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水險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跟水有關的保險啦!不管是颱風天家裡淹水,還是出海玩遇到意外,這些跟水扯上關係的風險都可以靠水險來cover。台灣因為颱風多、地震也多,常常一下大雨就淹水,所以這種保險特別實用,下面我就來詳細講講水險的眉角。
水險主要分幾種,最常見的就是「颱風洪水險」和「海上保險」。颱風洪水險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保你家不會因為大雨或河水暴漲變成游泳池。海上保險就比較專業了,像是漁船出海、貨輪運送貨物這些,萬一遇到風浪出事,保險公司就會賠償損失。另外還有一種叫「工程水險」,專門保那些蓋在河邊或海邊的工程,像是跨海大橋或堤防之類的。
水險種類 | 保障範圍 | 適合對象 |
---|---|---|
颱風洪水險 | 住宅因颱風、洪水造成的損失 | 一般住家、商家 |
海上保險 | 船舶、貨物在海上的意外損失 | 漁民、航運公司 |
工程水險 | 濱海或河岸工程的施工風險 | 營造廠、建設公司 |
講到水險的理賠,很多人會問「我家地下室淹水算不算?」這個就要看保單怎麼寫了。通常颱風洪水險會排除「地下室淹水」,除非你特別加保。還有啊,如果淹水是因為你家排水管自己堵住,保險公司可能也不賠,所以平常就要做好排水系統的維護。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水險會設定「自負額」,就是損失金額要超過一定門檻才會理賠,投保前一定要問清楚。
現在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台灣每年颱風季都讓人提心吊膽。像去年那個強颱「海葵」來的時候,南部好多地方都淹慘了,有保水險的住家至少還能拿到理賠金修房子。不過水險也不是萬能的,像是戰爭、核災這些通常都不在保障範圍內。建議大家投保前要跟業務員詳細討論,把自家最可能遇到的風險都考慮進去,保單內容也要一條一條看清楚,才不會出事後才發現「啊原來這個不賠」。
什麼是水險?3分鐘搞懂基本概念
水險其實就是「海上保險」的簡稱啦,主要保障貨物在海上運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不管是進出口貿易還是海運貨物,只要跟船運有關的,幾乎都會碰到這個保險。你可能會想說「啊我又不是跑船的,幹嘛要知道這個?」但其實現在網購這麼發達,很多海外商品都是走海運過來的,了解水險對消費者來說也很實用喔!
水險的保障範圍很廣,從最基本的船隻碰撞、沉沒,到貨物受潮、被偷,甚至是戰爭風險都可以保。不過要注意的是,不同保險公司的條款可能會有差異,投保前一定要看清楚哪些情況有賠、哪些不賠。像颱風這種天災通常都有包含,但如果是貨物本身品質問題導致的損壞,那就不在理賠範圍內了。
常見水險種類 | 保障內容 | 適用情況 |
---|---|---|
全險(All Risks) | 保障最全面,除特定除外責任外都賠 | 高價值貨物或風險較大的運輸 |
單獨海損險(WPA) | 保障部分損失,如海水損害、火災等 | 一般貨物運輸 |
平安險(FPA) | 只賠全損或共同海損 | 低價值或不易受損貨物 |
說到理賠,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怎麼申請」和「能拿回多少」。基本上貨物到港發現損壞時,要第一時間通知保險公司並保留現場證據,像是拍照、錄影,還有請公證行來鑑定損失程度。理賠金額通常是按貨物價值計算,但別忘了還有自負額的問題,也就是你要自己負擔的部分,這個在投保時就要先問清楚。
