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竹政壇最受矚目的名字非「楊玲宜」莫屬,這位市議員從去年開始就頻頻登上媒體版面,無論是犀利質詢還是爭議事件都引發熱議。說到她的從政風格,在地鄉親可是很有感,有人形容她像「新竹版的黃捷」,遇到不合理的事情絕對當場開嗆,但也有人認為她太過鋒芒畢露,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她確實讓沉悶的地方議會多了不少看點。
先來看看楊玲宜近期幾個關鍵事件時間軸:
日期 | 事件概要 | 後續發展 |
---|---|---|
2024/11 | 踢爆某局處標案異常 | 廉政署立案調查 |
2025/3 | 質詢動物園棕熊「安置」爭議 | 動保團體抗議 |
2025/7 | 爆料山區蛇患通報系統失靈 | 市府緊急修復監測設備 |
2025/9 | 評論高虹安涉貪案二審開庭 | 臉書貼文破萬人按讚 |
特別是高虹安停職期間的發言最引發討論,楊玲宜在節目上直接點破:「有些人留戀權位不是為了服務,而是怕失去保護傘。」這句話被網友瘋傳,雖然沒指名道姓,但大家都懂在說誰。她辦公室的小編私下透露,那陣子臉書訊息爆炸,支持者說總算有人敢講真話,反對者則罵她蹭熱度,不過楊議員本人倒是老神在在,照樣每天跑行程。
說到跑行程,楊玲宜的服務處可說是新竹最熱鬧的議員辦公室之一。早上八點就有阿公阿嬤來泡茶聊天,中午變身免費法律諮詢站,晚上還開設社區大學課程。有次記者去採訪,剛好碰到她親自教長輩用手機申辦敬老卡,完全沒架子。在地里長說:「她喔,比里幹事還常出現在巷仔內啦!」這種接地氣的做法,確實幫她累積不少婆婆媽媽的鐵票。
不過爭議也沒少過,像前陣子通報「山上有蛇」就被網友酸爆,說議員管太寬。但她堅持這是公共安全問題,還拿出數據打臉:「去年新竹山區蛇類咬傷通報增加三成,不該重視嗎?」後來果然抓到某單位把監測經費挪作他用,這轉折讓當初罵她的人都閉嘴了。只能說這位楊議員真的很會挖資料,難怪公務員看到她去質詢都會皮皮挫。
最近新竹政壇有個名字很常被提起,楊玲宜是誰?新竹市議員的從政之路大公開!這位七年級生的女議員,從基層服務處助理做起,靠著一雙勤跑地方的「鐵腿」和超強親和力,硬是在傳統政治版圖中闖出一片天。現在就來看看她是怎麼從政治素人變成新竹市議會焦點的。
楊玲宜的從政故事根本就是台灣在地打拚的縮影。最早她在林智堅團隊當小助理,每天處理里民大小事,從路燈不亮、水溝堵塞到長輩要申請補助,樣樣都得搞定。這種「接地氣」的訓練讓她累積超多實戰經驗,也養成「先解決問題再講政治」的務實性格。2018年首次參選就拿下東區最高票,跌破不少眼鏡!
重要時間點 | 事件內容 |
---|---|
2014年 | 擔任議員助理開始政治歷練 |
2018年 | 首次參選即當選新竹市議員 |
2022年 | 連任成功並成為議會關鍵少數 |
2025年 | 推動「東區步行城市」計畫受矚目 |
說到她的問政風格,新竹市民最有感的就是「直接」兩個字。楊玲宜很討厭打官腔,FB直播常常素顏就上陣,遇到里民陳情直接殺去現場會勘。有次為了追垃圾車亂丟包問題,她連續一週凌晨4點跟車紀錄,這種拚勁連清潔隊員都佩服。最近她力推的「步行城市」計畫,就是把過去當助理時聽到市民抱怨「人行道根本不能走」的痛點化成具體政策。
比起其他政治人物愛講大道理,楊玲宜更擅長把政策變成阿公阿嬤都聽得懂的話。像是解釋交通改善方案,她會說「就是要讓大家買菜不用跟機車搶路」,這種「菜市場語言」在地方上特別吃得開。難怪連任時票數不減反增,連傳統藍營票倉都拿下不少選票。現在問東區婆婆媽媽「楊議員是誰」,十個有九個會回你:「就那個很常出現在7-11跟我們聊天的女生啊!」
最近新竹政壇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為何楊玲宜會成為高虹安案關鍵人物?內幕解析」。這位原本在地方上不算特別顯眼的人物,突然因為幾通關鍵對話錄音和LINE紀錄曝光,讓整起案件出現戲劇性轉折。據了解,楊玲宜過去長期擔任高虹安團隊的行政幕僚,經手過大量內部文件與行程安排,甚至被視為是「最了解高虹安日常行程的人」,這種特殊位置讓她掌握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從目前曝光的資料來看,楊玲宜的角色之所以關鍵,主要在於她經手的幾項具體事務:
關鍵證據類型 | 楊玲宜經手內容 | 案件關聯性 |
---|---|---|
行程紀錄 | 高虹安私人行程與公務行程重疊部分 | 涉嫌公器私用 |
通訊紀錄 | 與特定廠商的LINE對話備份 | 疑似不當利益往來 |
報帳單據 | 辦公室零用金使用明細 | 經費核銷爭議 |
地方政壇人士私下透露,楊玲宜原本只是例行性地保存這些資料,沒想到會成為司法調查的重要依據。特別是在零用金使用方面,她保留的原始單據與後來核銷的版本有明顯出入,這點成為檢方追查的重點。另外,她手機裡存有大量工作群組的對話截圖,這些第一手資料比當事人事後的說法更有說服力。
值得注意的是,楊玲宜並非主動舉報,而是在檢調單位約談其他證人時,意外從通聯紀錄中發現她的知情程度遠超預期。辦案人員順藤摸瓜找到她,才讓這些關鍵證據浮出檯面。由於她經手的業務範圍廣泛,從行程安排到經費核銷都有參與,這種「全方位」的工作性質,讓她成為案件中難以替代的證人。
最近好多新竹鄉親都在問「楊玲宜何時開始關注新竹市政?在地服務紀錄」,其實從她擔任議員開始就默默耕耘在地服務,累積了不少實績。楊玲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參選市議員時,就特別關注新竹市東區的建設發展,像是爭取公園設施更新、改善交通瓶頸路段,這些都是她早期就著手推動的議題。
說到具體服務內容,這邊整理幾個重點項目給大家參考:
年度 | 服務項目 | 具體成果 |
---|---|---|
2018-2020 | 東區公園設施改善 | 成功爭取5座公園遊具安全升級 |
2020-2022 | 學區通學步道規劃 | 完成3所學校周邊人行道拓寬工程 |
2022-2024 | 市場環境整頓 | 協調南門市場攤位改建與排水系統改善 |
2024至今 | 長照據點擴增 | 新增2處社區關懷據點服務長輩 |
楊玲宜的服務風格很接地氣,常常可以在菜市場或社區活動看到她的身影。記得去年有次接到民眾反映路燈不亮的問題,她當天就聯絡相關單位處理,隔天還親自到場確認修復狀況。這種即時性的服務讓不少里民都印象深刻,也讓她累積了不少忠實支持者。
除了硬體建設,她也花很多心思在弱勢族群關懷上。像是推動愛心待用餐廳計畫,結合在地商家提供弱勢學童餐點補助。這些年下來,光是經她協調加入的愛心店家就有20幾間,幫助超過300個家庭減輕負擔。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她對新竹市政的關注是全面性的,不只是做表面功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