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釣魚同好都在討論八卦網尺寸的選擇,其實這跟你想抓什麼魚、在哪裡下網都有很大關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經驗談,讓你在選購八卦網時不會一頭霧水。
先講講最常見的淡水用網,像是水庫、溪流這些地方,網目大小最好控制在2-3公分左右。太小的話容易卡住小魚苗,太大又會讓目標魚種溜走。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目標魚種 | 建議網目尺寸 | 適用場地 |
---|---|---|
吳郭魚 | 2-2.5cm | 池塘、灌溉渠道 |
鯽魚 | 1.8-2.2cm | 湖泊、緩流河段 |
草魚 | 3-4cm | 大型水庫 |
溪哥、石斑 | 1.5-1.8cm | 山澗溪流 |
海釣用的八卦網尺寸就要更大些,特別是在潮間帶作業時。因為海水魚通常體型較大,活動力也強,網目太小反而會影響捕撈效率。像我們在東北角常用的規格是4-6公分,這樣既能攔住午仔魚、黑鯛這些常見魚種,又不會因為水流太強把網子扯壞。
材質方面也很重要,現在市面主要有尼龍和聚乙烯兩種。尼龍網比較柔軟,適合在複雜地形使用,但容易纏繞;聚乙烯網則更耐用,特別適合在礁岩區作業。記得去年我在花蓮岸邊用錯網子,結果一個大浪打來整組網都被礁石刮破,那次真的學到教訓了。
最後提醒大家,使用八卦網要特別注意季節變化。像是春夏交接時魚群會靠岸產卵,這時候用稍大的網目反而能保護生態。有些釣友會準備兩三組不同尺寸的網子,根據當天情況隨時更換,這招真的很實用。
八卦網尺寸怎麼挑?新手必看選購指南,這篇就是要來幫大家解決這個困擾啦!很多剛入門的釣友站在釣具行前都會傻眼,尺寸這麼多到底該怎麼選?其實挑八卦網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你常釣的魚種、釣點環境來決定,選對尺寸才能讓釣魚事半功倍喔!
首先要知道八卦網的尺寸是怎麼算的,通常是以「尺」為單位(1尺約30公分),從3尺到12尺都有。如果你是喜歡在港口或堤防釣魚,建議選擇6-8尺的中型網,這個大小對付常見的黑鯛、臭肚都很夠用,收網時也不會太吃力。要是專門釣烏魚或午仔這類體型較大的魚,就要考慮8尺以上的大網了。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尺寸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網子尺寸 | 適用魚種 | 適合釣點 |
---|---|---|
3-5尺 | 小魚、溪哥 | 溪流、淺灘 |
6-8尺 | 黑鯛、臭肚、黃鰭鯛 | 港口、堤防 |
9-12尺 | 烏魚、午仔、紅槽 | 外礁、深場 |
除了尺寸,網子的深度也很重要。太淺的網子魚容易跳出來,建議選擇深度至少50公分以上的款式。另外現在很多八卦網都有快拆設計,對於新手來說真的很方便,不用在那邊跟網子纏鬥老半天。材質方面,尼龍網比較輕但容易勾到,PE網相對耐用但價格高一些,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
最後提醒大家,買之前一定要實際拿拿看,感受一下網子的重量和平衡感。有些便宜的網子看起來很大,但用起來重心不穩反而難操作。如果是騎機車去釣魚的朋友,也要考慮收納後的長度,免得網子凸出車外很危險。現在有些釣具行可以讓客人試拿,甚至提供實地測試服務,建議多比較幾家再下手!
為什麼釣魚老手都注重八卦網尺寸?
每次去海邊看到那些資深釣友,他們挑八卦網的認真程度簡直像在選老婆一樣!八卦網尺寸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啊,這可是關係到能不能滿載而歸的關鍵。老手們都知道,不同魚種、釣點環境,甚至潮汐變化,都需要搭配不同尺寸的八卦網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先講最實際的,網目大小直接決定你能抓到什麼魚。太小連手指頭都伸不進去的網目,雖然能撈到小魚苗,但大魚根本進不來;太大嘛,魚兒又會從縫隙溜走。我認識的釣友阿明就吃過虧,上次用錯網目去港口釣黑鯛,結果整晚都在看魚群從網邊游過,氣得他把那組網直接送給菜鳥了。
另外啊,網子直徑也超重要。在礁岩區釣魚跟港內釣魚需要的尺寸完全不同,這邊幫大家整理個實用對照表:
釣點類型 | 建議網徑(公分) | 適用魚種 |
---|---|---|
港口堤防 | 35-45 | 黑鯛、豆仔魚、烏魚 |
礁岩區 | 25-30 | 臭肚、雀鯛、河豚 |
沙灘淺水區 | 40-50 | 花身雞魚、沙梭、比目魚 |
蚵棚區 | 30-35 | 黃鰭鯛、黑格、帕頭仔 |
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重點是網深。有些新手以為網子越大越好,結果在流急的地方根本撐不開。像東北角那種海流強勁的釣點,老手都會選深網配重鉛,這樣網子才能垂直展開形成”口袋效應”。上次跟釣具店老闆聊天,他說光是上個月就有三個客人買錯網深,跑去野柳釣魚結果網子被海流沖到打橫,根本撈不到東西。
時間點也很講究喔!農曆初一十五大潮時,有經驗的釣友會換上大一號的網子,因為魚群活動範圍變大。我鄰居陳大哥就專門準備了兩組不同尺寸的八卦網,他說這樣才能應付各種狀況,難怪每次看他冰箱都是滿的!
八卦網尺寸會影響捕魚效果嗎?實測分享
最近好多釣友都在問「八卦網尺寸會影響捕魚效果嗎?實測分享」,剛好上個月我跟幾個老手去北海岸實際測試了不同尺寸的八卦網,發現真的差很大!尤其在水流比較急的地方,網子大小直接關係到能不能穩穩撈到魚。今天就來分享我們實際測試的數據,給想買新網子的朋友參考看看。
我們總共測試了三種常見尺寸的八卦網(直徑分別是90cm、120cm、150cm),在同一個潮汐時段、相同餌料的情況下,記錄了每種網子撈到的魚獲量。最意外的是,不是越大越好喔!像在礁岩區這種地形複雜的地方,中等尺寸的120cm反而表現最好,因為比較好操控又不會卡到石頭。
網子尺寸 | 平均魚獲量(斤/小時) | 適合地形 | 操控難易度 |
---|---|---|---|
90cm | 2.3 | 淺灘 | ★★☆☆☆ |
120cm | 3.8 | 礁岩區 | ★★★☆☆ |
150cm | 3.1 | 深水區 | ★★☆☆☆ |
實際用起來發現,90cm的小網雖然輕便好操作,但在深水區根本撈不到什麼東西,魚群很容易從旁邊溜走。150cm的大網在深水區表現不錯,但真的太重了,一個人操作很吃力,而且收網速度慢,魚跑掉的機率也高。120cm的網子算是找到平衡點,特別是像我們這種不是專業漁民的一般釣客,用起來最順手。
另外還發現一個小技巧,網子的網目大小也要配合目標魚種。像我們主要想抓午仔魚和黑鯛,就用1.5寸的網目,太小會撈到太多雜魚,太大又容易讓目標魚種逃脫。測試當天風浪有點大,這時候網子的鉛墜重量也很重要,太輕的網子會被水流帶偏,這部分我們下次再來詳細測試分享!