現在很多保險公司都有線上投保服務,流程比以前方便多了。不過建議還是要找有信譽的保險公司,畢竟海上運輸變數多,真的出問題時才知道保險公司的服務品質很重要。如果是公司行號經常進出口貨物,也可以考慮買年度保單,比單次投保更划算。
誰需要投保水險?這些行業最該注意!說到水險,很多人以為只有出海跑船的人才需要,其實啊,在台灣這種四面環海又常下雨的地方,很多行業都比你想像中更容易碰到水損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哪些行業特別需要重視水險,畢竟天災人禍難料,多一份保障總是安心點。
首先絕對不能忽略的就是進出口貿易業啦!不管是走海運還是空運,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遇到颱風、海水倒灌,甚至貨櫃掉海裡的意外時有所聞。特別是現在極端氣候越來越常見,去年就有好幾起貨輪遇颱風導致整批電子零件泡水的案例,業者真的虧超大。再來是餐飲業,尤其是店面在一樓或地下室的,梅雨季節淹水根本是惡夢,不只裝潢設備報銷,連食材都要全部丟掉,沒保險的話真的會哭出來。
以下幫大家整理幾個高風險行業的常見水損狀況:
行業類別 | 常見風險場景 | 建議投保項目 |
---|---|---|
物流倉儲業 | 倉庫淹水、貨物淋濕 | 貨物水漬險、營業中斷險 |
製造業 | 機台進水故障、原料泡水 | 設備險、產品責任險 |
零售業 | 店面淹水、商品損壞 | 動產綜合險、裝修險 |
農漁業 | 農作物水傷、養殖場潰堤 | 農業保險、漁船險 |
另外像民宿業者也要特別小心,尤其是靠海或山區的,之前就有颱風天民宿整棟進水的慘劇,光是清理泥水跟重新裝修就花了好幾十萬。還有電子商務雖然不用實體店面,但如果租的倉庫在低窪地區,遇到暴雨一樣會損失慘重。總之啊,水險這種東西真的是寧可備而不用,也不要等到出事才後悔沒保,大家還是根據自己行業特性好好評估一下吧!
水險何時會用到?出貨前必看時機點
最近好多做進出口的朋友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該買水險啊?」其實水險就是海上貨物保險,專門保你貨物在海上運輸時可能遇到的風險。不管是颱風天貨櫃掉海裡,還是船艙進水導致貨物泡湯,這些狀況水險都能cover。但重點是要在對的時間點投保,不然真的出事就來不及啦!
先講最常見的狀況,就是當你要用海運寄送高單價商品的時候。像電子產品、精密儀器這種,隨便碰傷都可能損失慘重,這時候買水險就超重要。另外像是季節性商品,趕著要在特定時間到貨的,萬一船期延誤導致商品過季,有水險至少能降低損失。還有就是運送易碎品或容易受潮的貨物,像是陶瓷、藝術品或是食品類,這些都很需要水險來保障。
貨物類型 | 建議投保水險原因 | 常見風險 |
---|---|---|
電子產品 | 高單價、怕碰撞 | 貨櫃摔落、擠壓損壞 |
季節性商品 | 趕時間、怕延誤 | 船期延誤、錯過銷售期 |
易碎品 | 運輸過程容易破損 | 震動導致碎裂 |
食品類 | 怕受潮變質 | 貨櫃進水、溫度失控 |
其實很多人會忽略的是,就算你是收貨方也要注意水險的問題。因為國際貿易條款(FOB、CIF這些)會影響風險轉移的時間點,有時候賣方雖然有投保,但風險早就轉移到買方身上了。所以出貨前一定要跟對方確認好保險範圍到哪裡,自己這邊要不要再加保。特別是現在海運常常遇到塞港,貨物在港口一放就是好幾天,這段期間的風險也要考慮進去。
另外要提醒的是,投保時要仔細看條款內容。有些水險只保「全損」,就是整批貨完全不能用才理賠;有些則是「單獨海損」,部分損壞也能賠。保費當然有差,但保障範圍差更多。還有就是戰爭險、罷工險這些通常要另外加保,如果你的貨要經過風險較高的海域,這些附加險種也要考慮進去。記得投保時要提供正確的貨物價值和包裝方式,不然理賠時可能會遇到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