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必學!消災解餓小秘訣 | 神明最愛!消災解餓供品推薦 | 家裡這樣擺,消災解餓超有效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大家是不是也常常覺得心浮氣躁、食慾不振啊?這種時候最需要來點「消災解餓」的小撇步啦!說到這個,我發現不管是露營還是居家,有些實用的方法真的能讓人瞬間降溫又開胃。

先來分享幾個我自己親測有效的消暑妙招。像是把薄荷葉泡在冰水裡,再加點蜂蜜,喝下去整個人都清爽起來。還有啊,最近很流行把西瓜切塊冷凍,當成天然的冰棒來吃,既解渴又能補充水分。這些方法特別適合在露營時使用,畢竟夏天在戶外真的很容易中暑。

說到露營,不得不提一下帳篷的選擇。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給大家參考:

帳篷類型 適用人數 通風性 防曬效果 適合季節
家庭型大帳篷 6-8人 ★★★☆ ★★★★ 春夏秋
輕量化速開帳 2-4人 ★★★★ ★★☆ 春秋
專業四季帳 4人 ★★☆ ★★★ 全年

其實不管是哪種帳篷,夏天使用時都要特別注意通風。我有次在太悶熱的帳篷裡過夜,整晚都睡不好,隔天完全沒精神。後來學乖了,一定會選有雙層門設計的款式,晚上把紗網那層打開,既通風又防蚊。

飲食方面也有很多小技巧可以消災解餓。像是準備一些開胃的涼拌菜,用檸檬汁、魚露調味的泰式青木瓜絲就是我的最愛。還有啊,把綠豆湯冰在保冷箱裡,露營時喝上一碗,馬上就能降火氣。這些都是很簡單就能準備的食材,但效果真的超好。

消災解餓

最近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問「誰需要消災解餓?這些族羣最該注意」,其實這跟我們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台灣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是常態,但有些族群特別容易因為飲食失調引發健康問題,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哪些人最需要調整飲食習慣。

首先就是輪班工作者,特別是醫護人員、工廠作業員這些職業。他們吃飯時間完全不固定,常常餓過頭才隨便扒兩口,長期下來胃怎麼受得了?我自己有個護理師朋友就常抱怨,明明餓到胃痛卻沒時間吃飯,等下班後又暴飲暴食,這樣惡性循環真的很傷身。

再來是跑業務的上班族,整天在外面奔波,午餐常常拖到下午兩三點才吃。最可怕的是他們很愛靠手搖飲「止餓」,結果血糖飆高又快速下降,反而更容易累。我有個做房仲的朋友就是這樣,業績壓力大加上飲食亂七八糟,去年健康檢查全是紅字。

最後要提醒的是學生族群,尤其是準備大考的學生。很多家長以為給孩子吃補品就好,卻忽略定時定量更重要。我姪女去年學測前就常常讀書讀到忘記吃飯,等到半夜才啃泡麵,結果考試當天胃痛到差點不能應試。

高風險族群 常見飲食問題 可能引發症狀
輪班工作者 用餐時間不固定、暴飲暴食 胃潰瘍、代謝症候群
外勤業務員 延誤正餐、依賴含糖飲料 血糖波動、慢性疲勞
備考學生 忘記進食、吃宵夜充飢 消化不良、注意力下降

其實這些問題都有解方,像是隨身帶些堅果或營養棒當備糧,設定手機提醒吃飯時間,或是跟同事互相提醒用餐。最重要的是要把「按時吃飯」當成跟工作一樣重要的事來看待,畢竟身體健康才是打拼的本錢啊!

最近天氣越來越極端,大家有沒有發現災害發生的頻率變高了呢?什麼時候最容易遇到災厄飢餓?關鍵時間點提醒真的很重要,畢竟台灣這幾年颱風、地震、旱災輪流來,一不小心就會遇到物資短缺的狀況。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時間點,還有該怎麼提前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

首先就是颱風季節啦!每年7到9月是颱風最愛來台灣打卡的時候,特別是颱風登陸前24小時,超市的泡麵、罐頭總是被掃光。記得我去年遇到強颱,家裡停電三天,還好有先囤一些乾糧和瓶裝水,不然真的會餓肚子。另外梅雨季節的連續暴雨也要小心,山區容易發生土石流,可能導致道路中斷影響物資運送。

災害類型 高風險時段 易發生物資短缺區域
颱風 7-9月登陸前後 沿海、低窪地區
地震 無預警發生 山區、老舊社區
乾旱 春季至初夏 中南部農業縣市
寒流 12-2月 山區、偏鄉

再來是寒流來襲的時候,特別是12月到隔年2月,高山地區常常因為道路結冰封閉,像合歡山、太平山這些地方,如果沒有提前準備足夠的糧食,真的會很麻煩。去年寒流來的時候,就有朋友被困在山上民宿兩天,還好老闆有囤積食材,不然就要挨餓了。

說到乾旱就更讓人頭痛了,尤其是中南部地區,從春天開始到初夏這段時間,水庫水位常常低到見底。記得前年台南大旱,連洗車都要限水,更別說農作物歉收導致菜價飆漲。建議大家可以趁雨季結束前,多買些耐放的蔬菜像是高麗菜、馬鈴薯,或是冷凍蔬菜備用。

消災解餓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消災解餓到底要做什麼?5個你一定要知道的習俗」,其實台灣民間流傳的這些儀式超級有趣,而且每個細節都有它的意義。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做法,這些都是阿公阿嬤那一輩傳下來的智慧,現代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其實很值得了解喔!

首先最常見的就是「補運」,很多人會去廟裡請師父幫忙,用紅紙寫上生辰八字,再搭配金紙、水果來祭拜。這個習俗特別適合覺得最近運氣很差的時候做,我阿姨上次車禍後就去補運,結果真的順利很多。記得要帶這些東西:

準備物品 注意事項
紅紙 要寫全名和農曆生日
金紙 天公金、壽金各一份
水果 單數為佳,避開芭樂、番茄

再來是「過火盆」,這個超級經典!通常會在廟會或是特殊節日看到,大家排隊跨過燃燒的金紙,象徵把霉運燒掉。我小時候第一次過火盆超緊張,阿嬤說要心裡默念願望才會靈驗。現在有些廟宇改用電子火盆,雖然安全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

第三個是「吃豬腳麵線」,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老人家說遇到不好的事情就要吃這個,尤其是豬腳要選前蹄,代表「錢蹄」能帶來好運。我同事上個月被裁員,他媽媽就立刻煮了一大鍋,結果兩週後真的找到新工作,超神奇的!

「掛艾草」也是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端午節前後。我媽每年都會去市場買新鮮的艾草,綁成一束掛在門口,說是可以驅邪避凶。記得要倒著掛,而且不能隨便亂丟,要等到明年換新的時候再處理。

最後是「灑鹽米」,這個比較少人知道。如果覺得家裡氣場不對,可以用粗鹽和白米混合,從門口往屋內輕輕灑,邊灑邊念吉祥話。我表姊搬新家時就這樣做,她說真的感覺比較安心,連失眠都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