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時間表超實用!12時辰對照一次看懂 | 古人超聰明!地支時間表暗藏玄機 | 午時三刻要幹嘛?地支時間表解密

大家有聽過「地支時間表」嗎?這個古老的時間劃分方式其實到現在都還蠻實用的,特別是對一些需要看時辰做事的長輩來說。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時間系統,順便整理成表格讓大家好對照。

地支時間表其實就是把一天24小時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個地支,像是子時、丑時這樣。以前沒有手錶的年代,古人就是靠這個來看時間的。你可能會覺得這很老派,但其實現在很多農民曆、算命還是會用到這個系統喔!而且每個時辰都有它特別的意義,像是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被認為是陰氣最重的時候,老人家常說這個時間最好別在外面遊蕩。

來看看具體的對照表吧:

地支 時辰 現代時間 備註
子時 23:00-01:00 夜深人靜的時候
丑時 01:00-03:00 牛反芻的時間
寅時 03:00-05:00 老虎最兇猛的時段
卯時 05:00-07:00 日出前後
辰時 07:00-09:00 吃早餐的最佳時間
巳時 09:00-11:00 蛇開始活動
午時 11:00-13:00 正午時分
未時 13:00-15:00 羊吃草的時間
申時 15:00-17:00 猴子最活躍
酉時 17:00-19:00 雞回籠的時候
戌時 19:00-21:00 狗開始守夜
亥時 21:00-23:00 豬熟睡的時間

這個表格是不是很有趣?每個時辰都跟動物有關,而且都有它的道理。像我們常說的「午時三刻」就是指中午11點45分左右,古時候處決犯人都是選這個時間,因為陽氣最旺可以鎮壓陰氣。現在雖然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但知道這些傳統知識還是蠻有意思的,下次看古裝劇的時候就更能理解劇中人物說的時辰了。

說到地支時間表的應用,其實不只用在看時間。中醫養生也很講究這個,像是卯時(早上5-7點)是大腸經運行的時候,所以很多養生專家都建議這個時間要排便。而午時(中午11-1點)是心經運行的時間,最好能小睡一下。這些都是古人累積下來的智慧,現代科學也證實了它的合理性。

地支時間表

地支時間表是什麼?3分鐘讓你搞懂這套古老計時法。這套源自中國古代的計時方式,其實到現在還是深深影響著台灣人的生活作息呢!像是我們常說的「午時」、「子時」,或是農民曆上的吉時選擇,都是用地支來標記時間的喔。

古人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個地支,剛好是12生肖的順序。每個時辰大約是現在的2小時,從晚上11點開始算起。這樣算起來,是不是比24小時制更有種傳統的韻味啊?而且你知道嗎?很多老一輩的台灣人到現在還是習慣用地支來講時間,像是「申時喝茶」就是指下午3點到5點這個時段啦!

地支 時辰 現代時間 常見說法
子時 23:00-01:00 半夜子時
丑時 01:00-03:00 凌晨丑時
寅時 03:00-05:00 清晨寅時
卯時 05:00-07:00 破曉卯時
辰時 07:00-09:00 早餐辰時
巳時 09:00-11:00 上午巳時
午時 11:00-13:00 正午午時
未時 13:00-15:00 下午未時
申時 15:00-17:00 傍晚申時
酉時 17:00-19:00 黃昏酉時
戌時 19:00-21:00 晚上戌時
亥時 21:00-23:00 深夜亥時

說到這個,台灣很多傳統活動都還是照著地支時間來安排的。像是廟會活動常常選在「午時」開始,因為這個時段陽氣最旺;而有些老人家會提醒「亥時」前要回家,就是晚上11點前要到家比較安全。這種時間觀念雖然古老,但其實很符合人體的生理時鐘呢!

現在看農民曆或是聽長輩講時間,是不是比較有概念啦?下次聽到「卯時起床」、「酉時吃飯」這樣的說法,你就能馬上知道大概是幾點鐘了。這種把時間跟自然節奏結合的智慧,真的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資產啊!

為什麼古人要用地支來記錄時間?原來超有道理!這套流傳千年的系統可不是隨便發明的,背後藏著老祖宗對自然規律的細膩觀察。地支用十二種動物代表時辰,從子鼠到亥豬,每個時段都對應著不同的天地能量變化,古人就是靠這個來安排農事、養生甚至打仗的時機,超級實用!

你知道嗎?地支不只是記時間那麼簡單,還跟人體經絡運行息息相關。中醫講究「子時養膽、丑時養肝」,就是根據地支時辰來調理身體。這套系統把一天分成12個時辰,每個時辰等於現在的2小時,比我們現在用的24小時制更有機,跟大自然節奏完美契合。

來看看古人怎麼用地支安排生活:

地支時辰 現代時間 適合活動
卯時 05:00-07:00 起床耕作、吸收晨間陽氣
午時 11:00-13:00 午飯後小憩養心
酉時 17:00-19:00 收工休息、補充腎氣

更厲害的是,地支還跟季節變化掛鉤。比如「寅卯辰」屬木對應春天,正是播種好時機;「巳午未」屬火代表夏天,要防暑熱。這種把時間、空間和萬物屬性串在一起的智慧,現在看還是很驚艷。古人沒有手錶,但靠觀察太陽影子長短、星星位置,就能精準掌握時間流動,根本是生活智慧王!

就連現代人愛用的生肖運勢,也是從地支系統演變來的。你的出生時辰決定屬相,不同時辰出生的人性格特質真的會不一樣喔!這套系統流傳三千年還在用,就知道它有多貼近人類的生活需求啦。

地支時間表

地支時間表怎麼看?簡單口訣教你快速上手!很多人在看古裝劇或農民曆時都會遇到「子時」、「卯時」這些詞,其實這就是傳統的十二地支計時法。雖然現在大家都用手機看時間,但學會地支時間表不僅能看懂古書,算命時也超實用!今天就來分享超好記的口訣和對照表,讓你秒懂古人怎麼算時間。

首先要知道地支有12個,剛好對應一天24小時,每個時辰就是2小時。最簡單的記法就是從半夜11點開始算「子時」,然後每2小時換下一個地支。這邊整理一個超清楚的對照表給大家:

地支 時間範圍 口訣記憶法
23:00-01:00 半夜老鼠吱吱叫
01:00-03:00 牛在反芻睡不著
03:00-05:00 老虎晨起覓食去
05:00-07:00 兔子吃早餐時間
07:00-09:00 龍上班通勤時段
09:00-11:00 蛇曬太陽最舒服
11:00-13:00 馬兒中午要休息
13:00-15:00 羊吃草下午茶
15:00-17:00 猴子放學玩耍去
17:00-19:00 雞回籠準備睡覺
19:00-21:00 狗看家警戒時間
21:00-23:00 豬豬已經在打呼

記不起來的話可以用動物聯想法,像「子鼠丑牛」這些生肖順序來背。另外有個小技巧,地支時間其實跟現代生活作息也能對應,例如「午時」就是中午吃飯時間,「酉時」差不多是下班時間。現在是2025年7月13日11:57,按照地支時間就是「午時」喔!

如果覺得12個地支太多,可以先記住幾個重要的時辰。像是「子時」半夜最重要,古人說「子時不睡,百病生」;「卯時」清晨5-7點是起床最佳時間;「午時」中午11-1點要記得吃飯休息。這樣記住幾個關鍵時段,其他時間用推算的就很方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