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烏龜真的超療癒的!不過你知道嗎,烏龜品種其實超級多,從常見的巴西龜到超稀有的放射陸龜,每種個性和飼養方式都不一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幾種台灣比較容易遇到的龜龜,順便分享一些實用資訊,讓想養龜的朋友可以更快上手。
先來看看這幾種常見的烏龜,牠們的特性和飼養難度都不太一樣喔:
品種名稱 | 類型 | 成體大小 | 溫度需求 | 飼養難度 |
---|---|---|---|---|
巴西龜 | 水龜 | 15-25cm | 22-28°C | ★★☆☆☆ |
斑龜 | 水龜 | 20-30cm | 24-30°C | ★★★☆☆ |
黃頭側頸龜 | 水龜 | 25-35cm | 26-32°C | ★★★★☆ |
紅腿陸龜 | 陸龜 | 30-40cm | 24-30°C | ★★★☆☆ |
蘇卡達象龜 | 陸龜 | 50-80cm | 26-32°C | ★★★★☆ |
巴西龜大概是台灣最常見的入門款了,價格親民又好養,不過要注意牠們長大後其實需要蠻大的空間。斑龜也很適合新手,個性溫和又不容易生病,只是長大後體型會比巴西龜再大一些。水龜類通常需要設置水陸兩棲的環境,水質管理特別重要,建議每週至少要換水1-2次。
陸龜的話,紅腿算是比較好上手的選擇,牠們對濕度要求沒那麼高,食性也比較雜,蔬菜水果都能吃。不過要特別注意,蘇卡達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成體可以長到超級大,而且需要特別注意溫濕度控制,建議要有一定經驗再考慮飼養。陸龜都需要UVB燈具來幫助鈣質吸收,這點千萬不能省,不然很容易出現龜殼軟化的問題。
除了這些常見品種,台灣偶爾也會看到一些特別的龜種,像是豬鼻龜或是楓葉龜,這些通常飼養難度都比較高,需要更專業的設備和知識。記得買龜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功課,了解牠們的習性和需求,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就帶回家,這樣對龜龜和主人都不是好事。現在很多寵物店都有提供飼養諮詢,不妨多問問看,也可以加入一些龜友社團交流經驗。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台灣常見寵物龜品種有哪些?新手飼養推薦清單」,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在台灣寵物店最常見到、也最適合新手飼養的龜龜種類。養龜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每種龜的習性和飼養條件都不太一樣,選對品種才能讓龜龜健康長大喔!
首先推薦的是「巴西龜」,這絕對是台灣最常見的寵物龜沒有之一。牠們適應力強、價格親民,而且超級活潑好動,很適合第一次養龜的人。不過要注意巴西龜長大後體型會變大,需要準備足夠的空間。另外「斑龜」也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台灣原生種的烏龜個性溫和,對水質要求不高,特別好照顧。
如果你想要養陸龜,「紅腿象龜」會是個好選擇。這種來自南美的陸龜在台灣的氣候下適應得很好,而且牠們不像其他陸龜那麼怕生,互動性很高。不過要記得準備加溫設備,冬天要特別注意保暖。
品種 | 類型 | 成體大小 | 飼養難度 | 特別注意事項 |
---|---|---|---|---|
巴西龜 | 水龜 | 20-30cm | ★★☆☆☆ | 需要較大水體空間 |
斑龜 | 水龜 | 15-20cm | ★☆☆☆☆ | 台灣原生種,適應力強 |
紅腿象龜 | 陸龜 | 25-35cm | ★★★☆☆ | 需要保溫設備 |
地圖龜 | 水龜 | 10-15cm | ★★☆☆☆ | 對水質較敏感 |
黃頭側頸龜 | 水龜 | 25-30cm | ★★★☆☆ | 需要較高水溫 |
地圖龜雖然體型較小,但牠們對水質變化比較敏感,建議有點經驗再養。而「黃頭側頸龜」因為長相特別受到歡迎,不過牠們需要維持較高的水溫,冬天加溫棒是必備的。這些龜龜在台灣的寵物店都不難找到,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塊都有,建議新手可以先從巴西龜或斑龜開始養起。
最近逛水族館或寵物店,總會看到一堆巴西龜在水缸裡游來游去,為什麼巴西龜這麼受歡迎?牠們的飼養優缺點分析其實很簡單,這種小烏龜根本就是新手入門的首選啦!價格親民、顏色鮮豔,而且超級好養,難怪成為台灣人最愛的寵物龜之一。不過養之前還是要搞清楚狀況,畢竟牠們雖然可愛,但也是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先說說巴西龜的優點吧,最大賣點就是「便宜又耐操」,一隻幼龜大概200-500元就能入手,比買支手機殼還便宜。而且牠們適應力超強,水質要求不高,就算你偶爾忘記換水也不會馬上掛掉。食性也很雜,從飼料到蔬菜水果幾乎什麼都吃,根本就是龜界的垃圾桶。最棒的是互動性不錯,養久了會認主人,餵食時還會追著你的手跑,超級療癒的!
