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上瘋傳的「蛇圖」真的超有趣!不管是LINE群組還是IG限動,都可以看到各種創意滿點的蛇蛇梗圖。這些圖片通常都是把蛇的模樣配上超有梗的文字,讓人一看就忍不住笑出來。像是把眼鏡蛇P成戴眼鏡的書呆子,或是把蟒蛇加上「吃太飽」的對話框,真的超級貼切又好笑。
說到蛇圖的種類,其實可以分成好幾種風格,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類型 | 特色 | 常見使用場合 |
---|---|---|
搞笑梗圖 | 搭配時事或流行語的Kuso改圖 | 社群媒體轉傳、聊天室 |
擬人化 | 把蛇畫成有表情的人形模樣 | 貼圖、迷因 |
科普知識 | 用可愛插圖講解蛇類冷知識 | 教育類粉專、教材 |
藝術創作 | 精緻的手繪或電繪蛇類作品 | 展覽、文創商品 |
這些蛇圖之所以會紅,主要是因為蛇本身就有種神秘又帶點可愛的反差感。台灣網友特別喜歡用台灣常見的雨傘節或赤尾青竹絲來創作,配上本土味的台語梗更是笑果十足。像前陣子就有網友把赤尾青竹絲畫成穿綠衣服的「青仔叢」,還配上「恁爸有毒勿靠近」的對話框,在PTT上被推爆。
製作蛇圖其實不難,現在有很多手機APP都可以輕鬆上手。最常用的就是幫蛇照片加上文字或特效,像是讓蛇頭變成愛心形狀,或是把蛇身P成台灣地圖。進階一點的還會用Procreate這類繪圖軟體,從零開始畫出擬人化的蛇角色。不少創作者甚至會把自家寵物蛇當模特兒,拍下各種奇葩姿勢再後製成梗圖。
最近在台灣各大社群平台瘋傳的「蛇圖是什麼?台灣網友瘋傳的神秘圖片解密」話題,讓不少網友一頭霧水又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其實這些所謂的蛇圖,最早是從PTT和Dcard開始流傳,內容多半是看似普通的風景或物品照片,但仔細看就會發現畫面中藏著一條若隱若現的蛇,這種「大家來找碴」的趣味性讓網友們玩得不亦樂乎,甚至發展出專門分享蛇圖的社團和hashtag。
這些蛇圖之所以會爆紅,主要是因為台灣人特別喜歡這種帶點刺激又不會太可怕的挑戰。你可能會想「不過就是找條蛇嘛」,但實際玩起來才發現難度超高!有些蛇藏得超級隱密,可能躲在樹葉縫隙或是陰影處,往往要盯著圖片看好幾分鐘才能發現,這種成就感讓大家忍不住一傳十、十傳百。現在連Instagram和Threads上也掀起一股「曬蛇圖」風潮,網友們會互相較勁誰能找到最隱密的蛇。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蛇圖的玩法,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蛇圖類型:
蛇圖類型 | 特徵 | 難度等級 |
---|---|---|
叢林隱藏版 | 蛇體顏色與植物融為一體 | ★★★★☆ |
建築物縫隙版 | 蛇躲在牆角或排水管等人工結構物 | ★★★☆☆ |
光影錯覺版 | 利用陰影製造蛇的輪廓 | ★★★★★ |
近距特寫版 | 蛇頭或蛇眼局部特寫 | ★★☆☆☆ |
有趣的是,這些蛇圖的創作者們越來越有創意,除了真實的蛇照片外,現在還出現用AI生成的超現實蛇圖,或是把蛇P進名畫裡的惡搞版本。有些高手甚至會設計「多重陷阱」,一張圖裡藏了好幾條蛇,讓找到第一條的人以為結束了,其實還有更多驚喜(或驚嚇)等著。不過要提醒大家,分享蛇圖時最好加個警示標語,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突然看到蛇的感覺啊!
