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院子變身療癒小天地 | 5招讓院子變得更温馨 | 院子改造省錢秘訣大公開

家裡的院子是我從小到大最愛的角落,雖然不大,但總能帶給我滿滿的幸福感。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在院子裡追著蝴蝶跑,或是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一待就是整個下午。現在長大了,院子反而成了我放鬆心情的秘密基地,每當工作累了,就會搬張椅子坐在那裡發呆,聽著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說到院子裡的植物,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在照顧它們呢!從最開始只會種些好養的綠蘿,到現在已經能種出漂亮的玫瑰花,中間失敗過好幾次,但每次看到新芽冒出來的時候,那種成就感真的無法形容。特別是去年種的百香果,今年夏天居然結了滿滿的果實,每天都能摘幾顆來打果汁喝。

植物種類 種植難度 開花季節 特別照顧事項
綠蘿 ★☆☆☆☆ 全年常綠 保持土壤濕潤
玫瑰花 ★★★☆☆ 春到秋季 定期修剪施肥
百香果 ★★☆☆☆ 夏季結果 需要支架攀爬
薄荷 ★☆☆☆☆ 全年可採 防止過度擴張

最近迷上了在院子裡擺些小裝飾,像是撿來的漂流木做成的小架子,或是從跳蚤市場買來的復古花盆。這些小東西讓整個院子更有生活氣息,連鄰居阿姨都常來問我是在哪裡買的。有時候晚上還會在院子裡點幾盞小燈,和朋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那種溫馨的感覺真的讓人很放鬆。

對了,院子裡還住著幾隻常來的貓咪,我都會準備些貓糧放在角落。現在牠們已經把我家院子當成自己的地盤了,常常大剌剌地躺在陽光下曬太陽,完全不怕人。有時候工作到一半抬頭看窗外,發現牠們在那裡打滾玩耍,心情就會莫名其妙變好。

家裡的院子

1. 誰適合在院子裡種菜?新手也能輕鬆上手的小技巧

最近越來越多人開始在自家院子種菜,不管是退休族想打發時間、上班族想紓壓,還是家庭主婦想讓家人吃得更健康,其實都很適合!就算你完全沒有種植經驗也沒關係,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很快就能看到綠油油的成果啦~

首先來看看哪些蔬菜最適合新手入門。這些品種不僅好種,生長速度也快,讓你很快就能有成就感:

蔬菜種類 適合季節 生長週期 特別注意事項
空心菜 春夏秋 20-30天 需要充足水分
地瓜葉 全年 30-40天 摘心會長更多
小白菜 秋冬 25-35天 怕高溫要遮陰
九層塔 春夏 40-50天 越摘長越旺

準備工具其實很簡單,不用一開始就買很專業的裝備。家裡現有的臉盆、保麗龍箱都可以當容器,重點是要有排水孔。土壤可以去花市買培養土,混合一些廚餘堆肥就很夠用。種子建議先從菜苗開始,比直接播種更容易成功。

澆水真的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關鍵!很多人以為天天澆水就好,其實要看土壤濕度。用手指插入土裡約2公分,感覺乾燥再澆,而且要澆到水從底部流出來。夏天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澆,避免中午太陽大時水分蒸發太快。

遇到蟲害別緊張,先試試天然方法。噴稀釋的肥皂水、辣椒水都很有效,或是種些香草植物如薄荷、迷迭香來驅蟲。記得定期檢查葉子背面,發現蟲卵馬上處理,才不會越長越多喔!

2. 什麼時候該幫院子除草?台灣氣候的最佳整理時機

住在台灣的朋友們一定懂,院子裡的雜草根本就是「春風吹又生」的最佳代言人!特別是夏天颱風季前後,雜草長得比小孩還快,今天就來分享在台灣這種亞熱帶氣候下,什麼時間點除草最省力又有效。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的雨季和生長季節,雜草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特別容易瘋長。根據我的經驗,梅雨季結束後(約6月)颱風季過後(9-10月)是兩個關鍵時間點。這時候土壤濕度剛好,連根拔起比較容易,而且除草後可以維持比較久。我自己都會在這兩個時段特別注意院子狀況,看到雜草冒頭就馬上處理,才不會讓它們長得太誇張。

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除草時機表給大家參考:

月份 氣候特徵 除草建議
3-4月 春雨季節 輕度整理,拔除越冬雜草
5-6月 梅雨季 雨後2-3天土壤微濕時最佳
7-8月 颱風季 颱風過後一週內處理
9-10月 秋季轉涼 徹底除草的好時機
11-2月 冬季乾冷 每月簡單巡視即可

除了看季節,其實每天早上或傍晚除草效果最好。這時候陽光不會太強,雜草經過一夜露水或一天的陽光照射,莖葉比較柔軟好拔。我通常會選在週末的清晨,戴著手套、拿著小鏟子,一邊聽podcast一邊慢慢整理,其實還蠻療癒的!記得除草前如果下過雨,等土壤稍微乾一點再動手,不然會弄得全身都是泥巴。

另外要提醒的是,台灣有些地區(像陽明山)濕氣特別重,雜草生長速度會更快。住在這些地方的朋友可能要把除草頻率提高到每2-3週一次。像我朋友住北投,他說只要偷懶一個月沒整理,院子就會變成「叢林探險」的狀態,超級誇張!所以還是要根據自家環境調整整理的時間點啦。

家裡的院子

3. 為什麼我家院子總是蚊蟲多?5個天然驅蟲妙招,這個問題每到夏天就困擾著很多台灣家庭。其實蚊蟲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如果你家院子有積水、雜草叢生或是植物過於茂密,就很容易變成蚊蟲的溫床。不過別擔心,用對方法就能有效改善,而且完全不用化學藥劑,既環保又安全。

首先要注意的是「清除積水」,蚊子最愛在靜水中產卵,像是花盆底盤、廢輪胎或水桶都要定期檢查。建議每週至少清理一次,如果下雨後更要特別注意。另外也可以在積水處放幾枚銅板,銅離子能抑制孑孓生長,這個小撇步很多阿嬤都知道呢!

再來是「種植驅蟲植物」,台灣常見的香茅、薄荷、迷迭香都是天然防蚊好幫手。這些植物散發的氣味蚊蟲很不喜歡,但又對人體無害,種在院子周圍效果超好。特別是香茅,可以直接搓揉葉片塗抹在皮膚上,比市售防蚊液還天然。

驅蟲植物 適合種植位置 額外好處
香茅 庭院邊緣 可泡茶
薄荷 盆栽或花台 料理用
迷迭香 陽光充足處 烤肉香料

「保持環境通風」也很重要,蚊蟲不喜歡空氣流通的地方。定期修剪過於茂密的枝葉,讓陽光能照進院子每個角落。如果院子有涼亭或遮陽棚,可以加裝吊扇促進空氣對流,這樣連人都會覺得更舒服。

最後要分享的是「天然驅蟲噴霧」,用白醋加水(比例1:1)裝在噴瓶裡,噴灑在庭院四周,這個方法對螞蟻特別有效。或是煮一鍋艾草水,冷卻後裝瓶使用,不僅能驅蚊還能淨化空氣,一舉兩得。記得要每週補噴,效果才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