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馨幾劃」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這個字的筆畫數不太確定。其實「馨」這個字總共有20劃,在康熙字典裡屬於香部,是一個很有韻味的字呢!
說到「馨」字的寫法,它的筆順其實很有規律。先寫左上角的「香」部,再寫右邊的「殸」部。我特別整理了一個簡單的筆順表給大家參考:
筆畫順序 | 書寫部位 | 注意事項 |
---|---|---|
1-9劃 | 香部 | 先寫「禾」再寫「日」 |
10-20劃 | 殸部 | 注意「殳」的寫法要連貫 |
這個字在台灣其實很常見,像是「溫馨」、「馨香」都是我們日常會用到的詞。記得小時候學寫字時,老師特別強調「馨」字最後一劃的「丶」要寫得圓潤一點,這樣整個字看起來才會漂亮。現在想想,那時候為了練好這個字,不知道寫了多少次呢!
如果你用手寫輸入法,可能會發現「馨」字有時候會被誤判成其他字。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筆畫的連接處,尤其是「香」和「殸」之間的間距要恰到好處。我發現用毛筆寫這個字特別有感覺,因為它的結構很適合展現書法的韻律美。
說到「馨」的發音,它的注音是「ㄒㄧㄣ」,跟「新」、「心」同音。在姓名學裡,這個字通常被歸類在吉字,因為它有散發香氣、流芳百世的寓意。不過取名字時還是要注意整體筆畫數的搭配,畢竟20劃的字對小朋友來說寫起來確實有點吃力啊!
馨字到底有幾劃?台灣人最常搞錯的筆畫數
每次寫到「馨」這個字,總會讓人停下來數半天,到底這個字有幾劃啊?其實不只你困擾,很多台灣人都會搞錯「馨」的筆畫數。這個看似簡單的字,因為結構複雜,常常讓人數到眼花撩亂。今天就來好好拆解這個字,讓大家以後寫起來更順手!
先來看看「馨」的組成部分:上面是「殸」(讀音ㄑㄧㄥˋ),下面是「香」。很多人會以為「殸」部就是「聲」的簡寫,但其實它們的筆畫數不一樣喔!
部件 | 正確筆畫數 | 常見誤算筆畫數 |
---|---|---|
殸 | 11劃 | 誤算為10劃 |
香 | 9劃 | 正確 |
總計 | 20劃 | 誤算為19劃 |
為什麼大家會算錯呢?主要是「殸」的左邊「声」和右邊「殳」容易搞混。「声」是7劃(橫、撇、橫、豎、橫、橫、豎),而「殳」是4劃(撇、橫折彎、橫撇、捺)。加起來就是11劃,但很多人會漏數或重複計算。
寫「馨」字的時候,建議先練習把「殸」寫對,再往下接「香」。記得「香」是9劃,最後一筆是捺,不要寫成點喔!下次再有人問你「馨」有幾劃,就可以自信地回答20劃啦!
為什麼『馨』這個字筆畫這麼多?原來跟造字原理有關
每次寫到「馨」這個字都覺得手好痠齁!明明只是個形容香氣的字,筆畫卻多到讓人懷疑人生。其實這跟中國古代造字的「形聲字」原理大有關係,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字的組成秘密~
「馨」字拆開來看是由「香」、「殳」、「禾」三個部件組成。古人造字時很愛把相關意義的部件拼在一起,像這個字就是用「香」表示氣味,再加上「殳」(古代兵器)和「禾」(穀物)來強調香氣的濃郁持久。這種把多個意思組合起來的做法,自然就讓筆畫變多啦!
部件 | 意思 | 筆畫數 |
---|---|---|
香 | 氣味 | 9畫 |
殳 | 兵器 | 4畫 |
禾 | 穀物 | 5畫 |
仔細看會發現,「馨」字的結構其實很有畫面感。上半部的「香」直接點題,下面的「殳」和「禾」就像在描繪穀物豐收時飄散的濃郁香氣。這種造字方法叫做「會意兼形聲」,既用部件表達意思,又用組合來提示讀音。不過對現代人來說,寫起來真的有點吃力就是了~
說到筆畫多的字,台灣人最熟悉的應該是「龜」和「龍」吧?但「馨」字20畫的威力也不容小覷。有趣的是,這個字在甲骨文時期其實更複雜,經過演變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只能說中文的造字智慧真的很厲害,一個字就能包含這麼多故事!
台灣小學生學寫「馨」字都從哪裡開始下筆?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藏著不少書寫小技巧。這個筆畫多達20畫的字,對剛學寫字的小朋友來說簡直是魔王關卡啊!今天就來分享台灣老師最常教的「馨」字書寫順序,讓家長也能輕鬆陪孩子練習。
首先要注意「馨」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殸」,下面是「香」。台灣老師通常會教小朋友先寫上半部的「殸」,從左邊的「士」開始,再寫右邊的「殳」。記得小編以前學寫時,老師還會用口訣提醒:「左邊士字先站好,右邊殳字再報到」,這樣就不會搞混順序啦!
「馨」字書寫步驟分解表
順序 | 部位 | 筆畫重點 |
---|---|---|
1 | 左邊「士」 | 先寫短橫,再寫豎,最後長橫,像在蓋房子一樣由下往上 |
2 | 右邊「殳」 | 先寫撇,再寫橫撇,最後寫「又」字,要注意右邊比左邊稍微高一點才好看 |
3 | 下部「香」 | 從「禾」的撇捺開始,接著寫「日」字,最後補上四點底,像小火苗在下面跳舞 |
寫「馨」字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上下比例不對,要提醒小朋友上半部的「殸」大概佔整個字的2/3,下半部的「香」佔1/3。很多孩子會把「香」寫太大,結果整個字看起來頭輕腳重,就像戴了頂太小的帽子一樣滑稽。另外四點底要記得寫得稍微寬一點,像托盤一樣穩穩地托住上面的部分。
練習時可以先用鉛筆在米字格上描紅,等熟悉結構後再慢慢放手寫。台灣老師還有一個小秘訣:讓孩子用彩色筆把不同部件塗上顏色,這樣能更清楚看到字的結構。比如把「士」塗藍色,「殳」塗綠色,「香」塗黃色,就像玩拼圖一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