲基本技巧,馬齒莧多肉真係可以養得又肥又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