不過養巴西龜也不是完全沒缺點,首先牠們長大後體型會變超大,成龜可以長到20-30公分,很多人家裡的小魚缸根本裝不下。而且壽命超長,養得好可以活20年以上,等於是要照顧牠到你可能都當阿公阿嬤了。最麻煩的是牠們超級會吃又超級會拉,水質很容易髒,如果懶得經常清理,整間房間都會有股「池塘味」。
優點 | 缺點 |
---|---|
價格便宜 | 成體體型大 |
適應力強 | 壽命長達20年 |
食性廣泛 | 排泄量大 |
互動性高 | 需要大空間 |
講到飼養環境,巴西龜雖然好養但也不能太隨便。至少要準備比龜殼大5倍的水缸,水深要讓牠能輕鬆抬頭呼吸。記得一定要有上岸曬背的區域,最好再加個加溫燈,不然冬天會冷到拒食。很多人以為巴西龜只要丟在水裡就好,其實牠們需要陸地區域來休息和曬太陽,長期泡在水裡反而容易生病。飼料建議混著蔬菜餵,避免營養不均衡,偶爾給點活餌像是麵包蟲還能促進牠們的獵食本能。
如何分辨陸龜和水龜?從外觀到習性一次搞懂
養龜新手常常會搞不清楚陸龜和水龜的差別,其實從外觀到生活習性都有明顯的不同。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簡單的辨識方法,讓你下次看到龜龜時能一眼認出來!
首先看腳掌的形狀最明顯,水龜為了游泳腳趾間會有蹼,看起來像鴨掌一樣;陸龜的腳則比較粗短,指甲很明顯適合在陸地行走。再來是龜殼,水龜的殼通常比較扁平流線型,這樣游泳時阻力小;陸龜的殼則是高聳的圓頂狀,像個小帳篷。
特徵 | 水龜 | 陸龜 |
---|---|---|
腳掌 | 有蹼,像鴨掌 | 粗短,指甲明顯 |
龜殼形狀 | 扁平流線型 | 高聳圓頂狀 |
日常活動 | 大部分時間在水裡 | 主要在陸地活動 |
生活習性也很不一樣喔!水龜超愛泡在水裡,只有曬太陽或產卵時才會上岸;陸龜則是完全相反的旱鴨子,整天在陸地上爬來爬去,喝水都是用「泡澡」的方式。餵食方面,水龜偏愛魚蝦這類高蛋白食物,陸龜則是素食主義者,最愛吃各種蔬菜水果。
觀察牠們的行為模式也能分辨,水龜動作敏捷,遇到危險會快速潛入水中;陸龜就比較遲緩,受到驚嚇會把頭腳縮進殼裡裝死。另外水龜的眼睛位置比較靠兩側,方便在水中觀察四周;陸龜的眼睛則長在頭部正上方,視野更適合陸地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