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裝修廁所時才發現,原來「馬桶左右距離」這個細節超級重要!很多人在挑馬桶時只注意沖水功能或造型,但其實左右兩邊的空間規劃會直接影響使用舒適度。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經驗,特別是給家裡空間有限的朋友參考。
一般來說,馬桶左右兩側至少要保留15-20公分的活動空間才不會覺得卡卡的。這邊整理個簡單表格給大家參考不同情況的建議距離:
使用情境 | 最小建議距離 | 舒適建議距離 |
---|---|---|
單人使用 | 15cm | 20-25cm |
有扶手需求 | 20cm | 30cm以上 |
公共場所設置 | 25cm | 35cm以上 |
記得我朋友家就是沒注意這個細節,裝完才發現右邊離牆壁太近,每次上廁所手肘都會撞到牆壁,後來只好把整個馬桶重裝。特別是家裡有長輩的話,左右空間更要留夠,萬一需要加裝扶手才不會來不及。
如果是小坪數的浴室,建議可以選擇比較窄的馬桶款式。現在很多品牌都有出左右寬度較小的設計,像日本品牌的馬桶通常會考慮到空間限制。另外也要注意馬桶水箱到牆壁的距離,這個部分很多水電師傅都會提醒,但左右距離就常常被忽略。
實際去賣場看馬桶時,最好帶捲尺量一下自家浴室的空間。我有次看到一款造型很美的馬桶,結果回家量才發現裝下去會卡到旁邊的淋浴門。還要注意門的開合方向會不會被馬桶擋到,這些都是要現場模擬才比較準。
最近在裝修廁所,很多朋友都在問:「馬桶左右距離到底要留多少才夠用?」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畢竟每天都要用,如果空間留不夠,上廁所時卡手卡腳的真的很不舒服。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尺寸建議,這些都是台灣常見的衛浴設計經驗談,幫你避開那些讓人後悔的設計地雷。
一般來說,馬桶左右兩側最少要留15公分以上的空間,這樣才不會讓手肘撞到牆壁或是旁邊的洗手台。如果是給長輩或行動不便者使用,建議留到20-25公分會更舒適。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參考:
使用者類型 | 建議左右距離 | 備註 |
---|---|---|
一般成人 | 15-20cm | 基本使用空間 |
長輩/行動不便者 | 20-25cm | 需要更多轉身空間 |
公共場所 | 25-30cm | 考量輪椅使用者需求 |
實際規劃時還要考慮到馬桶本身的尺寸,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馬桶寬度大約在35-40公分左右。建議在安裝前先用捲尺量好位置,特別是要注意馬桶水箱後方到牆壁的距離,這個部分很多人會忽略。如果家裡空間真的很有限,至少要保持馬桶中心線到側牆有38公分,這是建築技術規則規定的最小尺寸。
另外提醒大家,除了左右距離,馬桶前方的活動空間也很重要。建議留出至少60公分的走動空間,這樣起身時才不會覺得壓迫。如果是乾濕分離的浴室,還要考慮淋浴間開門的方向會不會影響到馬桶的使用動線。這些細節在施工前都要先規劃好,不然等磁磚都貼好了才發現問題就來不及改了。
為什麼裝馬桶要注意左右間距?這些原因你必須知道。很多人在裝修時只顧著挑馬桶款式,卻忽略了左右間距這個小細節,結果安裝後才發現用起來卡卡的,甚至連衛生紙架都放不下,超級困擾!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馬桶左右間距到底有多重要。
首先,馬桶左右空間會直接影響使用舒適度。一般來說,馬桶中心點到左右牆面的距離最好保留至少35公分,這樣坐下時手肘才不會一直撞到牆壁。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體型較壯的人,空間太窄真的會很難受。另外,現在很多人家裡會加裝扶手,如果預留空間不夠,之後想裝都沒辦法。
再來就是清潔問題啦!馬桶兩側如果貼牆太近,很容易積水垢又難清理。我朋友家就是這樣,每次刷馬桶都要把手伸進超窄的縫隙,根本是在練瑜伽。建議至少要留5公分以上的空隙,才能讓拖把或刷子順利進出。
最後要考慮的是周邊設備的配置。看看下面這個表格,你就知道預留空間有多重要:
設備項目 | 建議預留空間 |
---|---|
衛生紙架 | 30-40公分 |
馬桶刷架 | 15-20公分 |
緊急呼叫按鈕 | 25-30公分 |
扶手安裝空間 | 40-45公分 |
很多人裝修時沒注意這些細節,結果馬桶裝好後才發現衛生紙架沒地方放,或是扶手裝了反而卡到門,真的會很嘔。尤其現在小宅當道,浴室空間本來就有限,事前規劃好左右間距才能避免後續一堆麻煩。下次要換馬桶時,記得先把捲尺拿出來量清楚啊!
小浴室怎麼抓馬桶左右距離?設計師教你3招,讓狹小空間也能用得舒舒服服!台灣很多老房子的浴室真的小到不行,馬桶裝下去連轉身都有困難,這時候左右距離的規劃就超級重要啦。今天就來分享設計師常用的3個實用技巧,幫你把小浴室的馬桶位置安排得剛剛好。
首先要注意的是「最小活動空間」,馬桶兩側至少要留出15公分以上的空隙才不會卡卡。很多人以為貼著牆裝最省空間,但實際用起來會發現手肘一直撞牆超不舒服。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常見尺寸表:
馬桶類型 | 左側建議距離 | 右側建議距離 |
---|---|---|
一般標準馬桶 | 15-20cm | 15-20cm |
迷你型馬桶 | 10-15cm | 10-15cm |
壁掛式馬桶 | 15cm以上 | 15cm以上 |
第二招是「斜角測量法」,特別適合那種卡在角落的馬桶。拿捲尺從牆角斜45度拉出來量,這樣能確保坐下時膝蓋不會頂到對面的牆或洗手台。我們工作室最常遇到客人抱怨馬桶裝好才發現腳沒地方放,就是因為沒考慮到斜向空間。
最後要提醒「開門動線」這個細節,很多人在規劃時只顧著算靜態尺寸,忘記門打開時會吃掉空間。建議先把門開到最大位置,用粉筆在地上畫出扇形範圍,這樣就能清楚知道馬桶要避開哪些區域。特別是那種往內開的浴室門,最容易發生門把撞到馬桶的尷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