最近打開LINE或FB是不是被一堆蛇圖洗版?為什麼大家都在傳蛇圖?背後原因大公開!原來這波「蛇圖熱潮」是從日本推特開始紅起來的,台灣網友發現後立刻跟風玩出新高度。這些蛇圖通常是用AI生成的可愛蛇蛇插畫,配上無厘頭對話或迷因梗,超級適合拿來當貼圖或聊天開場白,難怪會瞬間爆紅啦!
其實蛇圖會這麼受歡迎,主要是因為牠們有種「醜萌」的特質,看起來呆呆的又帶點魔性,完全戳中現代人喜歡搞笑又療癒的心理。而且蛇在台灣民俗中本來就有吉祥的象徵,大家傳起來完全沒壓力,反而覺得能帶來好運呢!
蛇圖類型 | 特色 | 使用時機 |
---|---|---|
卡通萌蛇 | 圓滾滾大眼睛 | 早安問候、裝可愛 |
魔性歪頭蛇 | 表情超ㄎㄧㄤ | 朋友互嗆、搞笑場合 |
文青水墨蛇 | 文藝感十足 | 分享心情、文青對話 |
節慶限定蛇 | 戴聖誕帽/穿和服 | 過節祝福、特殊節日 |
現在最紅的就是那組「早餐蛇」系列,一條蛇頂著荷包蛋或吐司的造型,配上「今天也要元氣滿滿喔~」的文字,根本是上班族的最愛。還有人會把蛇P成各種台灣小吃版本,像是珍珠奶茶蛇、雞排蛇,創意無限!這些蛇圖之所以能快速擴散,除了可愛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幾乎沒有版權問題,大家都可以自由發揮、二次創作,自然就越傳越廣囉。
不少店家也跟上這波熱潮,推出蛇圖周邊商品,從貼紙、手機殼到抱枕都有。甚至有飲料店推出「買飲料送蛇圖貼紙」的活動,結果造成排隊瘋搶。只能說這波蛇圖風暴真的席捲全台,不管你是哪個年齡層,手機裡沒存幾張蛇圖就落伍啦!
最近網路上流傳各種蛇類照片,真假難辨讓人看得心驚驚!如何分辨真假蛇圖?專家教你三招辨識法,讓你不再被修圖軟體騙得團團轉。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連阿公阿嬤都能輕鬆看出破綻,今天就來分享這些實用秘訣,下次在群組看到嚇人的蛇圖,你就能當個專業的闢謠達人啦!
首先要注意光影是否自然,真的蛇照片因為是在自然環境拍攝,光線會隨著蛇身曲線產生漸變陰影。假圖常常會忽略這個細節,要嘛整條蛇都亮晶晶像打了鎂光燈,要嘛陰影位置根本不符合物理常識。特別是蛇鱗片的反光,真的照片會隨著角度不同呈現細膩的光澤變化,修圖軟體很難完美模仿這種自然效果。
第二招是檢查背景融合度,真的蛇圖背景和主體會無縫接軌。教你一個小技巧:把照片放大到200%看蛇身邊緣,假圖通常會有模糊、鋸齒狀或顏色不連貫的破綻。如果是P上去的蛇,周圍的草葉要麼穿過蛇身,要麼完全沒有互動痕跡,看起來就像貼上去的貼紙一樣假。
最後要看生物特徵合理性,台灣常見的蛇種都有固定特徵。下面這個表格幫你快速比對:
可疑特徵 | 真蛇圖 | 假蛇圖 |
---|---|---|
鱗片紋理 | 有立體感且排列規律 | 平板像貼圖或重複紋路 |
瞳孔形狀 | 圓形或垂直縫狀 | 形狀怪異或不自然 |
身體比例 | 頭身比例符合蛇種 | 頭特別大或身體扭曲 |
另外提醒大家,現在AI生成的蛇圖越來越厲害,有些連專家都要仔細看才分得出來。最保險的方法是查證照片來源,如果是來路不明的群組轉傳,或是刻意營造驚悚效果的內容,十之八九都有問題。平常多看正規生態網站的真實蛇類照片,自然就能培養出辨識的敏感度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