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各地都在推動「電纜地下化」工程,把原本掛在空中的電線電纜埋到地底下,讓市容變得更整潔美觀。走在台北街頭,你會發現天際線清爽不少,再也不用看到一堆亂七八糟的電線糾纏在一起,整個城市看起來都高級了起來。
說到電纜地下化的好處,真的是一籮筐。首先最明顯的就是颱風來的時候,不用擔心電線被吹斷造成停電。記得去年那個強颱嗎?很多地方就是因為電纜地下化,才沒有像以前一樣停電停個好幾天。而且地下化的電纜也比較不會被偷,以前常常聽到有人在偷電纜,現在這種事情就少很多了。
不過電纜地下化也不是說做就能做的,工程其實蠻複雜的。要先挖馬路、鋪設管道,然後再把電纜放進去,整個過程要花不少時間和金錢。而且有些老舊社區的地下管線已經很複雜了,要再加新的電纜進去,真的需要很專業的規劃才行。
| 電纜地下化優缺點比較 |
|—————-|—————-|
| ✅ 市容美觀 | ❌ 施工成本高 |
| ✅ 防災能力提升 | ❌ 工程時間長 |
| ✅ 減少偷竊案件 | ❌ 維護較困難 |
現在台灣幾個主要城市都在積極推動這項工程,像台北市就已經完成很多路段了。不過鄉下地方可能還要再等等,畢竟經費有限,要優先處理人口密集的區域。有些居民會抱怨施工期間造成交通不便,但長期來看真的是利大於弊啦。
說到施工,前陣子台中就有個案例很特別。他們在進行電纜地下化時,意外挖到日治時期的遺跡,結果工程暫停了好一陣子,等考古團隊來勘查。這種事情雖然少見,但也提醒我們在做地下工程時要特別小心,畢竟台灣處處是寶啊!
電纜地下化是什麼?台灣人一定要知道的基礎知識,簡單來說就是把原本掛在電線桿上的電線改埋到地底下。這幾年政府在大力推動,很多地方都在施工,但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其實除了讓市容變美觀,更重要的是能減少颱風天停電的機率,也不用擔心電線桿被車撞倒的危險,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真的很大呢!
說到電纜地下化的好處,光是颱風季來臨時就能明顯感受到差異。以前強風一吹,樹枝打到電線或是電桿倒塌,動不動就停電好幾天。現在像台北市主要幹道幾乎都地下化了,就算颱風來也比較少聽到大規模停電。而且走在路上抬頭看,天空乾淨很多,不會有密密麻麻的電線擋住視線,拍照也好看多了!
不過電纜地下化也不是說做就能做,工程其實蠻複雜的。首先要挖馬路埋管線,施工期間難免會造成交通不便,而且成本比架空線路貴很多。根據台電資料,地下化的費用大概是空中架線的3-5倍,所以政府都是優先處理主要道路和市區,偏鄉地區可能還要再等等。
比較項目 | 架空電纜 | 地下電纜 |
---|---|---|
施工成本 | 較低 | 較高(約3-5倍) |
維護難度 | 容易檢修 | 需開挖路面 |
受天災影響 | 較大 | 較小 |
使用壽命 | 約15-20年 | 可達30年以上 |
市容美觀度 | 影響景觀 | 較美觀 |
最近這幾年台灣的電纜地下化進度其實蠻快的,特別是六都的主要道路。像新北市就計畫在2030年前完成所有主要道路的地下化,台中市也在積極推動中。不過老社區因為巷道狹窄、管線複雜,施工難度比較高,進度就會慢一點。每次看到家附近在挖馬路埋管線,雖然短期會造成不便,但想到以後停電次數會變少,還是覺得很值得啦!
為什麼台灣要推動電纜地下化?這些優點你知道嗎?其實這項政策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只關乎市容美觀,更影響到用電安全跟居住品質。走在台灣街頭,抬頭常看到密密麻麻的電線像蜘蛛網一樣掛在半空中,除了看起來很雜亂,颱風來的時候更是危險,樹枝或招牌很容易勾到電線造成停電,甚至引發火災。
電纜地下化後最明顯的好處就是安全性大幅提升。颱風天不用再擔心電線被吹斷,也不用怕小朋友放風箏不小心勾到高壓電。而且地下化的電纜使用壽命比架空電線長很多,維修頻率也低,長期下來其實更省錢。另外像是道路拓寬或都更時,也不用再花時間遷移電線桿,工程進度會快很多。
比較項目 | 架空電纜 | 地下電纜 |
---|---|---|
安全性 | 易受天災影響 | 不受風雨影響 |
使用壽命 | 約15-20年 | 可達40年以上 |
維修成本 | 較高(需經常檢修) | 較低(故障率低) |
市容美觀 | 視覺雜亂 | 整潔美觀 |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好處,電纜地下化還能減少電磁波對人體的潛在影響。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架空電纜的電磁波會危害健康,但改成地下化後,住家附近的電磁波強度確實會降低不少,讓居民住得更安心。而且沒有電線桿擋路,人行道會變得更寬敞,輪椅或嬰兒車通行都更方便,對高齡化社會來說特別重要。
施工過程難免會造成短期的不便,像是要挖馬路、暫時改道等等,但這些都是過渡期。以台北市來說,信義區跟大安區很多地方完成地下化後,整個街景變得很清爽,房價甚至還因此上漲。台中七期重劃區也是因為一開始就規劃電纜地下化,現在成為很多人夢想中的居住環境。這些實際案例都證明,短痛換長痛真的很值得。
電纜地下化何時開始?台灣各縣市進度一次看,這可是許多民眾關心的議題!颱風季節一到,看到電線桿倒塌造成停電就讓人頭痛,地下化工程雖然耗時又燒錢,但為了市容美觀和用電安全,各縣市都陸續在推動。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最新進度,讓你一次掌握家鄉的狀況。
先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六都進度,台北市作為首善之區,主要幹道幾乎都已完成地下化,現在連巷弄都在逐步施工;新北市則鎖定人口密集區優先處理,中和、永和一帶進度最快;台中市這幾年超積極,七期重劃區根本看不到電線桿;台南和高雄雖然起步較晚,但配合捷運工程也加速推進中。至於桃園,青埔特區做得不錯,但老城區還要再等等啦!
縣市 | 已完成比例 | 重點區域進度 | 預計全面完成年度 |
---|---|---|---|
台北市 | 85% | 信義區、大安區已全數完成 | 2028 |
新北市 | 62% | 中和、永和達75% | 2032 |
桃園市 | 45% | 青埔特區100% | 2035 |
台中市 | 78% | 西屯區、南屯區達90% | 2029 |
台南市 | 53% | 東區、安平區加速中 | 2033 |
高雄市 | 58% | 左營、鼓山配合輕軌優先施工 | 2034 |
非六都縣市也有在動啦!像新竹市因為科學園區的關係,光復路一帶早就看不到電線桿;彰化市火車站前的中山路也做得差不多;花蓮市因為觀光需求,部分路段已經完成。不過這些縣市預算有限,通常只做主要道路,要全面地下化可能還要等更久。有些鄉鎮甚至還在評估階段,居民可能要耐心等候了。
說到施工過程,最麻煩的就是要配合管線單位一起作業,常常挖到一半發現有其他管線要遷移。而且台灣道路窄、建築密集,有些地方連施工空間都不夠,工程車根本進不去。這些都是影響進度的原因,所以看到家附近在施工也別太著急,安全最重要!有些縣市會把電纜地下化和道路拓寬一併進行,雖然短期交通黑暗期很痛苦,但長遠來看一次到位反而比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