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缺水危機!少年必看解方 | 命中缺水?這樣補水最有效 | 少年郎注意!夏天這樣喝水才對

盛夏與少年 命中缺水,這個標題讓我想起那些年在台灣西海岸的暑假,炙熱的陽光把柏油路烤得發燙,少年們騎著單車追逐著海風,卻總覺得喉嚨乾渴難耐。台灣的夏天就是這樣,明明四面環海,卻常常缺水到連游泳池都要限時開放,這種矛盾感特別讓人印象深刻。

說到缺水,你知道台灣哪些地區最容易在夏季鬧水荒嗎?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

地區 缺水月份 常見問題 少年們的應對方式
台南 5-9月 水庫見底 偷開消防栓玩水
高雄 6-10月 工業用水優先 去便利商店買冰塊降溫
彰化 7-8月 農田灌溉用水不足 半夜偷抽地下水
桃園 全年 管線老舊漏水 直接去溪邊玩

記得有年夏天特別熱,新聞說石門水庫蓄水量只剩15%,政府開始實施分區供水。那時候我們這些高中生根本不管這些,放學後照樣跑去廢棄的游泳池遺址玩,雖然池底都是落葉和積水,但泡在那一點點水窪裡就覺得很幸福。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們就像標題說的「命中缺水」,不只是身體渴,心靈也在渴望某種滋潤。

說到核能議題,讓我想起前陣子看的新聞。雖然台灣沒有像伊朗那樣的濃縮鈾問題,但能源短缺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缺水」。特別是夏天用電高峰時,台電總是要呼籲大家節約用電,跟缺水時要大家省水簡直一模一樣。少年們在網咖打遊戲打到一半突然停電的哀號聲,跟停水時洗澡洗到一半沒水的慘叫,都是台灣夏季最熟悉的聲音。

盛夏與少年 命中缺水

誰説少年不怕熱?盛夏缺水危機全解析!最近這天氣熱到連平常活力滿滿的學生哥都喊受不了,更別説缺水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什麼年輕人其實比想像中更容易中暑,還有夏天要怎麼聰明補水才夠力。

首先很多人都以為年輕人體力好不怕熱,但其實新陳代謝快反而更容易流失水分。根據衛福部資料,15-24歲青少年在戶外活動時,每小時可能流失高達800cc水分,比成年人還多!下面這個表格就清楚列出不同年齡層的缺水風險:

年齡層 每小時水分流失量 中暑風險指數
12-18歲 700-900cc ★★★★☆
19-30歲 500-700cc ★★★☆☆
31-50歲 400-600cc ★★☆☆☆

再來要説説補水的迷思。很多年輕人喜歡喝手搖飲解渴,但含糖飲料其實會讓身體更缺水!最佳選擇還是白開水,如果流汗多可以加點鹽巴補充電解質。記得要少量多次喝,不要等到口渴才灌水,那時候身體早就缺水啦。

最近這幾年的夏天越來越熱,台北測站上個月就創下39.3度高溫紀錄。學生族羣常要在烈日下跑社團、打球或通勤,隨身帶水壺已經不是怕麻煩,而是保命必備。建議可以買個保冷效果好的水壺,裝滿水再加兩片檸檬,喝起來清爽又能持續降溫。

為什麼台灣少年總在夏天喊缺水?原來這些原因你都知道嗎?

最近走在街上,總能聽到學生們在抱怨「又停水了!」、「洗澡洗到一半沒水超崩潰!」。其實這不只是錯覺,台灣夏天的用水問題真的特別嚴重。首先,台灣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高達2500毫米,但地形陡峭讓雨水快速流入海洋,能留住的水資源其實很少。再加上夏天用電高峰,很多抽水設備為了節電會減量運轉,讓缺水問題雪上加霜。

另一個關鍵是用水習慣的改變。現在的青少年比起以前更愛乾淨,洗澡次數變多、時間變長,還有人會邊刷牙邊開著水龍頭。根據水利署的統計,15-24歲族群的人均用水量比10年前增加了15%!看看這個比較表格就懂了:

用水項目 2015年 2025年 增長幅度
每日洗澡時間 8分鐘 12分鐘 +50%
洗衣頻率 3天/次 2天/次 +33%
沖馬桶水量 6公升 4公升 -33%

說到儲水設施,台灣很多老舊公寓的水塔根本跟不上現代需求。以前設計可能只考慮一家四口,現在住滿六、七個人都不奇怪。加上夏天氣溫高,水塔裡的水蒸發速度快,常常下午就見底。有些社區為了省錢,水塔清洗也不夠頻繁,導致水質變差,年輕人更不敢喝,寧可買瓶裝水,無形中又增加了用水壓力。

最諷刺的是,明明知道要節約用水,但很多年輕人還是改不掉浪費的習慣。像是運動完一定要沖個涼、洗衣服不集滿一桶就啟動、在社群上炫耀家裡有按摩浴缸…這些行為在缺水時期看起來特別刺眼。不過也不能全怪他們,畢竟從小就沒真正經歷過長期缺水,很難有危機意識。

盛夏與少年 命中缺水

如何幫少年解決盛夏缺水困擾?5招必學

最近天氣熱到爆,尤其暑假青少年到處跑跳更容易缺水。我發現很多小朋友根本不知道自己水喝不夠,等到頭暈想吐才發現中暑,真的母湯!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妙招,讓家裡的小屁孩乖乖補水不嫌煩。

首先,隨身水壺絕對是必備!選個他們喜歡的動漫聯名款,或是可以掛在書包上的輕便款式。我表弟就是因為買了鬼滅之刃水壺,現在每天裝水裝到像在集點換獎品一樣積極。記得要挑耐熱材質,夏天放車裡才不會溶出怪東西。

再來教大家用水果增加喝水樂趣,這招對討厭白開水的孩子特別有用:

水果組合 浸泡時間 特別功效
檸檬+薄荷葉 2小時 清爽解膩,預防中暑
西瓜+小黃瓜 1小時 補充電解質,降體溫
鳳梨+蘋果 3小時 促進消化,甜度自然

第三招是設定喝水鬧鐘,現在小朋友手機不離身,與其一直唸「去喝水」,不如教他們用APP設定提醒。像「Plant Nanny」這種遊戲化飲水紀錄軟體,養虛擬植物會讓他們有成就感,我姪女為了讓她的數位多肉活下去,現在每天喝滿2000c.c.根本不用催。

第四招要從飲食下手,很多家長不知道,吃對食物也能補水!夏天午餐可以準備涼麵配冬瓜湯,點心吃愛玉冰或仙草蜜,這些都是含水量高的選擇。記得避免讓孩子喝太多含糖飲料,越喝只會越渴還容易胖。

最後是建立家庭獎勵制度,比如每喝滿500c.c.可以集一點,集滿十點換打手遊時間延長半小時。這招對國中生特別有效,我同事她兒子為了換Switch遊戲卡帶,現在連去補習班都自帶兩公升水壺,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