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設計尺寸全攻略 | 這樣規劃廚房最順手 | 廚房尺寸懶人包

廚房設計尺寸要注意什麼?這些細節讓你下廚更順手

想打造一個好用的廚房,廚房設計尺寸絕對是關鍵!台灣人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檯面高度不對導致腰酸背痛,或是走道太窄兩個人一起煮飯就會卡卡的。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尺寸建議,讓你避開這些地雷。

首先是最重要的工作檯面高度,建議根據主要使用者的身高來調整。一般來說,身高160cm左右的人適合82-85cm高的檯面,每增減5cm身高,檯面高度就增減2-3cm。記得要實際站著試用看看,手臂自然下垂時手肘下方10-15cm是最舒適的高度。另外爐具區可以比水槽區低5-10cm,這樣炒菜時手才不會太吃力。

身高範圍 建議檯面高度 爐具區高度
150-160cm 80-85cm 75-80cm
160-170cm 85-90cm 80-85cm
170cm以上 90-95cm 85-90cm

走道寬度也是很多人會忽略的重點,特別是台灣住宅空間普遍不大。單人使用的廚房走道最少要有90cm,如果常需要兩個人一起下廚,建議留到120cm才不會互相干擾。吊櫃的深度最好控制在30-35cm,太深會容易撞到頭,拿東西也不方便。而吊櫃底部離檯面的距離建議是50-60cm,這樣才不會妨礙你在檯面上作業。

電器櫃的尺寸要特別注意,現在很多家庭都會裝洗碗機、烤箱等嵌入式家電。記得要先選好家電型號再規劃櫃體,預留的空間要比實際機體大1-2cm方便散熱和安裝。插座位置也要規劃好,通常會設在電器旁邊的櫃體內,高度建議離地30-45cm,這樣插拔比較順手又不會被水噴到。冰箱周圍要留5-10cm的散熱空間,門片開啟方向也要確認會不會擋到走道。

廚房設計尺寸

廚房設計尺寸怎麼抓?這些基本數字要先知道,這可是裝修新手最容易忽略的重點!廚房不像客廳可以隨便擺,每個區域的尺寸都要精準計算,不然煮飯時不是撞到手肘就是彎腰駝背,用起來超痛苦的啦。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家庭最常用的廚房尺寸,讓你在規劃時有個參考依據。

先從最重要的流理台高度說起,這個真的會影響每天下廚的舒適度。一般來說,流理台高度建議在85-90公分之間,但其實最準確的算法是「手肘高度減10-15公分」。比如說你身高160公分,手肘大概在100公分左右,那流理台做85公分就剛好。記得要把瓦斯爐的高度也考慮進去,通常會比流理台低個5公分,這樣炒菜時才不會一直舉著手很累。

再來是走道寬度,這個超容易被忽略!兩個人同時在廚房走動的話,建議留90-120公分的空間。如果是L型或一字型廚房,工作檯面到對面牆壁或櫃子最少要有105公分。我朋友家之前只做80公分,結果每次開烤箱門都要側身,超不方便的。

區域 建議尺寸 備註
流理台高度 85-90cm 依使用者身高調整
瓦斯爐高度 80-85cm 通常比流理台低5cm
走道寬度 90-120cm 兩人共用要更寬
吊櫃深度 30-35cm 避免撞頭
抽油煙機高度 65-75cm 依爐具類型調整

吊櫃的尺寸也很重要,深度最好控制在30-35公分,太深的話容易撞到頭,拿東西也不方便。抽油煙機的安裝高度要看你是用哪種爐具,一般瓦斯爐建議距離65-75公分。這些數字看起來很瑣碎,但實際用起來差一點點真的感覺差很多,特別是每天都要用的廚房,還是要多花點心思規劃。

為什麼台灣小廚房要特別注意動線尺寸?這其實跟我們居住空間普遍不大有關。台灣的房子坪數通常比較小,廚房空間更是精簡,如果動線沒規劃好,煮個飯可能會手忙腳亂,甚至容易發生碰撞意外。想像一下,當你轉身拿調味料時屁股撞到冰箱門,或是炒菜時手肘一直碰到牆壁,那真的會讓人煮到一肚子火啊!

台灣小廚房的動線規劃有幾個重點要掌握。首先是「工作三角區」的概念,也就是瓦斯爐、水槽和冰箱這三個主要工作點之間的距離要剛剛好。太近會覺得擁擠,太遠又會走來走去很累。根據實際使用經驗,這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最好控制在120-180公分之間,這樣操作起來最順手。另外走道的寬度也很重要,如果是單人使用的廚房,走道至少要有70公分;如果常需要兩個人一起在廚房忙,那最好留到90公分以上才不會互相干擾。

動線區域 建議尺寸(公分) 注意事項
工作三角區邊長 120-180 瓦斯爐/水槽/冰箱之間的總距離
單人走道寬度 70以上 轉身、開抽屜的基本空間
雙人走道寬度 90以上 避免同時操作時互相碰撞
檯面高度 80-90 依主要使用者身高調整

除了基本動線尺寸,台灣小廚房還要注意收納空間的規劃。因為空間有限,很多東西都要收在隨手可拿的地方,但又不能影響到走動的順暢度。建議可以把常用的調味料、鍋鏟等掛在牆上,或是用轉角櫃、下拉式櫃體來增加收納效率。抽油煙機跟吊櫃之間也要留夠空間,一般建議留50-60公分,這樣炒菜時才不會一直撞到頭。

台灣天氣熱,廚房通風也很重要。在規劃動線時要考慮到開窗的位置,最好不要讓冰箱擋住通風口。如果廚房是開放式的,那跟餐廳之間的走道要更寬一些,因為通常會需要端菜走動。有些人會忽略電器櫃的位置,其實微波爐、電鍋這些常用電器最好放在離餐桌近一點的地方,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也不會影響到主要烹飪區的動線。

廚房設計尺寸

什麼是黃金三角動線?廚房設計必學尺寸概念

每次在廚房忙到團團轉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動線超卡?其實只要掌握「黃金三角動線」這個廚房設計的關鍵概念,就能讓煮飯變得更順手!簡單來說,就是把瓦斯爐、水槽和冰箱這三個最常用的工作點連成三角形,讓它們之間的距離剛剛好,不用走來走去浪費力氣。

這個概念最早是從美國來的,但台灣的廚房通常比較小,所以尺寸要調整得更精準。一般來說,三個點之間的總距離最好控制在360-660公分之間,每個邊長則建議在120-210公分。如果距離太長,煮個湯要跑來跑去;太短又會覺得很擠,連轉身都困難。

工作點組合 理想距離範圍 (公分) 台灣常見調整
瓦斯爐-水槽 120-180 150左右最佳
水槽-冰箱 120-210 180較合適
冰箱-瓦斯爐 120-210 避免正對面

實際規劃時還要考慮台灣人習慣的廚房類型。像是一字型廚房可以把冰箱放最旁邊,中間水槽,瓦斯爐在另一頭;L型廚房就很適合把三角的直角放在轉角處。記得要留出足夠的檯面空間,至少要有80公分的工作檯面才夠放菜刀和砧板。

很多人會忽略走道寬度,建議單人使用的廚房走道至少要有90公分,如果常兩個人一起下廚就要留到120公分才不會撞來撞去。抽油煙機跟瓦斯爐的距離也要注意,一般建議65-75公分,太高的話吸油煙效果會變差。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實際使用時的順手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